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作者:糊塗的小塗塗

在日本NHK特别紀錄片《老後破産:所謂“長壽”的噩夢》中,曾這樣描述日本老人的真實生活:“錢不夠花、積蓄清零、吃不飽飯、坐不起車、不敢生病、無人關照、沒有朋友、拼命工作……”

以上,是身為世界強國的日本,如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老人真實生活寫照。這些曾經為日本發展付出過半生心血的老人,看着不再年輕的身體,越發意識到自己的衰老,以及這背後會帶來的無邊的危機與痛苦。

看着身邊無數同齡人陷入人生越發黑暗的時刻,很多日本老人甚至在感慨:“人總有一死,那還不如早點死死幹淨,我根本不想要什麼長命百歲。”在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描述中,老年人對于人生的消極,是對命運與社會大氛圍的無可奈何。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同樣是講述老年人悲慘晚年生活,這部國産劇情片《喜喪》則将觸角延伸到了命運、親情、社會和人性的層面,将一個中國鄉村老人的垂暮之年演繹得驚心動魄。

影片以86歲高齡老人林郭氏的晚年家庭生活為主線,導演通過現實主義鏡頭将她“微不足道”又“不可或缺”的一生娓娓道來。

除此之外,影片還借助女主人公林郭氏的視角來看各種社會底層人物,例如務農為生的二兒子一家、金錢至上的二女兒一家、被兒女嫌棄的妹妹等等,折射出了一系列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一個86歲被兒女嫌棄的孤寡婦人,折射出如今老年人生活的“隐痛”

電影的主人公林郭氏是一位86歲高齡的孤寡鄉村老婦人。當年,養育六個孩子的她年紀輕輕便守了寡,熬了無數個年頭,終于扶持所有的孩子成家立業、開枝散葉,林郭氏也終于得以一個人在老宅過上清淨的舒坦日子。

可當林老太的身體每況愈下,尤其在患過一次腦血栓後,兒女們紛紛強烈要求老娘入住敬老院。在等待敬老院空餘床位的時間裡,林老太決定到各個孩子家中暫住幾天,兜兜轉轉中,“孝子賢孫”醜态百出。

在林老太即将被兒女送到敬老院前一夜,簡單梳洗後,端詳了全家福片刻,坦然吞下老鼠藥後,悄悄離開人世的她在第二天被兒女們發現。當子子孫孫為林老太辦了一場風光的喜喪之時,遺像裡的林老太依舊慈祥地笑着,至此,身為中國社會最底層的她走完了心酸的一生。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在影片的開頭,獨居在老房子的林老太每天都過着清淨也自在的日子,閑來聽書看戲,每晚都會在菩薩像面前虔誠地磕頭,祈禱菩薩保佑自己的兒女平平安安。

在兒女眼中,林老太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因為之前患過一次腦血栓,兒女擔心老娘再一次病情發作,如果發現不及時後果相當可怕,随即商量着将老娘送到敬老院,無奈敬老院床位緊張需要等待,而林老太的内心也是不願意的。

為了讓老娘同意去住敬老院,幾個子女紛紛聚在老房子,簡單炒了幾個菜,算是兒女陪老娘吃個飯。飯桌上,看起來是為了老娘着想的二兒子在一旁假惺惺地說道:

“娘,你還是去吧,在家誰伺候你啊,瘋子大娘當初就是死在了家裡,被人發現時,渾身爬滿了蛆。”

其他兒女眉眼間的交流,分明寫滿了對于年邁老娘的嫌棄,更不想是以背負不孝的名聲,面對兒女這樣說,林老太默不作聲。

天人五衰自是誰也躲不過的命數,林老太腦血栓再一次發作,獨自一人摔倒在老房子裡,兒女不再顧及老娘的感受,執意要将她送到敬老院。這一次,拗不過兒女們的林老太表示,在等敬老院空床位的時間裡,自己想要到各位兒女家暫住幾天,兒女們大都同意了。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從曾經養家糊口操勞半生到步履艱難的垂暮之年,從被兒女依賴的母親到被子孫嫌棄的老娘,兜兜轉轉幾十年,林老太縱然兒孫滿堂卻還真的應了那句話“人不到老,自不會懂得何為子孫嫌”。

在影片中,導演用平靜、含蓄的鏡頭語言,展現了林老太每天雷打不動都要做的事情。在特寫鏡頭面前,林老太無論到哪都要虔誠地拜着菩薩像,無論發生什麼,仿佛這一次次的祈禱都能讓林老太内心釋懷還能體會到難得的安穩。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林老太卻成為了兒女眼中别嫌棄的“老不死的”,是兒媳眼中礙眼的“老房子占有者”。毫無疑問,林老太俨然是一個處于鄉村社會最底層的邊緣人物。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林老太之外,導演還對中國鄉村社會中的老人做了現實而精确的刻畫,反映了他們有别于林老太,但是本質上同樣無助且尴尬的老年困境。

