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老師王掞,事實上是被雍正活活整死的

作者:左都禦史

不知諸位還記得《雍正王朝》中的那個太子胤礽老師---王掞嗎?此劇中王掞扮演的是太子胤礽的老師,深受康熙的尊敬,一生對他那個不成器的學生護愛有加,在太子再次被廢之後,毅然擁立胤禛,最後喝了毒酒而死。

《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老師王掞,事實上是被雍正活活整死的

其實,正真的曆史上确有王掞其人,但在開文之前,首先要指出三點關于王掞的誤區。其一,王掞并非太子老師;其二,從未支援過胤禛争儲;其三,在雍正朝被整的很慘。

王掞其人還是大有來曆的,其曾祖王錫爵是明萬曆年間的内閣首輔、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曆史驚人的巧合再一次落到王掞身上,康熙年間,王掞所擔任的官職竟和他的曾祖王錫爵一樣,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王掞(1644-1728),江南太倉人(今江蘇太倉),康熙九年(1670年)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從此在朝為官,官至大學士,位及人臣。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王掞因為忠勤,得到康熙帝兩副禦書匾額,一塊是表彰其曾祖父王錫爵的,另一塊是表揚其父王時敏的。對于一個漢臣來說,曾祖父和父親能同時受到滿洲最高統治者的嘉許,這是莫大的榮耀。

《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老師王掞,事實上是被雍正活活整死的

同年五月,為了報答浩蕩皇恩,王掞上疏奏清複立胤礽為皇太子。康熙此前在第二次廢太子時有旨在先,誰要是再請立太子,就将誰斬首。可是王掞卻頂着殺頭的風險,為了大清江山社稷,他豁出去了,決心向皇上進谏。

對于這道奏折,康熙沒有任何表态。不巧的是,也在這個時候,都察院禦史等八名官員聯名上奏,奏清皇上從速冊立皇太子。如此一來,康熙便将這八人和王掞聯系起來,認為是他在背後搞鬼,頓時暴跳如雷,欲将大學士王掞置于死地。

但是事後,康熙念王掞平日有功,沒有加以追究。此後,王掞名義上雖留在内閣供職,但他有自知之明,以戴罪之身,不敢入值内閣。

《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老師王掞,事實上是被雍正活活整死的

康熙帝去世後,胤禛登基做了皇帝,這大出王掞意外。他認為,自己在皇位繼承人問題上,一直傾向于複立胤礽,現在陰差陽錯,繼續在朝為官已經很不合适了。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王掞以年老為由,上疏乞求退休。雍正帝下旨:“卿才品優長,宣力年久,恪勤盡職,倚毗正殷。令乞休,情次懇切,著以原品緻仕。”

雍正帝遮遮掩掩說了這些話,實際上是同意這個一直鼎力支援自己政敵的大學士退出内閣的。同年二月,王掞又奏請離開京師,告老還鄉。雍正帝怕擔着上台伊始便驅逐老臣的惡名,虛頭巴腦地說:“朕不忍此等老臣之去,著仍留京師,備朕顧問。”

三月,雍正帝在為慶賀自己登基而加恩于大臣子弟時,部臣遵旨列出應得蔭生(蔭生指的是大臣兒子靠父輩功績而做官)所有名單,王掞符合條件,也應在列,雍正帝卻将他排除在外,說:“朕即位,王掞即具奏退避,不必賞給。”

《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老師王掞,事實上是被雍正活活整死的

雍正帝對老臣王掞的打擊迫害并未到此為止,他将更加厲害的軟刀子架在了王掞的脖子上。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尋找借口,指責王掞沽名釣譽。他對内閣大臣說:“原任大學士王掞先每向人言,曾在聖祖前奏免蘇、松浮糧,未蒙允行。朕宮中一一查詢,并無此奏。王掞受恩遇數十年,官至台輔,而于此事欲自沽美名,背恩負義。”

雍正還嚴厲斥責王掞曾造謠中傷過他:“王掞何所見聞朕于年羹堯唯言是聽,而為此奸巧之舉,甚屬可惡。”他還給王掞之子奕清、奕鴻扣上賄賂讨好年羹堯的罪名,責令他們仍在邊陲軍前效力,不準傳回内地。

年邁的王掞經不住如此切責打擊,于雍正六年(1728年)含冤而死。這位效命朝廷近六十年的老臣去世,雍正帝居然不予撫恤,這豈非奇恥大辱。為此,王掞死後,其孫子一直未敢為其舉行葬禮,拖了整整十年,才為他舉行殡葬儀式。

《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老師王掞,事實上是被雍正活活整死的

雍正死後,乾隆上台,這才召王掞之子奕清、奕鴻回内地。奕清還京,官複原職,任詹事府少詹事,次年奕清為其父奏清賜恤,乾隆準許了他的請求,并頒谕旨說:“原任大學士王掞,當日不能深知聖祖默定儲位之心,冒昧渎奏,固屬不合。但伊身居政府,為國本起見,尚屬分所應言。今朕垂念舊臣,加恩宥過,可補給應得恤典。”

至此,乾隆帝總算為這位對朝廷忠心耿耿的老臣平反昭雪。王掞終于讨得自己應得的那份死後哀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