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選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h1 class="pgc-h-center-line">二月二,龍擡頭</h1>

今年正月是小進月,過完了正月二十九,沒有三十,直接就進入農曆二月。俗話說,二月二、龍擡頭,作為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在北方地區,二月二必吃的一種美食就是“龍須面”。在我國民間,二月二所有的傳統美食,都要與“龍”扯上關系才行,俗稱“吃龍食”。這種細如發絲的細面條,一根根勁道滑彈,像極了神話傳說中的龍須。二月二吃龍須面,記着“多加2物”,面條勁道有彈性,再細也滑爽。
<h1 class="pgc-h-center-line">配料是關鍵</h1>
龍須面不同于普通的面條,又細又有勁道,吃起來滑彈爽口,這配料要有一定水準才行,這離不開中式面點中“堿筋鹽骨”的精髓:1、蛋清。我們平常吃的雞蛋清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這種堿性的蛋白成分完全可以取代和面時加入的食用面堿。同時,又增加了面團的蛋白含量,這樣和出來的面不勁道才怪。2、鹽。這種再家常不過的調味料,卻是中式面點的另一種靈魂。加了适量鹽的面條,吃起來又滑爽,又有彈性,就像瞬間有了骨架一樣。
<h1 class="pgc-h-center-line">醬肉龍須面</h1>
龍須面:面粉400克、雞蛋1個、鹽2克、清水135克
醬肉:豬小腱1000克、蔥30克、姜15克、蒜20克、香菜或小香蔥10克、植物油35克、醬油30克、料酒30克、鹽6克、白糖6克、胡椒粉0.5克、醬油醬油5克、蚝油10克、味精或雞粉2克(可選)
配料:油菜數棵、八角2個、桂皮5克、香葉5片
<h1 class="pgc-h-center-line">制作過程</h1>
1、二月二的龍須面絕對不能省事,這次選用了機制的鮮龍須面,吃起來勁道滑爽。雞蛋1個、鹽2克、清水135克,攪打成均勻的蛋水液。面條機内倒入面粉400克,把蛋水液倒入,選用龍須面功能模片,把鮮龍須面做好。如果自制龍須面嫌麻煩,也可以用幹龍須面條或購買現成的龍須面代替。
2、選用豬小腱子肉2斤,切成2厘米見方的肉塊。這個部位的腱子肉因為運動的緣故,吃起來特别筋道,是做醬肉的第一選擇。把腱子肉塊清洗幹淨,涼水下鍋,中火煮沸,中間不斷打去熱力作用滲出的浮沫。水沸後再焯水3-5分鐘,去除腱子肉的腥味,撈出瀝水。
3、切蔥段30克、姜片15克、香菜小段或小香蔥碎10克,大蒜20克拍松;準備八角2個、桂皮5克、香葉5。鍋内倒入植物油35克,下入八角、桂皮、香葉、姜片,小火炒至滿屋飄香。下入蔥段、蒜塊,再次小火炒香。淋入醬油30克,小火炒香後,下入焯水的肉塊,大火快速翻炒上色。烹入料酒30克,鮮香四溢,去腥提鮮。
4、倒入沒過肉塊約10厘米的熱水,水沸後中火炖煮15分鐘。這時再調入鹽6克、白糖6克、胡椒粉0.5克、醬油醬油5克、蚝油10克,繼續中小火炖煮30-35分鐘,至肉塊酥爛,下入味精或雞粉2克(可選),停火。撒入香菜小段或小香蔥碎10克,增加香氣。
5、油菜數棵,擇成單葉後清洗幹淨。統籌好時間,差不多醬肉還有10分鐘就炖好之前,另起一鍋,準備煮面條。鍋内倒入足量清水,大火燒沸後,先下入油菜葉焯水成熟,撈出控水。下入鮮龍須面,煮2次開鍋,龍須面就煮好了。
6、先在碗底盛适量炖醬肉的醬湯,再盛入适量煮龍須面的面湯,挑取适量龍須面盛入碗内。上面擺上油菜葉數片、醬肉數塊,便可以趁熱享用。
<h1 class="pgc-h-center-line">注意事項</h1>
1、龍須面因為太細,和面要求比較嚴格:二月二吃龍須面,切記“多加2物”,面條勁道滑彈,一家人都喜歡。是以說,蛋清、鹽是龍須面的靈魂。
2、盛面條前,先盛入醬肉湯與面湯,是一舉多得的方法:既可以中和一下鹹度,也能起到防止龍須面粘連的作用,還可以使龍須面入味。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