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後期,秦王嬴政年幼即位,成為了秦國的國王。當時秦王的後宮非常混亂,将秦王嬴政扶上王位的呂不韋一直與嬴政的母親趙姬通奸,後來,嫪毐取代了呂不韋,成為了趙姬的男寵,最終因為謀反而被嬴政處死。

同樣與太後有不正當關系,擁有一定權勢,為什麼嫪毐敢于謀反,而更有錢有勢的呂不韋不敢呢?那是因為嫪毐奸情敗露不得不反,而呂不韋通過嫪毐的謀反意識到了嬴政的大權獨攬,謀反全無勝算,自然不會再步嫪毐的後塵了。
(一)嫪毐其人:呂不韋為了明哲保身而找到的替身
其實呂不韋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保持着與嬴政母親趙姬的不正當關系。嬴政即位後,呂不韋害怕奸情敗露,危及自己的生命,決定斬斷與趙姬的聯系。這時他找到了嫪毐,讓嫪毐假扮太監入宮,代替自己的身份。
後來,嫪毐憑借着自己的特異功能“轉輪之術”順利博得了趙姬的歡心,他也成為了趙姬的男寵,在皇宮中發展得比較好,被秦王封為了長信侯,還與趙姬生了兩個兒子。後來,嫪毐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些勢力,與呂不韋相聯合,二人手中的權力不相上下,在秦始皇親政之前的一段時間掌控了朝政。
(二)與趙姬奸情敗露!嫪毐铤而走險,謀反被殺
那麼嫪毐在位極人臣的情況下,為什麼選擇铤而走險,進行謀反呢?那是因為嫪毐有些得意忘形,在與他人喝酒時,酒醉失言,将自己與趙姬的奸情公之于衆。
這樣一來,秦王嬴政的面子上就挂不住了,嫪毐也深知秦王一定會緻自己于死地,是以他隻有謀反這一條出路了。可惜秦王早有防範,嫪毐的謀反也遭遇了失敗,自己也被秦王所殺。
(三)秦國等級森嚴,呂不韋謀反全無勝算
嫪毐的謀反失敗,也為權臣呂不韋敲響了警鐘,因為呂不韋的經曆與嫪毐是有些相似的,也曾與秦王的母親有過不正當關系,也曾大權在握,勢力較強。是以,秦王也一定會懷疑自己,對自己的謀反有所準備。
此外,秦國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權力一直被上層貴族所牢牢掌控,等級非常森嚴,秦國人心目中的等級意識也非常嚴重,曆史上幾乎沒有過反叛的事件發生。是以,呂不韋深知自己的出身是一個異國的商人,雖然擁有了一定的權勢,但是想要取代秦王嬴政成為新秦王,這是完全不可能的,是以,呂不韋終其一生也沒有進行謀反的活動。
綜上所述,在戰國時期的秦國,大臣想要篡位謀反,其難度是非常高的。同樣是權臣,正常情況下,呂不韋和嫪毐是不會選擇謀反的。但是嫪毐酒後失言,令秦王難堪,自己如果不謀反就隻有死路一條,是以他才選擇了拼死一搏,進行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