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炒蘿蔔引發的家庭權力之戰

作者:和毛利午餐

炒蘿蔔事件過去好幾天了,我和小陳還經常會把這件事挂在嘴上,幾乎每天,我都要找找機會談論下炒蘿蔔。今天上午他收到一箱甘肅蘋果,我咬了一口說真酸,小陳說甘肅蘋果果然好吃,是蘋果本來的味道。

“呵呵,你這麼喜歡吃本來的味道,為什麼炒蘿蔔就不肯炒個簡單的蘿蔔?”看,我就是這麼會類比。

昨天晚上我們一家吃飯,小陳說到明天他會很晚回家,可能做飯有點晚。我說湊合吃點吧,炒個蘿蔔也不難。他迅速反擊:呵呵,你說湊合就湊合嗎?那你為什麼每次出門都要定五星酒店?

這樣的對話這幾天就像小陳囤的東西一樣,在家裡到處都是,原因是因為有一天,我提出了一個貿然的非分之想。在某個中午,靠在廚房門口對忙着炒菜的小陳說:你給我炒個蘿蔔吧,行嗎?

炒蘿蔔在江南鄉下是道常見菜,不登大雅之堂,反正我從沒在飯店吃過。嚴格來說,應該不是炒,是燒蘿蔔。這道菜總讓我想起童年秋天的田梗,菜地裡有股豐收季節特有的繁雜景象。一個小孩蹦蹦跳跳跑進去,能夠心滿意足搞點毛豆,捉個蚱蜢,拔幾根大蘿蔔。鄉下炒蘿蔔簡單極了,放點油放點蘿蔔再加點水,好吃的秘訣可能是最後弄點蒜葉灑點醬油上去。盛蘿蔔的碗在我印象中,總是缺了一個口。

炒蘿蔔引發的家庭權力之戰

這是一道窮人的菜蔬,沒什麼特别的,小時候家裡沒菜随便炒一個将就下,特點是相當下飯。秋天的蘿蔔真是太好吃了,簡直蘊含着天地萬物的所有靈氣。一碗白米飯,一盤炒蘿蔔,和廚房裡昏黃的燈光,以及早秋微涼的空氣混合,組成我記憶中獨有的鄉間韻味。

二十年後,我在家裡廚房地上,看到我舅舅送來的幾個紅皮蘿蔔,你就不難了解,我為什麼忽然想吃個炒蘿蔔。我可能說了兩句小陳最讨厭聽的話,“這還不簡單嗎?你就随便做一下。”

這兩年他每次寫公衆号的時候,我都是這麼鼓勵他的。“這還不簡單,來,我給你想個開頭,你就這麼寫吧。”讓我不明白的是,我都幫他把頭開好了,他經常要花一整個通宵才能寫出一篇八百字的作文。至于嗎?也是學了這麼多年國文的人吧。

原因是他經常不按照我的吩咐做。不管是寫作文還是做飯,這哥們抛棄一勞永逸的辦法,時不時要跟我對着幹一場。深夜他準備做第二天的早飯,往電鍋裡倒一杯雜糧米。我在旁邊看見,說,好久沒吃紅豆了,你加點紅豆進去吧。他說好,然後數了十顆紅豆進去。我驚呆了,你就不能多放點?

“那就不是雜糧粥了,那是紅豆粥。”

“我就想吃紅豆粥。”

“行,我單獨給你煮一鍋。”說着他就要打開家裡第二個炖鍋的蓋子。

我可不想一個人吃一鍋紅豆粥,可是往雜糧粥裡倒一杯紅豆會怎麼樣?又不是每天在控制你怎麼做早飯,一年裡就提了這麼一次,多來點紅豆吧。他隻給我多了十顆紅豆!

如果家裡有七八口人,我完全同意他這副總廚的派頭,但是大哥,家裡吃早飯的不就我跟你嗎?你跟着我吃一回紅豆粥難道是什麼奇恥大辱不成?

我對紅豆并不怎麼堅持,直到又發生了炒蘿蔔事件。

小陳告訴我,他沒辦法随便炒一個蘿蔔出來。是以他甯可做三個我不喜歡吃的菜,也不願意做一個我非常想吃的菜。我很震驚,當時有點想哭,如果我是個傳統婦女就好了,這時候可以打包行李回趟娘家。可我特麼是個雇傭全職爸爸,還給他發錢的反傳統婦女啊,這說明員工管理出了大問題。

後來想了一會,或許這裡面隐藏着飲食歧視。我是去南方上大學,才知道江南鄉下的菜燒得有多簡陋,炒茄子就是炒茄子,連點肉絲都不願意搭進去。南方人吃一個蘿蔔,必須拿牛腩來配呢。有人告訴我,她會煎炸炖煮,但就是不會随便炒個青菜,蔬菜隻能涼拌或者做湯。

小陳開始查菜單時,我知道他做的絕不是我想吃的炒蘿蔔。他不了解我想吃這種炒蘿蔔的勁頭,跟美國人不了解中國人愛吃燒餅油條一樣。梁實秋寫過有個美籍華人,每次到台灣來都要帶一兩百副燒餅油條回到美國去,存在冰櫃裡,逐日檢取一副放在烤箱或電鍋裡一烤,便覺得美不可言。你說燒餅油條好吃嗎?梁公解釋道,“多年習慣,對此不能忘情。”

我感到傷心的是,一個福建人可以不了解炒蘿蔔有什麼好吃,他概念裡蘿蔔一定要配點什麼炒,但你憑什麼非要改變我對蘿蔔的情誼?

表面上是我控制他,喂,你,給我炒個蘿蔔,實際上是他控制我,哼,我告訴你,蘿蔔是萬萬不可以這麼吃的。

小陳勉為其難給我炒蘿蔔那天,用的是他在超市買的有機蘿蔔,他甯可用兩千公裡外運過來的蘿蔔,也不肯炒幾個我舅舅送來的蘿蔔,他說這種紅皮蘿蔔不是炒來吃的。

我看他隻切了小半個,不禁又着急起來,“喂,就不能多切點?”

“就你一個人吃,你還想吃多少?”

我沒告訴他,你炒一大根蘿蔔,我也吃得完呢。

炒完後他在家裡東翻西翻,我說你幹什麼?他說找個刮絲器。他又翻出一根白蘿蔔,洗了洗,刮出一小坨白色的蘿蔔絲,告訴我,壽司店都是這麼做裝飾的。

當他擺弄着這盤菜時,兒子在房間裡大聲喊他過來,他有道題不會,妹妹在另一個房間開始吭叽吭叽,發出要吃奶的聲音。我心急如焚,看着小陳左弄右擺,十足有耐心地端上了這盤色澤晶瑩透亮,色香味俱全的炒蘿蔔。

炒蘿蔔引發的家庭權力之戰

怎麼說呢?吃就完了。

小陳說男人的家庭地位正在日漸式微。這句話不對,家是永遠掌握在一線勞動者手中的,這是我從炒蘿蔔這件事中參悟到的。

無論如何,我都沒能吃到炒蘿蔔,也沒吃到紅豆粥,家裡每次有客人來,招待的特色菜永遠是福建牛肉丸湯。

我問小陳,今晚有炒蘿蔔嗎?他說,看我心情。

他意思是,心情不好的話,他可能會像家庭主婦一樣,圍裙一摘,脖子一橫,出門喝咖啡去。

文/毛利

公衆号/和毛利午餐

一位剛正不阿且妩媚動人的專欄女作家,新書《全職爸爸》已上線。本号旨在推動人類情感發育,前世欠你的500次回眸,現在一并還給你!歡迎關注 ^_^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