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雜,又稱“牛雜碎”,是牛内髒的統稱,是發源于老西關地區的一道傳統美食。 據說,上古一位大王在先農壇親耕祭祀農神時,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當地百姓饑馑,立即下令屠宰親耕的牛,将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葉、牛腸等放入鍋中。百姓食後醇正鮮美,味道甚好,至此流傳下來。 配方量:1-2人份
By 泥大鳅私廚
<h2>用料</h2>
姜 4片
八角 1個
小蘿蔔(切塊) 1個
牛雜 适量
醬油 1勺
牛高湯/清水 一碗
<h2>做法步驟</h2>
1、熱鍋冷油炒香姜片
2、放入蘿蔔塊翻炒均勻後加入醬油、高湯和八角,大火燒開,小火焖煮 沒有高湯就用清水,用高湯味道更好
3、蘿蔔煮至軟爛後加入已經處理過的牛雜,煮個5分鐘左右即可
4、出鍋前嘗下味道,感覺淡就加鹽
5、牛高湯做法:取一根牛骨與适量清水,加幾片姜,放入電壓力鍋,選擇牛/羊模式或者煲湯模式,一個程式結束,高湯就好了
6、牛雜湯出鍋前可撒些香菜和咖喱粉,味道會更好
7、另取一鍋煮些面條或米粉,用蘿蔔牛雜湯做澆頭,味道也是超級棒!
<h2>小貼士</h2>
牛雜可在菜市場賣牛肉處買到,通常攤販都是已經處理幹淨煮熟了的。 如果買的牛雜是生的,那就跟蘿蔔一起放進高壓鍋内,呲香後小火15分鐘左右,聞見香味了就可以了
----------
豆果美食,家庭廚房領域美食社群及交易平台;
100萬道美食菜單,任您挑選,可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豆果美食】App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