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作者:锵锵文史局

在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的程序之中,毛澤東不僅是中國人民熟知的偉大領袖、戰略家和理論家,更是革命文學史上尤為傑出的詩人。

“中國悠久詩史上風格絕殊的新形态的詩美。”

恰如著名詩人與劇作家賀敬之先生的評語,毛主席的創作使詩壇氣象為之一新。

豪邁殊俗的氣魄,曠達雄渾的風格,可謂“一舞劍器動四方,天地為之久低昂。”

在毛主席的創作史上,《沁園春·雪》是海内外最負盛譽,也是在神州大地最廣為流傳的詞作之一。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通覽全詞,上片以頌雪開端,極寫北國之山河壯麗,抒“江山如此多嬌”的慷慨。下片暢然溯史,評論古今人物,歌頌當世的革命群衆,一句“數千古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可謂千秋絕唱。

然而,該詞發表前後,國内風波頻頻,紛争不斷。在波雲詭谲的政治環境下,毛主席與他的詞作《沁園春·雪》,透露着偉人的無畏與胸懷,為中國革命史書寫下扣人心弦的一頁。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h1>

自1945年的8月15日後,神州上下張燈結彩,鑼鼓喧天,街市上的群衆歡呼雀躍。

日本天皇的《停戰诏書》,已經通過廣播發表,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如一場久違的春雨,讓久遭侵略者蹂躏的苦難中國,一時生機重制,山河鼎沸。

曆經十四年戰火的摧殘,廣大的人民群衆期盼着國内永續和平,革命與民主人士紛紛發出号召,組建和平合作的聯合政府。

然而,蔣介石自然不會輕易接受這般的提議,在全國人民期盼和平的時刻,他決心借此下一步暗棋,讓“假和平,真獨裁”的圖謀實作。

舉國歡慶的背後,政治的走向正暗流湧動。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8月14日,蔣介石早已向遠在延安的毛澤東發出了一封電報邀約,邀請毛澤東等共産黨上司人前往彼時的“陪都”重慶,“共商和平大計”。

不久之後,蔣介石又連發了數次電報,甚至登報公告,極顯所謂“誠意”。

然而此前的五月,蔣介石早已在大會中公然聲稱,日本是外部之敵,而當下國民政府的所謂的中心工作,則是剿滅内部的“敵人”,這般的豺狼之心,又豈是短短三個月便能一改故轍的。

是以對于彼時身在延安的上司人們而言,貿然赴約無疑是虎口涉險,如若蔣介石妄圖在談判過程中暗下毒手,上司人們安危難測。

若是拒絕了蔣介石的邀約,卻是給其發動内戰的借口,抗戰勝利後不久,蔣介石便早已以最高統帥的名義,暗中組織了大批軍隊,大量收繳日軍武器,收編僞軍,積極策劃内戰。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一面又要求八路軍原地待命,不得擴充武裝力量。一旦中共拒絕邀約,蔣介石便大可以以中共不願争取和平,蓄意内戰為名義,進攻解放區。

如此,蔣介石的野心昭彰。

在這樣兩難的境地之中,經過深思熟慮的毛主席立下了“彌天大勇”。

盡管有許多同志提出了反對之聲,但為了實作真正的和平,揭露蔣介石的陰謀,黨的上司人們不顧個人的安危,決定親自前往重慶,參與國共間的和談,趕赴這場危機叢生的“鴻門宴”。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h1>

1945年8月28日,重慶山城天氣漸涼,毛澤東、周恩來和王若飛等上司人在美國大使赫爾利的陪同下,于下午三點乘專機抵達重慶機場。

面對毛澤東的忽然應約,蔣介石顯得驚慌失措,毛主席“一身系天下安危”的勇氣,是他始料不及的。

從飛機艙口出來,毛澤東摘下禮帽,向着前來迎接的百姓揮手緻意,他意氣風發,似乎從未對這場“鴻門宴”心存過半分的恐懼。

毛澤東抵達重慶之後,深感意外的國民政府還未回過神來,他們本就堅信毛澤東絕不會赴約,一心策劃内戰的他們根本未曾準備好所謂的和平提案。

為了應對國内愈演愈烈的和平呼聲,隻能開始緊急商讨,談判就此進入了漫長的準備階段。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在等待的過程中,毛主席也沒有清閑下來,他前去拜訪了正身居重慶的宋慶齡、馮玉祥、譚平山等愛國人士,也積極與國民黨人接觸溝通。

