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喬榛:有一顆通透的心,才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的文藝作品

作者:文彙網
喬榛:有一顆通透的心,才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的文藝作品

“為什麼你吐絲不住,可有誰告訴你它是宗财富?可有誰告訴你他織出絲綢,會給人穿一身漂亮的衣服……”高端文化講壇《大家說》第二季第一講于10月13日下午在中版創意設計産業基地多功能廳舉辦,著名表演藝術家、配音大師、國家一級演員喬榛,作為由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中共闵行區委宣傳部、上海國際文化學會聯合主辦的“大家說”(第二季)的第一位嘉賓,在中版創意設計産業基地多功能廳給觀衆們朗誦了胡喬木的詩歌《蠶》,還給觀衆們進行了一場題為“人生﹒藝術﹒家風﹒祖訓”的交流與對談。

千奇百怪的角色中,蘊含着對人生的不同了解

還記得譯制片《魂斷藍橋》中羅伊深情的那一句“瘋狂是美好的感覺”?抑或是《廊橋遺夢》中攝影師羅伯特·金凱的那一句“這樣的事,一生隻有一次,永遠不再來”…… 喬榛曾為200多部譯制片中的角色配過音,其渾厚磁性的嗓音被認為是“最有正義感的聲音”,與癌症作戰近40年,一直堅持宣講朗讀與中國語言之美,認為中國語言是全世界最優美的語言。

喬榛:有一顆通透的心,才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的文藝作品

圖為電影《魂斷藍橋》劇照

1942年出生于上海的喬榛,是地道地道的上海人。從小熱愛文藝的他,1965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同年進入上海電影制片廠任演員,與同一年調入上影廠、因拍攝《年青的一代》而走紅的楊在葆結下終身的友誼。1970年,喬榛被借調到上海電影譯制廠從事配音工作,他參與配音的第一部作品是英國著名導演邁克爾﹒鮑威爾執導的歌舞愛情片《紅菱豔》,從此踏上了配音之路,并且在這條路上一走就走了50多年。

“老一輩上譯人總結出來的一套工作流程,在全世界翻譯片事業中,都是一流的。”對自己參與并上司過的上海電影譯制廠的事業,喬榛非常自豪,稱之為“魂的再塑”。在上譯廠,他導演并用聲音為觀衆塑造了一個個活生生而又性格迥異的人物。他熱愛配音事業,認為自己作為一名配音演員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可以涉足那麼多人物的人生道路,能從這些千奇百怪的角色中嘗到對人生不同的了解。”他用自己的聲音為觀衆演繹着真、善、美,被稱作是“聲音雕刻大師”。

上海電影譯制廠廠長、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席……有着一系列頭銜的喬榛曾獲“中國百年電影百位優秀藝術家”稱号及“我最喜愛的男配音演員"稱号,還曾榮獲第十七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别榮譽獎。

幸福的家庭是與癌症鬥争的堅強後盾

雖然在事業上碩果累累,但喬榛的一生并非一帆風順:他曾四次遭受癌症襲擊,八次與死神狹路相逢,其中有一次骨癌很嚴重。經曆過很多他人的誤解及精神上的磨難的喬榛逐漸學會了笑對人生,學會了“與癌為友”,他相信,心髒會産生一種抗體,可以抵禦病魔。回首往事,喬榛仍然認為自己非常幸運,也非常幸福,“因為我一生從事着我非常酷愛的事業,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有如此厚愛我的觀衆。”

喬榛:有一顆通透的心,才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的文藝作品

喬榛與身為中阮演奏家的唐國妹不久前剛剛慶祝過金婚紀念日,兩人育有一子;在喬榛遭受病魔打擊與精神磨難時,唐國妹一直是守護在他身邊的堅強後盾;兩人情投意合、曆久彌新的堅定愛情,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愛情與和睦家庭的榜樣。“得知了這個疾病之後,支撐我的是什麼呢?是我還沒有完成的事情——比如家庭、孩子”。喬榛一家五次被評為區、市一級“五好家庭”的光榮稱号。兩個人的言傳身教與潛移默化,為兒子乃至第三代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大家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配音是心靈感悟的自然流淌與自然交融

不管是配音工作也好,還是與觀衆的交流也好,喬榛都信奉心靈感悟的自然流淌與自然交融。“我把人物和作品分析透了,感悟透了,變成我自己的東西了,然後有一種沖動,想要把他的話表達出來,這時自然流淌出來的話語,就會讓觀衆和我一起感動”。喬榛以胡喬木創作的《蠶》來舉例,這首詩是人和蠶蛹之間的對話,在朗誦之前,喬榛不斷琢磨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将情感努力和作者想傳遞的思想融為一體。”

喬榛:有一顆通透的心,才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的文藝作品

正是因為對藝術之魂的執着追求,喬榛在配音與朗讀藝術中不斷得到精神上的滋養,也努力把這種滋養分享給觀衆。對于交流,喬榛也作如是觀。這種真誠與自然,使得此次“大家說”的講台,真正成為人生感悟與藝術創作理念的分享與共鳴。

喬榛的人生座右銘是“澄懷觀道”。第一次讀到六朝畫家宗炳談論山水美學的這句話時,他就感到與自己的人生觀特别契合,“這句話說的就是必須把自己的靈魂、把私心雜念蕩滌幹淨,才能行人生之道,行藝術之道”。道,首先是要把“人”做好。

這一點,令喬榛常常想起自己的祖父和父親。他的祖父是一位實業家,抗戰時期,因為在闵行修建了一座救國紀念塔而被日本兵報複,被焚毀了所有的工廠和家産,祖父是以郁郁而終;而身為機械工程師的父親,在曆次運動中,從小教誨他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這些家訓在喬榛身上培養了一種既儒雅、又細緻周到、講究原則的“上海人”的氣質,連妻子唐國妹也常常跟着别人誇他為“儒雅的大丈夫”。

在上戲接受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學習的喬榛,堅信做人和演戲一樣,要敞開胸懷,洗滌靈魂,用一顆善良、純淨、真誠的心,面的眼前的人、事、物。他認為,擁有一顆通透的心靈,不摻有任何虛假,才能創作出有血有肉的藝術作品。

記者了解到,本次《大家說》第二季将邀請11位上海城市建設與城市文化的代表人物,涵蓋音樂、舞蹈、建築、配音、國畫、國學到醫學、時政等各領域。

作者:汪荔誠

圖檔來源:主辦方 供圖

編輯:王筱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