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腔》:賈平凹,秦腔的悲怆嘶吼,好似帶走了我的魂兒

《秦腔》:賈平凹,秦腔的悲怆嘶吼,好似帶走了我的魂兒

《秦腔》:賈平凹,秦腔的悲怆嘶吼,好似帶走了我的魂兒

如果你不是陝西人,有可能無法了解陝西人對秦腔的熱愛,陝西位于西北部,可能沒什麼能叫得響的東西。陝西人給外地人留下的印象很模糊,幾千年來,陝西人一直無法擺脫漢唐遺風,他們總覺得自己是生在皇城根下的人,即使出門打工也不會輕易的出省。

賈平凹筆下的清風街,就是棣花鎮,在陝西像這樣的村落太多太多。農村的房子是古樸的,總有些老頭端着苞谷正在自己門前和旁人閑傳,偶爾收音機裡傳來一兩聲的秦腔。如果超越方言的牽絆,不難看得出秦腔是老賈寫得很用力的一本書。

《秦腔》:賈平凹,秦腔的悲怆嘶吼,好似帶走了我的魂兒

秦腔是最古老的搖滾樂,可是現在聽秦腔的人越來越少,會唱的則更少。每每在看一群中國人演奏西方工業時代的搖滾樂時我都會想,曾經在中國最下裡巴人的戲曲,為什麼會變成陽春白雪束之高閣呢。有人說秦人不聽秦腔聽什麼,可是你們還會聽你們家鄉的戲嗎。

在這個什麼都變化的時代,來自各地的人們聚集到一座座城市,過着相同的生活,在中國不僅僅是南北差異在變小,甚至和西方的差異也在縮小。一座座城市變得越來越相像,可能這是我們曾經想像的小康,的确我們有着父輩們無法企及的物質生活,可是精神呢?

《秦腔》:賈平凹,秦腔的悲怆嘶吼,好似帶走了我的魂兒

我們丢失了太多非物質的文化,包括地方戲曲包括方言,包括生活習俗。看完了秦腔,書的封底賈平凹說要為故鄉樹一個碑子,其實這不僅僅是給他的故鄉樹碑,更是為那些在經濟發展中逐漸被我們抛棄的東西樹的,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他們都已死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