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微信使用者而言
“清粉”這詞不陌生
一些所謂“清粉軟體”宣稱能快速清理
久不聯系或被對方拉黑的好友
但千萬當心:背後暗藏陷阱!
上海警方10月28日召開釋出會,
通過真實案例提醒:
有犯罪分子打着“清粉”的幌子
非法擷取大量公民個人資訊
并以此牟利

“清粉軟體”廣告
今年8月,上海市警察局網安總隊在網絡巡查中發現一條重要線索:一款應用程式存在表面“清粉”,實為“引流”的違法行為。接到線索後,闵行警方通過2個多月的調查,挖出一個利用“清粉”軟體非法擷取使用者資料的幫派。
今年9月中下旬,闵行警方在上海市警察局網安總隊的指導下,先後在上海、四川、浙江、湖南4地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涉案金額超過800萬元。
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之一
這種“清粉”軟體是如何“暗度陳倉”的?
前不久,做“微商”的鄭小姐想給自己朋友圈“清粉”,在一家網絡交易平台上,她發現了一款“小麻雀清粉助理”,廣告注明“清通訊錄”。支付了5元服務費後,客服給了鄭小姐一個登入密碼。
鄭小姐打開“小麻雀助手”的登入網址,輸入客服給的登入密碼,螢幕上出現了一個二維碼。客服提示鄭小姐使用手機掃碼登入,随即背景系統開始對掃碼的手機進行深入“掃描”。
“很快的,我估計隻有2分鐘都不到。”鄭小姐的微信“檔案傳輸助手”收到了一份“體檢報告”:除了顯示已檢測好友數量外,還将那些屏蔽自己的好友名片逐一推送給她。
清粉流程
直到案件偵破,像鄭小姐這樣的“清粉”使用者都不知道自己的資訊已經被竊取。
警方分析發現,幫派在使用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秒級”擷取了手機裡的公民資訊,直至案發,無人向公安機關報案。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公民資訊資料已被傳輸到了幫派的伺服器上。
經審訊,幫派不僅用程式非法擷取公民資訊,還将這些公民資訊出售和非法使用,從中牟利。該團夥通過14個月的運維,已從中非法獲利800餘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已被闵行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段某等三人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被闵行檢察院依法準許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警方建議
使用過清粉程式的使用者
應盡早更換密碼
資料來源 | 人民日報、法治日報
來源: 未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