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五代十國最為多,奇葩帝皇之一南平王導語:随手就成為帝皇之後恩将仇報于人,還得一州之地舊帝被滅,乃被新帝進封南平王新帝被殺,其當上攔路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導語:</h1>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一天沒死,仍能聽聞"天下奇聞"。所為奇聞,乃難以了解、不可思議之事,而奇聞之最乃為"奇葩"也!于《美人賦》記載:"奇葩逸麗,淑質艶光"。這裡"奇葩"指的是這女子如奇花般安娴美麗,性情賢淑,容光豔麗。奇葩是十分罕見的的,換個意思來表達就是萬分之一機率。

這不就是我們所說比中獎還難嗎?而在我國古代五代十國時期,奇葩的事就特别多,可以說是無奇不有。小編今日說的就是一個奇葩加時運高的皇帝,他到底有多時運高,我們看看便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随手就成為帝皇之後</h1>

高季興生于五代十國時期(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乃陝州殃石人,年少之時就在汴州富豪李讓家當家童。俗語說出門遇貴人,高季興就是那麼的幸運,當家童也能當出一個皇帝來,這就是五代十國的特色,無奇不有。公元前883年,朱溫被任命為宣武節度使,而李讓獻出大量錢财,被朱溫收為養子,改名為朱友讓。

這就是官商勾結的效果吧,互為互利,而這本該與高季興沒什麼關系,最多就是随主人家晉升一點虛名而已。但世事無常,于《新五代史·南平世家》記載:"季興以友讓故得進見,太祖奇其材,命友讓以子畜之,因冒姓朱氏。"這樣是不是太幸運了,古人都愛憑面相來認親或者訂親的,劉邦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五代十國最為多,奇葩帝皇之一南平王導語:随手就成為帝皇之後恩将仇報于人,還得一州之地舊帝被滅,乃被新帝進封南平王新帝被殺,其當上攔路虎

(圖一 朱溫)

高季興也随劉邦的命了,讓人看一眼就成了皇室之後,最重要的是此時的高季興并沒有什麼異于常人的本領,于《舊五代史·高季興傳》記載:"梁祖以季興為牙将,漸能騎射。"于此可說明高季興真的是時運高得過人,單憑面相成事,後還專門教他習武帶兵。這比李讓幸運,高季興簡直就是随手撿到一個大便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恩将仇報于人,還得一州之地</h1>

朱溫在看人這方面是有點眼光,公元前902年高季興在朱溫久攻不下鳳翔之時,為朱溫獻計,一計拿下鳳翔,于《新五代史·南平世家》有載:"季興授以計,引見太祖。……景死之。茂貞後與梁和,昭宗出,季興由是知名。"按一個新進武将來說,一計能破城已經算是略有才識了,更何況高季興是半道出家。

是以綜合來說朱溫是有點眼光的,此後,高季興随朱溫攻破青州,鎮守荊南。開平元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任命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至此可見高季興真的很幸運,按戰功來說高季興隻不過是有三,就得一個節度使,節度使相當于地方軍政長官。雖說荊南在五代十國的地域面積是比較小的,但官位不小。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五代十國最為多,奇葩帝皇之一南平王導語:随手就成為帝皇之後恩将仇報于人,還得一州之地舊帝被滅,乃被新帝進封南平王新帝被殺,其當上攔路虎

(圖二 五代十國地形圖)

可見朱溫對高季興是何等的偏愛,按正常來說高季興不該會作出恩将仇報之事的,為何小編會有此一說呢?我們看《新五代史·南平世家》所記載:"太祖崩,季興見梁日以衰弱,……又發兵聲言助梁擊晉,……乃絕貢賦累年。"原來是朱溫被兒子殺死,而且後梁國在朱溫的兒子統治下國勢日益衰弱,是以高季興才作出恩将仇報之事。

看起來高季興的行為有點不仁和幼稚,但實際上他的行為隻不過是看不慣梁未帝的行為而已。而五代十國奇葩之時最為多,高季興本應得梁未帝的處罰才對的,但現實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于《新五代史·南平世家》記載:"梁末帝優容之,封季興渤海王,賜以衮冕劍佩。"都不知是梁未帝的思維奇葩,還是高季興的心思奇葩了。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五代十國最為多,奇葩帝皇之一南平王導語:随手就成為帝皇之後恩将仇報于人,還得一州之地舊帝被滅,乃被新帝進封南平王新帝被殺,其當上攔路虎

