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汽R品牌變身飛凡汽車 自主新能源車迎來“獨立潮”

上汽R品牌變身飛凡汽車 自主新能源車迎來“獨立潮”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10月29日,上汽集團釋出公告稱,公司拟投資設立飛凡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凡汽車”),注冊資本70億元,并将上汽集團乘用車分公司(以下簡稱“上汽乘用車”)的 R 品牌獨立出來,由飛凡汽車進行市場化運作。

在營運方式上,飛凡汽車将采用輕資産模式,由乘用車分公司進行代工生産。這被認為是上汽集團為了降低自身資金壓力——除了R品牌,上汽集團旗下另一尚處于市場培育期的高端電動品牌智己汽車也需要持續注資。

在市場定位上,今年8月上汽集團董秘在回複投資者提問時,将R品牌稱之為 “上汽乘用車高端智能純電汽車品牌”,而在此次在上汽集團公告中,官方描述為“飛凡汽車将深耕中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從高端到中高端,R品牌的定位悄然下降。

為何将飛凡汽車定位于中高端市場?官方的解釋是“随着市場結構加速從‘啞鈴型’向‘紡錘形’優化,中高端市場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吸引國内新老車企、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等衆多玩家投身其中”。

對于R品牌來說,獨立營運的好處顯而易見。R品牌方面稱,“以獨立公司的方式進行營運,将掌握更高的自主權和主動權”。

自主權提升來源于管理模式的變化。R品牌此前隸屬于上汽集團分公司上汽乘用車,上汽乘用車的主要業務闆塊為聚焦燃油車市場的榮威與名爵品牌,而獨立後的R品牌,其營運主體為上汽集團全新創立的飛凡汽車。這與智己汽車的管理模式頗為相似。

另外,上汽集團還在公告中表示,飛凡汽車将探索運用創新的公司營運方式、商業運作模式和市場化激勵機制。

創新的市場化激勵機制已展現在飛凡汽車的股權結構上。公告顯示,上汽集團認繳出資 66.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 95%;員工持股平台認繳出資 3.5 億元,占注冊資本的 5%。

上汽集團此次之是以要提升R品牌的自主權并鼓勵其創新,被認為理由之一是希望借此提振其不甚理想的市場表現。

2020年5月,上汽推出R标,宣布打造新的商業模式、産品、管道、組織以及文化。不過,彼時的R标定位隻是上汽榮威品牌旗下的一個系列,而并非獨立的品牌。這被認為展現出上汽謹慎試探的心态——進可攻退可守。

在2020年廣州車展期間,上汽集團旗下新設立了一個單獨的展台——R品牌展台,R标正式獨立成為R品牌,但仍歸屬于上汽乘用車體系,定位高端電動市場,在組織架構上與榮威和名爵品牌是平行關系。

雖然定位高端,但R品牌在售的兩款車型在價格上卻較為“保守”,品牌獨立之前上市的首款車型ER6售價僅為16.28萬-20.08萬元,即便是品牌獨立之後推出的第二款車型MARVELR,也隻是剛摸到25萬元的價格門檻。

反觀與R品牌幾乎同時誕生的其他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如東風岚圖、北汽極狐,則都沖進了30萬元級的賽道。R品牌定價政策的“保守”,背後是品牌力的制約。有分析指出,R品牌在售兩款車型都誕生自榮威技術體系下,身上榮威品牌的“烙印”很深,而榮威的品牌力無法支撐太高的價格。

除定價不夠高端外,R品牌的市場表現也不溫不火。在晶片短缺的原因下,R品牌今年的銷量目标已經從最初的3萬輛降低為2萬輛。第三方平台資料顯示,R品牌今年1-9月銷量累計為9919輛,距離調低後的年銷量目标,仍差距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支撐新能源汽車闆塊沖擊高端市場,國内自主車企将其高端電動品牌獨立營運,俨然已成為一大潮流。

2020年7月,東風公司高端電動品牌岚圖誕生,實行全面市場化營運。廣汽新能源在2020年11月宣布更名為廣汽埃安,完成品牌獨立;今年4月,吉利也釋出全新高端電動品牌極氪,采用獨立營運的模式,其營運主體極氪公司由吉利汽車與吉利控股共同投資成立。

從岚圖、埃安、極氪等的發展曆程可以看到,高端新能源品牌獨立營運的好處還包括——有助于更好地吸納社會資本,借助外部資源推動自身發展。今年8月,釋出僅4個月的極氪就完成了首輪獨立融資,投資方包括英特爾資本、甯德時代、哔哩哔哩等五家生态夥伴。

而作為一家傳統車企,上汽集團從今年以來也開始更加注重資本運作。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今年9月曾對外表示,“上汽要利用資本。大家覺得上汽不差錢。但是我們董事長也講,我們以前很多思維還是工業時代思維,靠滾動發展,自己來,現在要積極利用資本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