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玄烨(清聖祖,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順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是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61年)。

康熙畫像
清聖祖仁皇帝康熙,名字叫玄烨,他8歲繼位,14歲親政,在位61年,享年69歲,是中國曆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他是清世祖順治帝的第三子,康熙自幼好學不倦,意志堅毅。
1、政治
康熙親政不久後,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着手整頓吏治,恢複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騙,康熙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
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此舉極大的促進了康熙對民情的了解,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2、軍事
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統一台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當時沙俄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簽定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維持了東北邊境一百五十多年的邊界和平。在雅克薩戰役,康熙派遣黑龍江将軍薩布素成功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此戰清兵三千多人,在中國東北與遠離後方的俄羅斯數百哥薩克作戰,然而久戰不下,最後以圍困戰術迫使沙皇同意和談,顯示出了清朝在軍事科技上已經與西方的較大差距),收複了雅克薩城(現俄羅斯聯邦斯科沃羅丁諾)和尼布楚城。
3、興建園林
康熙修建了暢春園、承德避暑山莊、熱河木蘭圍場,他的孫子乾隆又繼續興修三山五園(三山:香山、玉泉山、萬壽山 五園: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也就是頤和園)這樣就把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推到了一個最高峰,清朝園林的興修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遺産。但是也為清朝大規模的修建皇家園林開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暢春園
4、經濟
康熙八年,康熙誅殺鳌拜,遂廢止了鳌拜的所有弊政,如禁海,圈地。康熙八年(1669)三月八日,康熙帝頒旨,命永遠停止圈地,開放海禁。清初為了遏制明朝末年的海上戰鬥力,實行海禁。清朝統治者入關後,為滿足清朝貴族對土地的主導權和籠絡八旗将士,派遣官員到漢族民田跑馬圈地。此為清朝嚴重弊政,于康熙八年廢除。 注:我們所熟知的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源于乾隆于1757年頒布的禁海令,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甯波等港口的對外貿易,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 康熙是清朝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文武雙全,既精通傳統文化,康熙還特别重視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續100多年的“康乾盛世”。
康熙盛世
5、文化
康熙重視文化教育。親自主持編纂了許多重要的典籍譬如說《康熙字典》《佩文韻府》《清文鑒》《康熙全覽圖》《古今圖書內建》康熙主持編纂的典籍有六十多種,大約有二萬卷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财富。康熙對西方文化也十分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并頗有著述。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