毛主席多次組織了與民主黨派的座談會,并設下宴席招待各國的使館人員,希望能夠為國内的和平鋪開道路。

在毛澤東與各方的溝通交流中,重慶的民主人士對中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更加清楚了毛澤東的主張與設想,二者的關系變得更加地密切與融洽。

九月的一天,渝城重慶葉色正黃,毛澤東正與柳亞子會面,兩人相談甚歡,作為民主人士,同時也是詩人的柳亞子,自然不願放過與毛澤東談詩的機會。

一番交流過後,柳亞子向毛澤東贈送了自己寫的一首七律《贈毛潤之老友》,并向毛澤東提出了索詩的要求。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一番思量過後,毛澤東決定将自己在1936年2月寫過的《沁園春•雪》抄寫一遍,将其贈送給柳亞子。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内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一百餘字,氣吞山河,動人心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3">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h1>

正當柳亞子被一篇《沁園春·雪》深深震撼之際,重慶和談的大幕已悄然拉開。

于國内而言,缺乏準備的國民政府在程式方面并未有足夠的主導權,加之各民主人士的輿論壓力,這一切均讓國民政府左支右绌。

在國際方面,美國着眼于對華政策的長遠利益,希望中國能夠建立相對的穩定且親和的政治局面,便已讓随同的大使赫爾利確定中共上司人的人身安全。

蘇聯亦要求遠東地區應保持和平的環境,防止新的戰争。

國内外的環境似乎有助于和談穩步進行,然而實際上卻艱難萬分。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談判過程中,國民黨代表在諸多核心問題上針鋒相對,毫無誠意。

他們反複強調國民政府的“合法主導”地位,企圖借此要求中共代表大幅縮減人民軍隊,讓出解放區,又拒不承認我方合法性。這讓談判一度難以進行。

為了盡快推動和談的順利完成,在堅守原則的前提下,中共代表展現了從容的态度,在軍隊問題上做出了有底線的讓步。

盡管此次談判的局面一直劍拔弩張,雙方最終仍勉強達成了協定。

10月10日,“雙十協定”頒布。

此後的史實告訴我們,一紙和平協定無非是蔣介石拖延時間,準備内戰的幌子,在蔣介石的精心謀劃下,和談從一開始便是注定是要破裂的。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随後,毛澤東登上了傳回延安的飛機,有驚無險地結束了四十天來的重慶之行。

四十天來,蔣介石數次動了殺心,但終未真正下手。

在日記中,他曾寫道,不必忌憚俄國的勢力,應當早日下手,剿清并根絕對手。談判陷入僵局之時,他也曾手書文字,企圖扣押延安來的上司人們。

若是蔣介石孤注一擲,那麼當時局面可謂千鈞一發。

最後,在日記的記述中,手擁重兵的蔣介石料定毛澤東不能成就大業,難以逃脫。不久之後蔣介石一紙密令挑起的内戰“一捂”,加之美蘇的視線所及,讓蔣介石不敢輕舉妄動,故而他還是放棄了下毒手。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重慶談判結束後,蔣介石撕毀了協定,國共沖突不斷,殘酷的内戰在動蕩的時局之中展開。

四年來的内戰,新中國的建立,證明了蔣介石的判斷是何其荒謬,更證明了毛澤東的胸懷與力量并不僅僅停留在《沁園春·雪》的紙面上。

曆史的車輪匆匆而過,多少英雄人物璀璨一時,卻如過眼雲煙般無影無蹤,唯有這位心懷人民,放眼千秋的領袖,帶領着苦難的中國走向革命的勝利。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7">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h1>

回望1936年,紅軍隊伍在東征道路上,于陝西清澗縣袁家溝遭遇了大雪紛飛,前行受阻。

毛澤東面對着銀裝素裹的大地,并不憂于這一場大雪阻礙了前行的道路,他文思泉湧,興緻勃發。

毛主席望着人民的軍隊集結在眼前,似乎明白了革命力量的來源,似乎看見了萬千的希望,可與上天作比的,正是中華大地上的億兆的人民,可擔當“千古風流”大任,正是神州大地上欣欣熙熙的人民。

