
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側的倒淌河鎮,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淩淩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裡。不見滔滔,不聞嘩嘩,像雨中的一束彩虹,像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當然我們從字面上就能看到,差別于其她的河流,這條河流是倒着流淌的。
據說當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入藏途經日月山時,她懷揣寶鏡,登峰東望,不見長安故鄉,悲從心起,寶鏡下滑墜地,一分為二,一曰日山,一曰月山,日月交相輝映,照亮着西去的征程。
緊一山之隔,成為文成公主最後的思念,日月以東,據說文成公主為了促進藏漢兩族的關系,促進文化交流,遠嫁吐蕃松贊幹布。到日月山後,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彙成了這條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傳的則是另一個神話:龍王派他的四個兒女造南北東西四河,最小的女兒造西海時,需108條河水,她找到了107條河,最後一條河怎麼也找不到。聰明、狡黠的小龍女從日月山倒着牽來了一條河,這條河便是著名的倒淌河。
雖然說,文成公主進藏時念故鄉,思故土,知将一去不複返,但是她還是義無反顧的前進,到了吐蕃後,松贊幹布也是對文成公主寵愛有加,封為甲木薩(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級别相當于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