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卡通片是小朋友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夥伴。

從《大鬧天宮》到《黑貓警長》《邋遢大王》,再到《葫蘆娃》《海爾兄弟》《西遊記》《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再到現在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每一部作品都能稱之為“童年的珍貴回憶”。看着這些珍品時,你有沒有想過:卡通片,到底是怎麼制作出來的呢?

在俄羅斯兒童卡通片《螺絲釘》第40集中,就講解了卡通片制作的原理,連續播放多個靜止畫面時,眼睛回出現錯覺,看到連續動作。卡通片就是在這一技術基礎上,賦予藝術與思想内涵,誕生的一系列文化、曆史、社會、情感、自然等主題的藝術作品。它包括許多種類,大概有手繪、木偶、粘土卡通片等,還有中國有世界獨一無二的水墨動畫。

神奇的水墨卡通片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圖源《哪吒鬧海》

别看現在技術發達,可以通過電腦制作動畫。但幾十年前,卡通片都是叔叔阿姨們一張張用手畫出來的。熒幕中一個簡單的動作,背後卻需要幾千張畫來組成。像1979年上映的中國動畫巅峰之作之一的《哪吒鬧海》,就是手繪動畫。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圖源《小蝌蚪找媽媽》

而1961年登上銀幕的水墨卡通片《小蝌蚪找媽媽》,則是中國動畫史上的一項重大成就。不僅将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在動畫銀幕上呈現出來,還在形象和風格上借鑒了齊白石的寫意花鳥。水墨畫大師齊白石的畫風樸拙,天真浪漫充滿童趣又富有詩意,以他的花鳥畫作為水墨卡通片的藍本,突破了傳統卡通片的繪制方式,成就了動畫電影史上的一大創舉。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圖源《牧笛》

水墨卡通片制作過程十分繁瑣,對畫師水準的要求也極高,1963年《牧笛》中的一些水墨背景,就借用過國畫大師李可染的牧牛圖。

有趣可愛的木偶、粘土卡通片

木偶動畫借鑒了傳統木偶戲,是以卡通片中的主角形象一般也是木偶。1979年上映的《阿凡提》就是利用“逐格攝影”的方法拍攝而成的。“逐格攝影”指攝影機每次隻攝取一格畫面。這種拍攝方法,能讓銀幕上的圖畫或者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現。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圖源《阿凡提》

相較于西方,中國的木偶動畫有着制作精細、動作細膩等優勢。肉眼可見的超越,注定木偶的制作不是鬧着玩的。但中國卡通片中的木偶制作十分繁複,成本也高,是以随着時代的更替也就慢慢落寞了,再難覓蹤迹。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圖源《曹沖稱象》

黏土動畫與木偶動畫大同小異,采用的也是“逐格攝影”的方法。從業人員會将動畫故事中的景色、物體等用黏土做出來,然後讓角色在現實搭建的場景裡演繹情節。這種拍攝手法常見于西方,而且大多數的黏土動畫都是由西方的獨立藝術家們耗時耗力制成的。比如2009年的澳洲粘土動畫《瑪麗和馬克思》,就是亞當·艾略特花了五年才完成的作品。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圖源《瑪麗和馬克思》

中國風十足的剪紙、剪影動畫

剪紙動畫,顧名思義是來源于中國皮影戲和窗花剪紙等民間藝術。片中的人物和布景,都具有中國戲曲藝術的感覺,透着别樣的中國範兒,但其難度也難以想象,畢竟剪刀與畫筆還是比不了的。是以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剪紙動畫《葫蘆兄弟》橫空出世後,就很難再看到其他優秀剪紙動畫了。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圖源:中國第一部剪紙卡通片《豬八戒吃西瓜》

剪影動畫與剪紙動畫同樣來源于中國的皮影戲,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法國人似乎比中國人還要深谙其道。法國動畫大師米休·歐斯洛的剪影動畫,可謂是世界聞名。他執導的《王子與公主》、《夜晚的故事》等等都是堪稱世界級的精品。但剪影動畫與以上傳統卡通片的制作方式有着相同的特點,就是耗時、耗力、耗财。

終于知道卡通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了!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圖源:《王子與公主》

看了上述内容,相信大家大緻明白了幾十年前動畫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在沒有電腦的年代中,動畫制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但成片也是相當精緻且精彩。對于當年的動畫從業者,手工制作動畫也許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但當他們看到觀衆們洋溢着滿足且幸福的笑臉,或許也會深感欣慰吧~

END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轉載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