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瑞的“清”與“愚”

明朝年間,人才輩出,有神童出身的唐寅,有心學大師的王陽明,他們天賦異禀,在各自的領域獨領風騷。在明朝官場上有一位與北宋包拯齊名的清官,他的一生剛正不阿,他敢于犯言直谏,他是百姓眼中的"海青天"。但也因他性格上的耿直孤僻,為世人所诟病,有史學家評價他"盡忠如蝼蟻,盡孝似禽獸",他就是頗受争議的海瑞,今天我們就講講他的故事。

海瑞的“清”與“愚”

1.

海瑞生于1514年1月22日卒于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号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瓊山海氏是海南望族大戶,據說明洪武十六年(1383 年)祖上由廣東從軍遷海南,居瓊山,祖上多科甲之人。海瑞的祖父曾做過福建松溪縣知縣。不過史載海瑞父“警敏不羁,不事家人生業”,應該是個性很強的家庭叛逆者,不務正業,緻使家道中落。海瑞四歲,父親就去世了,全部家庭重任都落到了海瑞母親,年僅二十八歲的謝氏頭上。

謝氏不管家裡多窮,依然保證海瑞能夠吃飽穿暖,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嚴厲督促其用功讀書。除了學堂,就是母親。這,就是少年海瑞的童年生活。缺少父親陪伴的海瑞,每天在母親的監督下用功學習,在母親嚴厲的教導下沒有時間和其他夥伴玩耍,是以逐漸養成了他孤僻的性格,慢慢地甚至走向了偏激。正是由于這一點,在以後他的為官生涯中,可以看到童年生活的影子,在海瑞的世界裡隻有黑白二字,不是黑,就是白。凡事有好有壞,童年的艱苦生活雖然讓母子二人經曆磨難,卻也造就了海瑞的頑強個性以及不妥協的精神,在他以後的為官生涯中,從未改變過。

另外,對海瑞仕途生涯影響最大的是他同時代的大儒王陽明,他創造出來的心學,強調“知行合一”,不要刻意強調書本知識而忽略了實際行動,是以當時的海瑞立志要秉持着這種理想去為人處世做官。

海瑞的“清”與“愚”

2.

海瑞不是神童,但他是一個努力的人,他的付出遠遠大于回報。二十八歲,海瑞才考入縣學,到了三十六歲,才考中舉人,但是接下來的三次會試卻皆名落孫山。無奈之下,他也隻得成了一名教谕(也就是教師)。

在海瑞擔任教谕的第二年,有上司前來視察工作,按照當時的習慣,官員都應該向上司下跪,偏偏海瑞沒有,隻是做了一個長揖,海瑞沒有跪,而另外兩名官員卻下跪了,搞的氣氛很尴尬。

按照明朝規定,在學校裡面,老師見到上司官員是不必下跪的,但是到了海瑞當官的時候,早就禮崩樂壞了,誰還管你開國時候的那些破規矩。

這名前來視察的官員十分生氣,認為這是海瑞不尊重上司的表現,是以拂袖而去,但是海瑞卻是以而出名。你一個這麼不入流的官員,竟然這麼看重禮法,引發很多士大夫的贊譽。

加上海瑞在業務方面很努力,是以在海瑞四十五歲的時候,朝廷破格升任海瑞為浙江淳安縣知縣,官至七品。

海瑞一到浙江,就下令宣布廢除以往的陳規陋習,不準增加賦稅妄圖A錢。海瑞以身作則,以德服人,嚴于律己,堅決杜絕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的惡習,嚴懲增賦斂财的行為。慢慢地,大家習慣了這種艱苦樸素的生活,最終赢得了大家的贊譽。按照慣例,京城官員巡視地方,地方官員都會設宴招待,好好谄媚一番,到了海瑞這兒,所有巡視官員都要繞着走,所有人都知道海瑞的秉性,眼裡容不得沙子,黑即是黑,白即是白。

時任浙江總督胡宗憲是權相嚴嵩的心腹,其子胡衙内仗着父親的威勢,無惡不作,欺壓百姓。海瑞在淳安縣當縣令時,因為驿吏沒有給胡衙内提供“豪華接待服務”,胡衙内大發淫威,毆打驿吏,打砸驿站。

海瑞得知後,指令手下人把這個公子哥打了一頓,沒收随身敲詐所得。随後又指令手下人把胡衙内押送給胡宗憲,奉上一封書信,大體意思是這個人冒充胡宗憲的兒子四處為非作歹,敗壞您的名聲。我把他交給您,請您老處理。總督看到這封信,又好氣又好笑,啞巴吃黃連,沒有再追究此事。

在海瑞的治理下,當地百姓的生活水準逐漸提高,可官員的生活水準卻直線下降。由于海瑞政績考核太過優異,于是提拔為浙江嘉興通判,就地上任。這下,當地官員們坐不住了,調動各方資源,紛紛彈劾海瑞。于是,在奸臣的謀劃下,海大人失去了升遷的機會,改任江西興國知縣。在海瑞看來,江西和浙江沒什麼兩樣,該怎麼幹還怎麼幹。于是,在他的勵精圖治下,江西人民的生活水準日漸提高,官員的生活可想而知,同樣是直線下降,敢怒不敢言。

海瑞在任地方官時,他處理陳年舊案,平反冤獄,很得民心。很多海瑞經手的冤案,成為民間小說和傳奇的素材,比如《大紅袍》、《小紅袍》和《生死牌》等,塑造了海瑞“青天大老爺”的名聲。

海瑞為官廉潔,他讓老仆人下地種菜,老母親過生日,他才買兩斤肉來加餐,這種窘況連賣肉的屠夫都不敢相信。

海瑞的“清”與“愚”

3.