一篇《沁園春·雪》就此橫空出世。

《沁園春·雪》已是毛澤東多年前的詞作,先前卻一直未曾公開。多年之後,經過柳亞子的“渝州索句”與文壇衆人的努力,終于讓這篇奇作擺脫蛛網塵封。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時間回到1945年的晚秋,毛澤東已乘上遠行的飛機,傳回延安。

在讀過毛澤東的詞作後,感慨萬千的柳亞子于十月下旬向《新華日報》送交了賀詞與題跋,不久後發表。

與之一同發表的,本應有毛澤東的原詞。但《新華日報》的主編顧及著作權屬于毛澤東,彼時未經其同意便擅自發表,并不妥當,因而僅刊發了柳亞子的創作。

然而僅通過柳亞子的題跋,重慶文壇也驚異一時。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何等詞作讓“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即如蘇東坡,辛棄疾這樣的人物都落于下風。又是何等詞作讓天性高傲的柳亞子步韻奉和,甚至推其為“千古絕唱”。

重慶城一時議論紛紛,文壇衆人都愈加想要親讀毛主席的詞作。

然而畢竟身在國民黨統治區,各報社皆有顧慮,不必說毛澤東的詩詞,即使是毛澤東的名字也難以見到。

文人本色的柳亞子稍顯狂士風範,将原詞給予一些友人閱覽,一些抄本遂開始悄然流傳,《新民報》副刊編輯吳祖光讀到後如獲至寶,大為欣喜。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11月14日,在《新民報》副刊《西方夜談》最顯眼的位置上,一篇題為《毛詞·沁園春》的刊文吸引了渝城重慶人群的目光。

編輯按語中,“鮮有人知”的詩人毛澤東,“風調獨絕,文情并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的詞作,令讀者大受觸動。

自此,《沁園春•雪》終于進入了世人的眼簾。

重慶山城一時掀起熱潮,茶館飯店,四處可聞人們的評議之言。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久遭抹黑的毛澤東竟有如此佳作,确可堪當初柳亞子所刊寫的那一篇盛贊主席詞采的題跋所言的溢美文辭。

長久以來,解放區外的文人墨客們都将毛澤東視為山溝裡的草莽,對其不屑一顧,從未想過這位延安來的中共上司人竟有如此深厚的創作文采與宏偉的胸懷。

一時間,舉國文壇震動,毛澤東的詞作傳遍神州大地,人人都為之驚詫折服。而眼前的事實證明,毛澤東不僅不是沒有文化的山溝莽夫,甚至還是傑出的文豪詩人。

出生于韶山農村的毛澤東,以一詞之力,便将一大批清高的文人墨客徹底征服。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0">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h1>

毛澤東的詩詞很快便被傳發到了蔣介石的桌台上,蔣介石讀過《沁園春·雪》,又聽聞屬下陳布雷彙報的重慶民間沸沸揚揚之聲,幾乎要将重慶“霧都”變為“雪都”。

此時此刻,蔣介石的情感必然是分外複雜的。

一方面,《沁園春·雪》一篇,大氣磅礴,有拔俗之氣,确屬可遇而不可求的傑作。另一方面,蔣介石卻難以相信毛澤東這一韶山沖鄉村出身的農家子弟,會有如此文氣,更無法接受自己的文采落了下風。

萬般詫異下,蔣介石隻能讪讪地說:“這真的是毛澤東自己寫的?”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心有不甘的蔣介石惱羞成怒,“柳亞子代筆”之說便就此憑空出現,然而一心瞧不上毛澤東的蔣介石卻打錯了算盤,不論從筆法還是氣勢而言,柳亞子的詩作都與毛澤東截然不同,更難言那不可及的豪邁風骨了。

眼見着這一首《沁園春•雪》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蔣介石的心更加急迫。

為了打壓這一股突如其來的風潮,蔣介石一面訓示手下的媒體發表文章對毛澤東的詩詞進行造謠抹黑,一面指令手下的文人創作詩詞,妄想壓毛澤東一頭,對毛澤東進行“文化圍剿”。

