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說起來貪官,衆人對此深惡痛絕,是以清官和貪官是對立的,誰也看不慣誰,誰都想幹掉誰。

在明朝的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貪官在為清官服務。

貪官出錢又出力地給清官去跑官,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

為何在明朝的時候,會出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呢?

有人甯可在京城做七品的小官也不想到地方上做三品高官,為何會如此呢?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一、 海瑞的官場之路

提起海瑞,想起他的就是清正廉潔,辦實事。

他曾在浙江當過官,到了那裡大肆整頓官場,整改官場的歪風邪氣,很多人看到海瑞非常害怕。

當時朝廷準備派人到浙江看地方官員的政績情況,那些貪官覺得這是自己翻身的機會。

如果朝廷有人要下來的話,自己就可以直接給他們送禮,巴結這些人,

不用再專門派人去往京城送禮。

這些貪官知道,即便是把禮送到了京城,這些官員也不一定能記得清楚自己到底是誰。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他們覺得,隻要自己接待好京城來的官員,讓他們吃好喝好玩好,肯定能升官發财。

可海瑞跟這些人想的不一樣,他給這個官員寫了封信,大概意思就是你每到一個地方,一頓飯就得花費三四百兩的白銀,這到底是你的想法還是地方官員自作主張呢?

京官看到海瑞的信之後非常生氣,可是又很無奈,總不能明面上說是自己的意思吧。

又沒有辦法處理海瑞,隻得咬牙切齒地取消行程。

把銀子已經準備好的大臣一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惱怒,官大一級壓死人,對于海瑞的如此做法隻能預設。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看到海瑞的如此作為,那些官員明面上沒說什麼,心裡卻恨得要死,經過一番商讨,打算把海瑞給解決掉。

可是海瑞為官清廉,又沒有做任何不好的事,沒有把柄想要處理根本是不可能的。

海瑞真正為百姓做實事,百姓們非常擁護他,也不貪财,政績也非常好,那些人就反其道而行,把清廉作為攻擊海瑞的“把柄”,用政績把他調離。

我們不能明面上治你,是不是可以把你調出這個地方呢,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升官。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這些人就把海瑞捧了起來,說他能力強,政績也好,肯為百姓辦實事,在這個小地方屈才了

經過這些人的一番運作,終于把海瑞調走了。

當時朝廷給的名義是“有其他重用”,竟是平調江西,江西的官員就遭殃了,他們見到海瑞也非常害怕。

海瑞到了江西也沒有改變初心,到了那裡更是大刀闊斧,讓那些官員苦不堪言。海瑞還讓人對土地重新做了規劃,這觸碰了貪官的利益,

這些人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貪官中也有跟浙江官員聯系的,通過通信,他們知道了海瑞為何會調到浙江的原因,覺得浙江的辦法非常好,也可以學習那套方法。

就這樣,這些貪官又開始為海瑞出錢出力,給他跑官。

海瑞到了江西的地方上還沒正式大顯身手,又因為“政績突出”被調到了京城,還做成了戶部主事。

不知道這是海瑞的幸運還是不幸,貪官給他升官,隻因他“太能幹”。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二、 明朝的制度

除了官員自身的原因之外,還有官場的制度。

明朝建立之後,中書省被廢除了,朱元璋讓人成立了“三司”部門,

這些部門後來造成了地方權力的分散,更是形成自己的集團中心。

前期是這樣的,明朝中期的時候,朝廷信不過三司,又不斷派下官員去地方巡視,三司的權力明顯不如明初,

這就造成了地方上的權力不集中有些混亂的狀态。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開始的時候,京城權力大外地權力輕的情況并不明顯,到了明朝中期,這種情況跟皇帝有一定的關系。那時皇帝更注重科舉,比如考中前三甲,一二甲會留在朝廷中央擔任職務,三甲被安排到地方上,成為地方官。

這些人在地方任期到了之後,也會被調到京城。

一切以京城為中心的情況下,造成的結果就是所有人才會全都傾向政治中心,也就是京城。

地方上如果沒有進士,那就由舉人之類的來替補,官員的素質肯定不會高到哪去。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那個時期,是一個有階層的年代,如果你是一個進士,肯定看不上那些舉人,覺得自己的地位比那些人高。

哪怕這些人當了官,這種情況也沒有減弱,地方官自然而然就會受到輕視。

在史料中記載過,明初最開始的時候,不論你是京官還是地方官都一視同仁,還有完整的制度會給他們互相調動,三司的權力也是一樣的。

對待地方官的态度也一樣,從不會因為他們的出身而看低他們。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到了明朝中期,官場風氣發生了大的變化,

有好些人甯願做七品的禦史和事中也不願意外放,做參政之類的官,

甚至有些人對此非常憂慮,甚至患得了抑郁症。

還有一個是明朝的俸祿,無論你在地方任職還是在京城任職,俸祿是沒有變化的。

拿得俸祿一樣,更願意在京城任職,畢竟接觸的階層不一樣。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有些人為官清廉,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即便這樣也不願意到地方上跟人同流合污,他們情願在京城待着,這樣不怎麼得罪人。

當然,海瑞是一個特例,他真的想做實事,誰知碰到了别人的利益,衆貪官隻能想辦法給他升官。

三、 清朝的官場

到了清朝之後,這種現象才慢慢有所改變。雍正登基之後,把朝廷的制度做了一些改變。比如一個七品官,不管是在京城還是地方上,拿的俸祿是一樣的。

為了改變明朝的這一現象,雍正帝就吃了養廉銀政策。

明代官場怪象:為何甯可在京為七品,不願外放為三品

當時有的人會選擇去地方任職,這樣朝廷會有額外的銀子發放,這就是養廉銀。

很多人會選擇去地方,畢竟有額外的錢可以拿,人的心裡也會比較平衡。

四、 總結

明朝官場的怪象跟當時的制度,還有皇帝有着非常大的關系。

看似權力集中,實則混亂,真正做事的人得不到發揮,隻會造成地方上的混亂,為以後埋下隐患。

這種怪圈是那個時代的産物,這種情況積重難返的情況下,滅亡也是早晚的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