(圖三 梁未帝)

這樣的結果是有點出乎意料,或者在梁未帝的角度來看荊南隻不過是一個小地方,而且高季興是自家人,是以在内憂外患之時,相比來說高季興是不足為據,是以才采用此決策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舊帝被滅,乃被新帝進封南平王</h1>

不過現實亦是如此,于公元前923年,後梁就被後唐滅了,才五年時間,梁未帝的統治也有點無能。不過一個不在乎自己地域的帝皇,本來就有點問題,雖說以一城換一時之甯,是一個不錯的緩兵之計,但亦也要看實際情況。按當時後梁的情況,梁未帝應該一邊制服高季興,一邊用計對緩外敵,這樣自己就有了一個強力的大将為己殺敵。

而梁未帝調轉了,換來的隻是高季興的進貢,荊男本來就是小地方,進貢也不夠抵禦外敵用。是以說後梁在梁未帝手上滅亡,一點也不能怨人。但高季興就不一樣,俗語有雲識時務者為俊傑,高季興在梁滅後,就主動親近唐,但唐梁本來世仇,按道理來說,高季興主動親唐不會得好結果的,但正如我們所說人好命起來是無法擋的。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五代十國最為多,奇葩帝皇之一南平王導語:随手就成為帝皇之後恩将仇報于人,還得一州之地舊帝被滅,乃被新帝進封南平王新帝被殺,其當上攔路虎

(圖四 唐莊宗)

于《舊五代史·高季興傳》記載:"季興來朝于洛陽,……時論多請留之,……季興促程而去。"這是不是太幸運了,像劉邦赴"鴻門宴"般,本是十拿九穩的必死無疑之赴,但奇迹般被敵方的人救下,真的是時運高的有點離譜。這還不算什麼,高季興回來後見不看好唐莊宗的為人,便自己開始屯兵屯糧,做好不備之需。

但唐莊宗卻是以封高季興為南平王。于《資治通鑒·後唐紀二》有載:"丙午,加高季興兼尚書令,時封南平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新帝被殺,其當上攔路虎</h1>

高季興的屯兵是對的,公元前926年,唐莊宗就被殺死了,于《舊五代史·唐莊宗紀》記載:"亭午,崩于绛霄殿之庑下,時年四十三。"這樣說是高季興有遠見,還是唐莊宗咎由自取呢?這都是,因為自視過高目中無人的人,注定做什麼都會失敗。而小編說高季興奇葩,原因就在唐莊宗被殺後,高季興所做的事情。

于《新五代史·南平世家》記載:"魏王繼岌已破蜀,得蜀金帛四十餘萬,……季興聞京師有變,乃悉邀留蜀物,而殺其使者韓珙等十餘人。"殺死使者,截留貨物這本該不算奇葩,奇葩是他一聽見新皇死就立刻截下人家的财物,那有這樣的人,而且人家好歹也封他為南平王,他不為人報仇就算了,還反道而行。不過往深來看,他也是為了儲存自己。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五代十國最為多,奇葩帝皇之一南平王導語:随手就成為帝皇之後恩将仇報于人,還得一州之地舊帝被滅,乃被新帝進封南平王新帝被殺,其當上攔路虎

(圖五 高季興)

結語

史上對高季興的評價寥寥無幾,但我們從他的事迹可見,高季興即不算大義亦不算逆臣,但也算是有恩必報之人。更是時運高之人,簡直就是天掉餡餅般的人生,身為奴才因主人而得一生富貴,簡直幸運到家,并在朱溫的培養下成一幹将。在朱溫在世之前,高季興為其沖鋒陷陣,在其死後也曾為其力挽狂瀾。

但無奈梁未帝無能,讓梁滅亡了,梁滅他又因運氣好,受唐莊宗賜封未南平王,而唐莊宗一死他就成攔路虎,劫持唐莊宗的遺留的财物。高季興一生曆曆經五代帝皇,皆在其朝中為官,直至公元前929年才病故,終年七十一歲。雖說其一生時運高,但亦有其個人本事,能在亂世中久存,并榮譽一生。

參考文獻

《新五代史·南平世家》

《舊五代史·唐莊宗紀》

《資治通鑒·後唐紀二》

《舊五代史·高季興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