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本是蘇轼書童,因擅長蹴鞠混入官場成為太尉!曆史上是何結局?

作者:鬼谷子思維

《水浒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那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在此難得的好天氣之下,林沖正在街市上閑逛,他看到了一把鋒刃無比的好刀,林沖欣喜若狂,愛不釋手,遂買下了這把刀。沒過多久,有人說想要看林沖的寶刀。林沖十分欣喜,在一人的帶領之下,來到了一座房子。隻見房内空無一人,林沖疑窦叢生,猛地一看,才知道自己中計了,原來自己被帶入了軍事禁地——白虎堂。

他本是蘇轼書童,因擅長蹴鞠混入官場成為太尉!曆史上是何結局?

不一會,出來了一個官員,他開始質問林沖。林沖百口難辯。經過一番周旋,林沖暫時保住了性命,但付出的代價卻是被刺配到窮山惡水的滄州。

這段故事我們都很熟悉。故事中的這個官員,便是《水浒傳》中令人深惡痛絕的“四賊”之一:高俅。

他本是蘇轼書童,因擅長蹴鞠混入官場成為太尉!曆史上是何結局?

《水浒傳》中高俅的種種行徑令人發指,或許人們會想:曆史上真的會有這樣的一個任務存在嗎?翻閱資料我們發現,曆史上高俅确實是存在的,不過真實的高俅卻是與《水浒傳》中的形象截然相反的。

《水浒傳》說高俅出身低下。因為這一低微的出身,讓高俅成為了不學無術、整日遊手好閑的浪蕩之人。他整日無所事事地瞎逛,無所事事的他隻有一項超乎常人的本領,那就是蹴鞠十分厲害。但誰又能想到,就是這旁門左道,改變了高俅的命運。

當時還是端王的宋徽宗十分喜歡蹴鞠,但自己隻能算是業餘水準。一次,王诜讓高俅送物件給端王,恰在此時,端王正在踢球,球很快飛到了高俅身邊,高俅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姿勢,踢了一個球,正是這一踢球,引起了端王的注意,于是不久之後,端王便将高俅納入自己的麾下。

他本是蘇轼書童,因擅長蹴鞠混入官場成為太尉!曆史上是何結局?

宋哲宗駕崩之後,端王繼承大統,成為了宋徽宗。作為皇帝身邊的人,高俅也很快飛黃騰達,仕途平步青雲,坐上了太尉一職。

高俅當上太尉之後,朝廷此時又有宋江為首的起義軍到處與朝廷作對,作為朝廷的代表,高俅開始準備剿滅梁山大軍。宋江等人接受朝廷的招安之後,參與了平定方臘起義的戰争。等凱旋歸來之時,高俅認為宋江始終是流寇,對朝廷存在着威脅,于是他賜給了宋江一壺毒酒,宋江的部下也慘遭迫害,自此,宋江起義落下悲慘的帷幕。

這是《水浒傳》中的描寫。曆史上的高俅和小說中描寫如出一轍的是,他出身卑微,所不同的是,真實的高俅并不是無所事事的小混混,相反,高俅雖然出身卑微,但并沒有放棄讀書,他有一定的詩詞歌賦功底,寫得一手好字,除此之外,他還會舞刀弄槍。不僅如此,他還擅長蹴鞠。因為寫得一手好字,是以他曾得到蘇轼的賞識,并做了蘇轼小小的秘書。

他本是蘇轼書童,因擅長蹴鞠混入官場成為太尉!曆史上是何結局?

後來,蘇轼因為官場問題被貶出京,他想到自己的秘書将沒有穩定的工作,于是把他推薦給曾布,但因為曾布是自己的政敵,是以曾布沒有接受,于是,蘇轼又将高俅推薦給王诜,開啟了飛黃騰達的仕途。

因為王诜曾派高俅送梳子給端王,期間,高俅大展球技,引起了端王的充分注意,并将高俅納為己用。等到端王繼位,高俅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他本是蘇轼書童,因擅長蹴鞠混入官場成為太尉!曆史上是何結局?

隻是高俅并非科舉出身,有意擡高高俅的宋徽宗讓高俅到軍隊當中去,因為宋軍打了不少勝仗,高俅也得到了升遷,并做到了殿帥。

然而高俅并非軍事家,對于大宋的軍事并沒有多大的作用。他之是以能夠在官場數十載,主要靠一些手段。

他懂得皇帝的心理,處處逢迎皇帝。高俅有一個難能可貴的品質是,他十分懂得感恩,大将劉仲武曾提攜高俅,劉仲武曾打過敗仗,卻并未受到嚴重的處罰,那是因為有高俅在背後幫忙說好話。他還舉薦劉仲武的兒子劉犄擔任将軍。蔡京等人想要迫害蘇轼,高俅并未與他們同流合污,反而是伸出自己的援手,幫助蘇轼度過了難關。

他本是蘇轼書童,因擅長蹴鞠混入官場成為太尉!曆史上是何結局?

1126年,童貫與高俅發生争執,高俅未随同徽宗南下,留在了泗州,躲過了身首異處的劫難,并于當年去世。

《水浒傳》中宋江等人的結局是被賜予毒酒而死。實際上,高俅并未參與平定宋江起義的戰争,真正平定宋江起義之人是張叔夜。

高俅算不上是忠臣,但也并非是小說中描寫的十惡不赦之人。高俅之是以成為小說中的形象,也許在于他因為會蹴鞠而獲得高官利祿,太過簡單的行為讓後人不齒,第二個原因在于他為官期間過于貪婪,而被檢舉揭發過。

我們在讀文學作品的時候,隻将其當作故事來看待就行了,畢竟它與真正的曆史有着不小的差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