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嬴政

嬴政與呂不韋之間的關系,大約經曆了三個階段,早期依靠,中期質疑,後期反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以呂不韋辦事之周全、考慮問題之細緻詳盡,他難道想不到這些、看不到變化嗎?主要原意還是在于嬴政本人身份和性格上。嬴政主導了這一份關系的變化。

奇貨可居有個基礎:異人的父親安國君被立為太子,異人才有機會

呂不韋早期是個商人,常奔波于邯鄲和鹹陽之間做生意,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異人,此時的呂不韋才27歲,而異人,也就是秦始皇他爹,才16歲。或許早在幾年前,呂不韋就認識了異人,也知道他是秦國的人質,确切的身份是秦國的一位公子,但是隻有當異人父親被立為太子,異人才能身價倍增,“奇貨可居”也才有了基礎。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呂不韋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連異人的父親被立為太子,也由他運作得來,那是辦不到的。

應該說,呂不韋早早認識了異人,一直關注着他,直到某一天,聽說異人的父親被立為太子,呂不韋看到了機會,看到了“奇貨”的價值,以及可以進行運作的巨大空間。

呂不韋需要進行哪些運作?

雖然奇貨可居,但是要講理想之中的計劃,落實為現實的行動,還是需要巨多的工作要做的。

呂不韋要說服異人,這個比較好說,異人本就是人質,如果有一個能夠争取成為下一任太子的機會,當然是天大的好事,且現在的身份非常之低,由低到高,隻要稍有一點台階,都可以邁開去走,都是上升的道路,都比現在強,何樂而不為呢?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呂不韋

呂不韋要說服安國君立異人為下一任太子,而安國君有幾十個兒子,憑什麼就要立處于中間的異人,這顯然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任務。

呂不韋最大的特點,就是善于從别人的角度,從别人的需要出發,想别人心裡之所想,滿足别人的需求,這使他做到了一擊即中,總能想到心裡去,能解決别人最關心的“痛點”問題。

如何打動安國君,讓他在衆多兒子中,立異人為太子?

呂不韋想到了華陽夫人,一個安國君最為寵幸的女人。

要說服華陽夫人,就要看華陽夫人缺什麼?最關心什麼,最需要什麼。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嬴政的爸爸異人

華陽夫人缺什麼?兒子。呂不韋去找了華陽夫人的弟弟,說了各種道理,主要就是說,你們現在危險已快降臨,你卻渾然不知,太子安國君門下賓客稀少,而你們卻是賓客盈門,風頭蓋過了太子,等太子繼位後,不是很危險嗎?華陽夫人的弟弟當然很害怕,于是呂不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你姐姐現在無子,但安國君很寵愛她,這是她的資本,寵愛源于美色,美色一旦衰減,寵愛也就衰減了,為了替未來考慮,你們要另謀出路,長遠打算,找一位公子當自己的兒子,将來如果此公子能被立為太子,更遠的将來,他就是君主,那你們的利益就快要長遠保全了。

說到這裡,華陽夫人當然求之不得,呂不韋推出了異人,說這個孩子很乖巧,常念叨說,願意把夫人您看做親身母親一樣的對待,并常常說思念您。

異人本是有親娘的,親娘叫做夏姬,但是這個夏姬,不受安國君待見。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華陽夫人,嬴政的奶奶

是以異人與華陽夫人之間,是華陽夫人沒兒子,異人沒有一個特别受君主寵愛的親娘,于是,華陽夫人收了異人這個兒子,異人認了華陽夫人這個母親,各自找到了一個很好的上升通道。當然你說為何不推薦别的兒子給華陽夫人,其實也有說頭,比如說隻有異人對夫人您如此孝順,而别的孩子可能就不那麼好,或者其親娘也多多少少受寵于安國君,那些孩子想另找一個娘的願望,就沒有那麼強烈。

呂不韋還要運作各種方面的事,比如異人如何回來,趙國肯放嗎?如何安全到達?異人回來後,如何将設想一步步落實,華陽夫人這邊的配合與動作,是不是可以按預期進行?安國君是不是聽取?

終于,異人在24歲那邊回到了秦國,而此時,異人的老婆趙姬,也就是呂不韋送給異人的那個他之間的妾,以及2歲的嬴政,還在趙國境界,要等到8年之後,才能回到秦國。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呂不韋與異人

很顯然,從我的這些描述中,大家可以看出,呂不韋是異人回國、當太子,8年後再接趙姬嬴政回國,所有這些事情的策劃者和執行者,異人因為和呂不韋的結識,徹底改變了他後來的人生之路,他曾經的承諾說可給一半江山于你,雖然沒有百分百落實,但封10萬戶給呂做食邑,封侯拜相,教導嬴政稱呂不韋為仲父,都足以說明,異人從内心認可呂不韋的幫助和貢獻,也願意兌現相當程度的承諾。

嬴政回國時,才10歲,他所目睹和聽到的,一定是父母異人告訴他,呂不韋對于他們的這種命運的設計和協助,因為即便是華陽夫人,也曾教導異人說要多聽呂不韋之傳習。那對于嬴政來說,呂不韋之威望,一定是非常之高。

加之異人當上國君三年,就去世了,13歲的嬴政即位,稱呂為仲父,這一定是大人教的,此時的呂,已經當了三年的丞相,而年少的嬴政,在執政上,也要依靠呂不韋的輔佐。他對呂的信賴和依靠,一定是非常之深的。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張鐵林版的呂不韋

嬴政逐漸成長,自主執政,他開始質疑一切

呂不韋是個愛熱鬧的人,他家仆超過一萬,呂不韋也是個愛交際的人,其門客又有數千,隻别說這些操作,縱然不會直接對君權構成威脅,隻單單讓君主看着,就特别的不舒服,哪個君主願意臣下有如此顯赫之聲勢,浩大之排場?

