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童年時期,能看到很多老卡通片,我們通常稱其為美術片,上一篇說完了卡通片,這一篇接着來說一下美術片裡的另一個種類——木偶片。
其實這一類的美術片非常多,也不乏很多獲過獎的作品,木偶片也不僅僅隻是局限于木偶,在表現形式上還有布偶、竹偶等等。
木偶片
這一類是木偶片裡數量最多的,代表作也很多,比如《崂山道士》、《雕龍記》、《一隻鞋》等等。

崂山道士
雕龍記
制作非常精良的《雕龍記》,曾獲過國際獎項
《聊齋志異》改編,并在當年引起過争議的《一隻鞋》
布偶片
木偶片裡最出名的就是《阿凡提的故事》。(很多地方也會把它歸到木偶片裡,但是因為材質關系,我還是暫時把它歸在布偶片裡)
阿凡提的故事
很多人說這部作品是國産動畫的巅峰。
這麼說是有充分根據的,因為這部作品是國産動畫離奧斯卡最近的一次。
因為它逾時了,《種金子》(《阿凡提的故事》系列作的前身,也是作品的第一部)有34分鐘的時長,超過了奧斯卡評選參評影片25分鐘的長度要求。
就差這麼一點。
竹偶片
竹偶動畫非常難得一見,這類片子我目前為止也隻找到了一部,制作與1990年的《鹿和牛》。
鹿和牛
因為是竹偶,是以造型非常别緻,讓人耳目一新。
短短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把劇情的一波三折表現出來。面對危機的時候,鹿和牛攜手相助,然而在面對争奪稀缺的水源時,友誼的小船立刻就翻了,也是以給了敵人可乘之機,最後被逐個擊破。
耳目一新的竹偶造型
瓷偶片
這類片子也很少見,基本都是在八十年代期間制作的,比較出名的是《瓷娃娃》。
這個片子是真的牛,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動畫的所有瓷雕都出自景德鎮燒制的,更因為是瓷偶,是以不同于那些木偶布偶竹偶一樣,瓷偶的關節是不能活動的,要讓瓷偶能動起來,就要進行大量的燒制工作。
《瓷娃娃》還采用了真人與動畫相結合的形式,别有新意
現在當然可以通過電腦技術完成,但是在那個年代,真的就是實打實的,用最簡樸的方法去做的。
在早期的美術片裡,還有一類比較常見,那就是剪紙片。
剪紙片來源于我們的民間藝術,比如皮影戲和窗花剪紙等。
代表作有《狐狸打獵人》、《人參娃娃》等。
狐狸打獵人
人參娃娃
總結
早年的美術片大多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藝術風格,當年的動畫大師用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我們奉獻了一部部精品。
現在的動畫,已經很難達到當時的藝術性了,那些動畫的種類也消失了。
這不是誰的錯,也不能說完全是時代的錯,畢竟社會在發展,總會有新事物出現,取代了我們曾經喜歡又熟悉的舊事物。
就像我們總要和某些人、某些事說再見。
雖然這些美術片可能以後已經不會再有了,但是它們畢竟存在過,存在于我們的心裡,曾溫暖過,我們曾經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