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與朱棣都用不正當手段當皇帝,最後,一成明君,一遭罵名

李世民與朱棣都是通過不正當得的手段登上皇位的:李世民采用的是“玄武門之變”,朱棣發動的是“靖難之役”。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逼着自己的父親李淵退位,自己當上大唐的皇帝;朱棣在“靖難之役”後使得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投火自殺,然後登上明朝皇帝的寶座。是以,這兩個人都通過不正當手段當了大位的。

李世民與朱棣都用不正當手段當皇帝,最後,一成明君,一遭罵名

但是幾百年下來,李世民在曆史書和民間評論中成為一位成從谏如流、勵精圖治、知人善任、治國開明的号皇帝,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打為以後的大唐盛世打下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

而朱棣奪取皇位後,采用取剝皮、油炸、水煮等嚴酷的刑罰殺死許多前朝的大臣,還實行黑暗恐怖的特務統治,把大明朝變成一個人間地獄。朱棣秉承他父親朱元璋血脈中淫暴兇殘的基因,是曆史上受到極大罵名的皇帝。

李世民與朱棣都用不正當手段當皇帝,最後,一成明君,一遭罵名

下面列舉一下李世民與朱棣的不同之處。

第一,發動政變的對象和本質不同,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他對付的主要對象并非皇帝,而是他的兄弟李建成,其本質是“奪嫡”;

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他的利刃直指正統皇帝朱允炆,其本質是“篡位”。

“奪嫡之争”曆朝曆代都是有的,皇子為了奪取皇位不擇手段大家也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李世民“奪嫡”的手段确實狠辣了些,但由于其本質與“篡位”不同,是以後人更能接受。

而在中國傳統價值觀裡,“弑君篡位”那可是最十惡不赦的大罪。朱棣雖然未曾親手殺死建文帝朱允炆,但他武力篡位卻是不争的事實。更何況,朱棣并非不想殺朱允炆,而是朱允炆下落不明讓他無從下手。

第二,李世民以“仁”治國,朱棣以“暴”治國。

李世民在位期間,施行“以文治天下”,他虛心納谏,厲行節儉,勸課農桑,避免征戰,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以最柔和的手段達到了國泰民安的終極目的。

而朱棣在位期間,無論是親自南征北戰開拓國土,還是派鄭和“七下西洋”,雖然都是為國為民,但都是勞民傷财之舉,盛世背後隐藏的卻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李世民與朱棣都用不正當手段當皇帝,最後,一成明君,一遭罵名

第三,對臣子的态度不同。

對于臣子來說,李世民是仁君,而朱棣無疑是暴君。

以對待敵人舊臣為例,魏征是李建成的心腹,但李世民卻對他禮遇有加,虛心納谏,即便屢屢被魏征批評甚至指責也毫不記恨,而是重用之、信任之。

反觀朱棣,對于朱允炆的舊臣方孝孺等人,他非但沒有寬仁以待,還将他們誅滅三族,甚至誅滅十族,可謂是殘暴至極。

曆史是公正的,到了最後,李世民的後世之名自然很好,而朱棣得到的自然是殘暴之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