我們拿李斯的事做一個例子,嬴政有一次看到李斯的車隊豪華氣派,浩浩蕩蕩,心裡就很不高興,就在面部表情上流露出來,旁邊的宦官偷偷告訴了李斯,李斯下一次立馬輕車簡從,嬴政看到後,立馬覺得,一定是有人告訴了李斯我上次的事,于是問身邊人誰給李斯通了信,無人敢承認,嬴政遂把這些人全部殺掉。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李斯

應該說呂不韋雖然權力很大,但做得并不是特别過分,還是考慮很周全的,因為從嬴政最後對于呂不韋之短短數語之評價:你對國有何功,可封十萬戶?你與我有何親,可以讓我稱仲父?全家遷至蜀地去吧,從這個話中,其實能看出來,呂不韋并沒有犯特别大的錯,如果有,這個信裡一定會提,一定會寫,這個信的内容,隻是說對呂不韋的價值,提出了質疑,提出了新的思考,呂不韋真有那麼重要嗎?貢獻真有那麼多麼?充其量也就是這麼分量。

在嬴政執政期間,呂不韋也做過一些荒唐事,如與趙姬私通,後又運作嫪毐入宮與趙姬私混,嫪毐自不量力又謀反,後被捕殺。呂不韋為何這麼做?趙姬的分量,話語權,促使呂不韋想辦法得其歡心,或許還有一種呂不韋這種不甘清閑的性格熱點,造成了種種荒唐之事的出現。嫪毐進宮,可不是一天兩天,時間之長,跟趙姬,也就是嬴政的母親,連孩子都生出來了,以嬴政之敏感,我想不可能不觀察,為什麼到了事發,才徹查呢?可能也有從根本上看,這些在嬴政心裡,都是不算太大的小事的原因,至少一開始,是這樣的。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嬴政的媽媽 趙姬

但到底還是這些事,疊加起來,讓嬴政覺得呂不韋越來越不讨人喜歡,質疑與否定呂不韋的傾向,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

嬴政終于厭惡呂不韋了,這一次很徹底

呂不韋終于被罷相了,那一年,呂不韋55歲,嬴政22歲,呂不韋當了12年丞相。

雖然呂不韋被罷相了,但是他的十萬戶的食邑還在,也就是洛陽附近的10萬戶的賦稅,不用交給國家,交給呂不韋就可以了,這是一筆巨大的财富,呂不韋在物質上,可以活得很好。被罷相後的呂不韋,受到了六國上層的紛紛邀請,秦是強國,秦的官員,退下來後,六國都很感興趣,也許是當時的一個習慣,一方面秦的官員,其專業素養不會差,另外就呂不韋個人來說,也足見其聲望之高。

異人

可能在呂不韋的内心,還留着那麼一點點的希望,希望嬴政看到他這麼受歡迎,是不是可以恢複他的相位,因為他還是有價值的,還是被六國的人需要的。但是嬴政對呂不韋的反感越來越大,于是就有了上面我們說到的那封信:你對秦、對我,有何功,有何親,敢受10萬戶的食邑,敢讓我叫你仲父?

從嬴政對待母親趙姬的态度上,也能看出源于呂不韋之撺掇,嫪毐與趙太後胡來之事,也是讓嬴政十分的憤怒,囚禁其母,先後有27位臣下替趙太後求情,均被殺死,後來第28個人,一個叫做茅焦的人,說服了嬴政,釋放了其母,但是在這件事中,嬴政并沒有非常嚴厲地處罰呂不韋,且還是在第二年,才罷免了呂的相位。這足見在嬴政的内心,呂不韋隻是讨厭,但不是叛逆。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趙姬與嫪毐

後來,嬴政讓呂不韋遷往蜀地去找,呂不韋自殺,在呂不韋看來,嬴政這麼決策,已經是在告訴他,讓他自行了斷,曆史上有很多的案例,都是讓當事人到了那一步,自行決斷。很多分析說呂不韋被之後再被追殺,才自盡的,其實不是的,現實已在眼前,确實很難改變了。此時,呂不韋57歲,嬴政24歲。

應該說嬴政對于呂不韋,還是有感情的,也并沒有從内心深處,百分百地否定他,但因為嬴政的逐漸長大,他已不習慣于自己的權威被任何人分享和遮掩,也不希望别人在談及他的時候,會提到另一個人的名字,然後說這個人對于老秦家,的确有着巨大的功勞,他不希望别人這麼說,這是他的性格使然。

呂不韋與嬴政之間,二人關系的三次微妙變化,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呂不韋本身也犯了一些錯,他的這些錯誤,其實客觀來說,嬴政并沒有給他嚴苛的責罰,然而,從依靠到質疑,從質疑到反感,在二人關系這三次變化中,能夠看到的是,不管呂不韋有沒有錯,嬴政畢竟已不是幼小的嬴政了,他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聽别人的話,活在别人的影響中,盡管這種影響越來越小。而呂不韋本身的是非功過,也為後人留下了太多的茶餘飯後的談資,其成敗得失,隻能留給時間去評說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