其中,形象最鮮明的就是林老太膝下同樣進入老年階段的兒女們。他們同樣要為了孩子不斷付出,哪怕心裡再是不願意依舊要全力以赴。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同樣面對着如老娘一樣的老年窘境,卻從不會将心比心善待老娘。甚至二兒媳曾當衆諷刺過林老太:

“越老越洋心,沒事給孩子添亂”。

但也在這些即将老去的人們身上,同樣流淌着一種特殊的情感。哪怕心中再是無助與抱怨,生活再是勞累,他們依舊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順遂。對于他們來講,這是人生最大的安慰與寄托,更是心酸與無奈,以及最後的奢望。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初心不改導向的最後歸途,是“地獄”也是“天堂”

白居易曾賦詩《詠老贈夢得》:“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卧,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餘。”

正所謂“人性不可信,人也不敢老”。但是《喜喪》的進階之處在于,它不止步于展示“人老”的蒼涼,還對“人老”和“人性”之間的耐人尋味做出了意味深長的哲學思考。

影片中,讓這樣一個“發蒼蒼、視茫茫、齒牙動搖、體發臭”的老婦人走向最後歸途的,恰恰是在她選擇到各個孩子家暫住開始。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林老太第一個落腳處便是離老房子最近的二兒子家,離家前,二兒媳還冷嘲熱諷一番,可來到二兒子家中,二兒媳一又來了個虛情假意,跟林老太訴苦還想将老房子據為己有。林老太聽罷表示不同意,房子要留給自己的四兒子,也是給自己的孫子小道留個落腳地。

看到老娘的拒絕,二兒媳再度冷下臉來,整天隻顧着手裡的農活,不理會林老太,而林老太不以為然,每天都會拿着闆凳在門口坐着,悶着頭納着手裡的鞋墊。

一天晚上,孫媳婦嚷着要出去打工,想要讓自己的婆婆照看孩子,此時的二兒媳大倒苦水:

“你問問你奶奶她給我看過孩子嗎?我說你不信,你就問問你奶奶,我還不是把你們幾個姊妹都拉扯大,如今也都讓你們成家立業”。

從二兒媳的話裡,林老太分明感受到了“人誰不會老,老去有誰憐”的人生無奈,對于也已步入老年的二兒媳來講,如此指桑罵槐,是弱者對弱者的殘忍,也是作繭自縛的開始。而将林老太一步步推向歸途的,還要從接下來她暫住在三兒子、二女兒家中的種種無奈說起。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當二兒媳送走了決意外出打工的兒媳婦,老娘也被三兒子接去暫住,臨行前,林老太将老房子鑰匙交給了二兒媳婦,還叮囑兒媳婦翻修老房子别太勞累,至此,林老太從有家的老娘變成了無家可歸。

住在城市裡的三兒子家,房子雖不大還算寬敞明亮,可三兒媳對于婆婆的到來卻十分厭棄,吃穿用度都差別對待,舉手投足無不讓林老太拘束不已。好在孫女善良有孝心,時常還幫林老太洗頭,常常聽林老太說起往事。

孫女平平一直想要外出打工卻遭到母親阻撓,可林老太卻很支援孫女的想法:“在家裡種那二畝地,有什麼出息頭”。最終,平平不告而别去了外地,可三兒媳卻是以對林老太震怒,還威脅着林老太:“小孩萬一有點什麼事,我找你算賬”。三兒子拉走媳婦,也隻不鹹不淡地說了句“娘糊塗了”。

此時的林老太可憐又無助,她能做的也隻是跪在菩薩像面前虔誠祈禱:“求菩薩保佑孫女平平,平平安安”。

自知在三兒子家待不下去的林老太,繼續前往在城裡開小賣鋪的二女兒家,可在那裡,林老太面對的依舊是滿腹的牢騷以及兒女對自己深深的嫌棄。

當女婿的朋友看到林老太時,看似中肯更是無情地提醒對方:

“這麼大年紀了,俗話說,70不過夜,80不留宿,這麼大年紀,就像熟透的瓜,不知道哪天就到頭了,老張你也小心點,到時候别吃不了兜着走,到時候大舅子别得了便宜耍乖”。

屋漏偏逢連夜雨,林老太擠在二女兒家裡卻再一次腦血栓發作,當二女兒終于失去了最後的那一點為數不多的耐心時,同樣對自己的老娘惡語相向:

“你說你臨老得這樣的病,有兒有孫子的沒個來看你的,你說你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娘,你想死不?等我老了,不能動了,我不上敬老院,我上吊、喝藥,我死,給孩子們省點錢”。

影片中,林老太從頭到尾給我們呈現的都是一位不曾抱怨過兒女無情的老母親形象,以她為中心,圍繞在身邊的卻是一群因為各自的利益而不斷殘忍傷害、指責這位孱弱老人的子子孫孫。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導演在影片中很巧妙地通過林老太和外孫媳婦的對話中展現了一位母親的慈悲。外孫軍團車禍身亡,準備回到老房子的林老太,臨行前把金戒指送給了外孫軍團媳婦:“你還年輕,你再找一個吧,日子比你想象的還長呢”。

而當泣不成聲的外孫媳婦問道:“外外公走得早,你怎麼不找”,林老太一席話可謂萬箭穿心:“6個孩子,頂大的13,頂小的9個月,孩子要是沒娘,多可憐啊!”

無論前路多難,母親深知必定護孩子周全,可當母親老去不中用時,辛苦養育的兒女卻鮮有将這份恩情銘記在心。

林老太到底生活在地獄還是天堂呢?或許,被兒女嫌棄是地獄,可看着兒女們開枝散葉,心中坦然的林老太已然心在天堂。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對弱勢群體的審視和洞察,撕開全社會的“遮羞布”

一路兜兜轉轉,走路更加蹒跚的林老太最後回到了老房子,可那最後一方淨土早已被二兒子一家鸠占鵲巢。林老太被安置在放雜物的小屋裡,每天依舊對着菩薩像虔誠祈禱,可面對如此不中用的老娘,二兒子一家甚至認為讓老娘住在雜物間都是一種奢侈。

當二兒子将菩薩像狠狠摔得粉碎,林老太因為腦血栓導緻無法控制的“笑病”而整日癡笑,老娘終于被狠心的兒子、兒媳送進了牛棚,二兒媳惡性不改,依舊冷嘲熱諷道:“拼命笑去吧”。

現實生活中,這些老态龍鐘的人們曾和他們的兒女一樣,需要照顧孩子、贍養老人、經營生活,卻因歲月流逝而不斷老去,隻能最終選擇在無人問津的角落苟延殘喘。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武者小路實笃曾說:“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绌。”或許,這就是人世間母愛的真相與偉大之處,即便最終會被嫌棄怨恨,依舊初心不改。

某天晚上,當林老太從二兒子口中得知妹妹病逝的消息,低聲說道:“這老貨還欠我的錢,明兒找她要去”。當二兒子問起林老太自己如此對待母親,林老太是否怨恨時,身為老娘的林老太回答得一如既往:“哎,淨說憨話,我兒”。

電影全程,林老太都會時常問起兒女,敬老院是否空出床位,可當那一晚二兒子告訴她等來了空床位時,老娘沒有笑,卻在不停抽泣,拿出鞋墊讓二兒子分發給各個孩子,還把手镯給了總是埋怨自己的二兒媳婦。

半夜,林老太起身洗臉、梳頭、照鏡子,仔細端詳着全家福,撫摸着每一個兒女的臉頰,内心五味雜陳。最後,她對着被摔得粉碎的菩薩像依舊祈禱菩薩保佑孩子們平平安安,坐在床邊,林老太突然笑了又開始抽泣,思考片刻,吃下老鼠藥。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第二天,敬老院的車來接林老太,衆人才發現老人已經離世。

電影的最後,是林老太去世後,兒女們為她辦的一場熱熱鬧鬧的葬禮,86歲高齡被當地人叫做“喜喪”。

古語雲:“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為可喜也。”

孤寡老人林郭氏,一個中國鄉村底層的泥淖中人,憑借着母愛,為六個孩子撐起了一片天,心中無時無刻不在向菩薩祈禱子子孫孫平平安安,可垂暮之年時兒女的冰冷相待,片名“喜喪”至此内涵昭然若揭。

喜喪:86歲老人在雜物間吃藥自殺,撕開國人人性的“遮羞布”

物欲橫流的今天,“錢”承載了如今人們生活的全部重心,動物尚懂孝道,如今的人卻失去了感恩父母的心,一個不懂得敬老孝賢的民族,無論多麼富有與強大,終将會因為絕本求成的理念,而最終因飲鸩止渴而轟然崩塌。

這塊全社會的“遮羞布”,最終在電影無聲的演繹中被扯下,撕得粉碎。

不禁想起影片開頭,林老太收音機裡悠揚的歌聲:“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這世界,并非那麼凄涼,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望一望,這世界還是一片的光亮”。

至此,淚無聲落下,願天堂之下的老娘依舊無怨無悔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