當初幫助毛主席發表詩詞的編輯吳祖光,不堪國民黨媒體屢次對其進行的“為共産黨造勢,向共産黨投降”的攻擊與指控,隻能連夜逃亡香港。

然而國民黨散播的無恥讕言并未掀起多少波瀾,最後依然是以失敗而告終。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同時,國民黨的文人也積極向蔣介石進稿,主題無非是勸毛澤東“懸崖勒馬”,污蔑人民軍隊,或是空談古事,并無新意。

固而蔣介石征集上來的詞作大多平庸異常,要麼格局全無,一股“小家子氣”,要麼便索性是酸腐的八股之作,根本難登大雅之堂,更不用說壓毛澤東一頭了。

蔣介石仍不甘心,甚至花下重金聘請上海的“填詞大家”,最終也不盡如人意。

這樣的結果也并非出人意料,畢竟這些整日紙醉金迷,高高在上的禦用文人,論兒女情長,閨閣情怨或許是在行的,然而這樣的家國大作,又怎是他們能夠着筆的。

更不必提那些隻會對上溜須拍馬,對下橫征暴斂,欺壓群眾的國民黨官員們,怎會有這般心懷天下的氣魄呢。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對蔣介石而言,眼前的毛澤東雖已是幾十年來的對手了,卻仍有着不老的氣度,1925年的一首《沁園春·長沙》寫盡湘江少年的胸懷,當下一篇《沁園春·雪》,壯志豪情絲毫未減。

幾十年過去了,毛澤東的心依然年輕,但蔣介石已經日漸老去了,他也再寫不了年輕時那一句“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雖淺顯直白,但仍有豪情所在的詩句了。

日趨腐朽,内心閉塞的他,自然難以了解更難以容得下毛澤東這位千古偉人了。

孰勝孰敗,一切盡在不言中。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3">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h1>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句,無疑是《沁園春·雪》的點睛之筆,詞作問世之後,該句的内涵引發了幾番讨論。

報刊編輯王芸生、作家吳組缃皆将“風流人物”解讀為詩人自己,并與國民政府的宣傳口徑相應和,當時數次的激烈筆戰也圍繞此句開展。

“風流人物”究竟指代誰,是否是毛澤東欲以英雄自居,與秦皇漢武一争高下?

即使身居後世的我們,也往往對此疑惑不清。

唯有毛澤東本人的解釋,有着一錘定音的效用。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恰如毛澤東同志所言,雪固然似是遮天蓋地,卻終歸會消融不見,人民卻久存于曆史長河之中,群衆的旗幟發展着更高層次的生産力,創造着更為嶄新的曆史。

蔣介石永遠也想不到,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僚文人也永遠也不會明白,在他們的視野中如草芥一般的人民,又是如何與高過帝王将相,盡占曆史風流。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人民心中的英雄是毛澤東,毛澤東心中的英雄是人民,這樣的偉人,注定會永遠被人民所銘記。

蔣介石讀完毛主席的詩詞後,讪讪地問道:“這真是他自己寫的?”01 抗戰勝利:蔣介石表面邀約背下暗棋02 談判前夕:毛澤東欣然赴約贈奇作03 重慶和談:談判曲折毛澤東安全返延04 滿城風雨:千古詞作面世轟動文壇05 顔面掃地:蔣介石受挫心有不甘06英雄人民:詞作與後話

當我們讀起《沁園春·雪》這一篇詞作,我們能夠看見陝北大地上,漫天卷起的雪花,長城兩側茫茫無際的素白,被冰雪封凍的,停滞的黃河。

看見如巨蛇盤亘的山脈,若白象聳然的丘陵,一切靜态的景色都被紛飛的雪天添上動态的感韻。

我們能夠看到曆史上古代英雄帝王們的影像匆匆而過,消失難尋,最後卻定格在了如山如海的人民群衆間,那人海裡,也有他的面孔。

《沁園春·雪》一篇,便是對毛澤東氣概的完美诠釋,是毛澤東一生的理想和寫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