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沫若為星臨軒題名,緣起牛肉湯!重慶老四川成都粵香村也很贊!

作者:我是青鳥

在四川樂山出生的大文學家郭沫若博學多才,他不僅是現代傑出的文學家,還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既擅長詩文,又精通書法。

郭沫若為星臨軒題名,緣起牛肉湯!重慶老四川成都粵香村也很贊!

抗日戰争期間,郭沫若在重慶通遠門附近一條小巷内住了8年之久,巷名至聖宮。巷内有一家小牛肉館,以售鹵牛肉和牛肉湯為業。店主馬有碧,回族人,人稱馬老太婆,她有一手烹制牛肉的好手藝。她所賣的涼拌牛肉,麻辣醇香,食不落渣;炖牛肉湯,清爽味鮮,深受食客歡迎。

郭沫若喜愛小吃,常光顧這家小店,與馬有碧有主客之交。當時許多文化界人士把這家小店作為“文化俱樂部”,常到此店小酌談心。真是店小生意旺,往來無白丁。

郭沫若為星臨軒題名,緣起牛肉湯!重慶老四川成都粵香村也很贊!

一次,店主馬有碧乘郭老酒酣興濃之際,請他命一店名。郭老欣然允諾,即興揮毫,戲書“星臨軒”三字贈之,意即文人聚會之室,一時傳為佳話。

小店有了名人書寫的招牌,更是錦上添花,揚名山城。後來郭老還為小店書寫了一副對聯。

如今,郭沫若喜歡吃的炖牛肉湯已成川味名菜。重慶有“老四川”,成都有“粵香村”,炖牛肉湯都是它們的絕活。

郭沫若為星臨軒題名,緣起牛肉湯!重慶老四川成都粵香村也很贊!

名廚陳青雲是老四川餐廳“陳氏三湯”的創始人。他烹制三湯,也是就牛肉湯、牛尾湯、牛鞭湯。

烹饪技藝則有五絕:

第一絕是選料絕。偌大一牛,腰腿背頸,各司其用,炖湯用胸肋,牛尾取中段,牛鞭則去皮除腥。

第二絕是做工絕。前後需費九道工序,包括解骨、浸漂、煨炖、看火、掠沫、濾渣等。炖湯人要通宵達旦守候鍋旁,偷不得懶,打不得盹,保持一盞燈的火勢,使湯面隻見鵝蛋大的氣泡,波瀾不驚,油層下則水深火熱,暗流洶湧。經過近10個小時的煨炖,至次日清晨,才漸漸熄火。如此煨出的牛肉,既不失性,味道又出神入化。

郭沫若為星臨軒題名,緣起牛肉湯!重慶老四川成都粵香村也很贊!

第三絕是功效絕。牛肉性味溫和,含人體所需之多種氨基酸,補脾健胃,養氣生血,強筋壯骨。而作配料的蘿蔔消食,冬瓜利尿,枸杞補肝,它們與牛肉互為表裡,相得益彰。

第四絕是調味絕。用姜蔥椒酒鹽調味,輔以歌樂山特産蘿蔔或者冬瓜作配,更增口感的層次。

第五絕是色香絕。金色黃油覆面,爽潔肉條沉底,湯汁澄澈似波,配料晶瑩如玉。一湯在手,入眼生喜,撲鼻生香,令人傾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