1565年,在時任戶部副部長朱衡的推薦下,海瑞再次升遷,前往京城任戶部主事。官位僅為六品的海瑞竟然直接向嘉靖皇帝上疏,說嘉靖治下的明王朝“吏貪官橫,民不聊生”。原因就是您心惑、苛斷、情偏,既是昏君,也是暴君,希望皇帝能夠“幡然悔悟”。海瑞的上書,洋洋灑灑上千字,把嘉靖罵了個狗血淋頭。“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之,無使得遁!’”嘉靖直接怒吼,去把他給我抓來,不要讓他跑了。

好在旁邊的宦官黃錦勸說,海瑞素有“癡名”,已經買好了棺材,訣别了家人,遣散了奴仆,是不會逃跑的。嘉靖聽後默然,将海瑞奏折留下,數月内反複讀,最後,慨歎道:“此人可方比幹,第朕非纣耳。”于是,嘉靖把海瑞無限期關押,沒有處死他。

海瑞盡管得罪了嘉靖,幸運的是,僅僅十個月後嘉靖就去世。獄卒恭喜海瑞能夠重獲自由,給他送上了酒水。海瑞喝完酒之後,得到嘉靖帝駕崩的消息,他嚎啕大哭,海大人是真的悲傷,此乃真正的忠君愛國。按照嘉靖帝的遺诏,海瑞不僅僅被放出,官複原職,随後升遷至大理寺丞,官至正五品,不久,任命再次下達,任命海瑞為都察院禦史,官至正四品。

海瑞的“清”與“愚”

4.

1569年,海瑞任應天巡撫,所謂應天,指的是今天上海,江蘇,江西一帶的轄區。在旁人看來,這是一個肥差,如此龐大的轄區範圍,光是賦稅,就是一筆巨款,讓人格外眼紅。

他的任命通知一發出去,原來崗位上的同僚立即彈冠相慶,互相慶賀;新機關的官員,有關系的趕緊找關系,要改調其他位置,沒有關系的人,有的甚至自動離職,也不願意碰到這尊大神。

以緻于後來,海瑞的官越升越高,但這些官職都有一個特點——高官閑職,沒有什麼發揮餘地。海瑞這樣的人,已經被朝廷高高挂起了。他就像一道匾額,隻能讓人擡頭仰視,卻無法接地氣。

很快,當了半年的巡撫就被罷官送回了家。此時的海瑞内心憤怒,本想着用自己的力量改變點什麼,最後發現什麼也改變不了。

萬曆十三年(1585年)時,海瑞又重新被起用,先後被任命為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禦史,海瑞依然推舉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的法正,兩年後在南京去世。

海瑞的“清”與“愚”

5.

海瑞的家庭生活是被後人诟病最多的,他推崇“孝”,但他的孝卻又是缺少人性、唯母親是從的“愚孝”。

海瑞四歲喪父,母親謝氏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對他嚴加管教,他們的道德感比常人要強烈,異常孝順。

他一生有過三次婚姻,納過兩位妾,大夫人潘氏勤儉持家,性情和善,但卻被性格刁鑽的海母謝氏所刁難,甚至罵她是"女騾"轉世。

後來因多年未有生育,在謝氏的要求下,潘氏被海瑞休掉。随後娶的許氏為海瑞生了兩個女兒,但因為所生的不是兒子,同樣為謝氏所不容而逐出家門。

三夫人王氏婚後暴卒,王氏死前一天,他的一個妾室上吊自殺。有人疑說是海瑞殺妻,當時傳得沸沸揚揚,後來不了了之。

海瑞晚年又納了一個妾,這個妾室的日子相對好一些。原因很簡單,這個時候海瑞的母親謝氏已經去世。

可以說,嫁給海瑞的五個女人,四個人下場悲慘。海瑞對待妻妾上,可謂薄情至極。

謝氏虐待自己的兒媳,原因很明了,因為沒有生兒子續煙火。海瑞在三四十歲的年紀,還和母親同睡一屋,随時等候母親吩咐,隻要是母親謝氏提出的要求,海瑞都會無條件服從。

更加可怕的是,海瑞對待女兒的方式。家裡的男性仆人給了海瑞五歲女兒的一塊餅,女兒開心地吃着。海瑞看見後,暴跳如雷,怒罵女兒丢臉,“不再是吾的女兒”。五歲的女兒不再吃東西,活活餓死。最大的可能是沒有人再給她東西吃了。雖說男女授受不親,但海瑞的道德觀念太極端了,到了毫無人性的地步。

海瑞的“清”與“愚”

海瑞的一生在我看來用兩個字概括:清、愚。

他是清官,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叫他“海清天”。海瑞死訊傳出的時候,南京的百姓罷市了,當他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祭奠哭拜的人達到了百裡。

他是愚忠,針對大明朝官場的腐敗至極,他要“衆人皆醉我獨醒”,他要用一己之力來挽救大明的風清氣正,他要以死谏言昏聩的嘉靖帝覺醒,然而,他的愚忠沒有換來大明朝的中興。

他是愚孝,他孝母無底線,他對妻兒的管教将程朱理學的“嚴守婦道”的教義執行到了極點,最終留下“休妻虐女”的禽獸名聲。

想了解更多人文曆史,詩詞歌賦,請關注各大平台“若森知道”

海瑞的“清”與“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