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寒冷的這一天,外婆終于走了。“喜喪”,究竟該喜,還是該悲?引子:曾經寫過兩篇關于外婆的文章,這将是最後一篇。因為從今以後,母親就再也沒有媽媽了。01 最後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喪結束語:前期内容:

#「閃光時刻」主題征文 二期#

文| 丁小米

圖| 網絡 侵删

聲明:所有作品均為@丁小米Amy 原創,拒絕抄襲和洗稿,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引子:曾經寫過兩篇關于外婆的文章,這将是最後一篇。因為從今以後,母親就再也沒有媽媽了。</h1>

最寒冷的這一天,外婆終于走了。“喜喪”,究竟該喜,還是該悲?引子:曾經寫過兩篇關于外婆的文章,這将是最後一篇。因為從今以後,母親就再也沒有媽媽了。01 最後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喪結束語:前期内容:

前一天還出着太陽,突然就降溫了。天空中零星飄着細碎的雪花,這是入冬以來最寒冷的一天。

傍晚,家族群裡傳來急促的消息聲,我已經許久不看朋友圈了。老公說:“表弟妹說外婆不行了。”

當下一驚,打開手機,果然連着幾條語音:“姑媽們快來呀,細嗲(奶奶)要死了,一個電話都打不通。”

我回了一句:“現在怎麼樣了?”

“已經走了。”

趕緊打電話通知母親,母親說:“我中午還去給她換了尿布,喂了麥片,人還好好的。”

96歲的外婆老年癡呆,已經卧床有兩年,什麼人都不認識,也什麼事都不清楚了。她的離去,對于她自己和業已年邁的子女們來說,都是一種解脫吧!

最寒冷的這一天,外婆終于走了。“喜喪”,究竟該喜,還是該悲?引子:曾經寫過兩篇關于外婆的文章,這将是最後一篇。因為從今以後,母親就再也沒有媽媽了。01 最後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喪結束語:前期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 最後的送别</h1>

臨時搭起的靈堂裡,外婆靜靜地躺在那,已經完全瘦脫了形,熬到了油盡燈枯。

孝子賢孫們披麻戴孝,對于已經五世同堂的高壽老人的過世,是“喜喪”,鮮少有人悲傷。隻是母親提到自己老母親最後這段受折磨的日子,依然忍不住抹眼淚。而小舅則對母親說:“是不是晚上不給她吃那一碗飯就不會死?”

因為,這裡有個說法:如果老人熬到這樣還不走,是因為帶來的祿還沒吃完。

走到外婆曾經住過的房間,裡面做過一些清理,東西都打包堆在地上,更顯悲涼。

想起她清醒的時候,每次我們來,她都會很高興的搬出一堆吃的,然後笑眯眯的看着我們。臨走,總要留我們吃飯,母親會跟她開玩笑:“在你這吃飯,還要我自己做,懶得吃。”

外婆就說:“我做給你吃撒!”

也想起早幾年,每次從廣東回來,她就會拎着餅幹和咬不動的蠶豆走二裡地來看我。即使後來腿腳不好,也會來。

我問母親:“外婆為啥每次都買這麼硬邦邦的蠶豆?”

“還不是有一次我跟她說你喜歡吃蠶豆,她就記住了,以為是這種炒豆子。”

可是,到後來,她卻不記得我了。

我是她記憶中倒數第二批被忘卻的人。

最寒冷的這一天,外婆終于走了。“喜喪”,究竟該喜,還是該悲?引子:曾經寫過兩篇關于外婆的文章,這将是最後一篇。因為從今以後,母親就再也沒有媽媽了。01 最後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喪結束語:前期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 前世今生</h1>

“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簾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麼,沒有什麼感受,你的父母擋在你們中間,等到你的父母過世了,你才會直面這些東西。“-《百年孤獨》

聽着哀樂,看着女兒,突然覺得心裡堵得慌。我是擋在女兒面前的簾子,而母親則是我的簾子。現在,母親面前的那塊簾子已經沒有了。

若幹年後,我們也都将離場。

一代又一代,就此輪回,就此謝幕。

人到中年以後,逐漸面對生命中的一次次送别,那永無再見之日的送别,即使感傷也無可奈何。

曾經看過美國心理學家魏斯的一本真實的案例記錄:《前世今生》。裡面記錄了魏斯在給病人做心理治療時,通過催眠,無意中接觸到病人關于前世的記憶。

根據他這些病人在催眠狀态下的描述,人是有前世的。所有的靈魂在生命的盡頭,都會回到某個空間,如果在這一世有未完成的心願,或者解不開的心結,就會進入到下一世,和這一世糾纏的人繼續糾纏,直到自己解開心結,再無遺憾。

不知道外婆這樣将兒女親人們一個個忘卻,最後抹掉這一世所有的記憶,會不會就是了無遺憾了。

那麼,如果有來生,我們還會再相見嗎?

最寒冷的這一天,外婆終于走了。“喜喪”,究竟該喜,還是該悲?引子:曾經寫過兩篇關于外婆的文章,這将是最後一篇。因為從今以後,母親就再也沒有媽媽了。01 最後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喪結束語:前期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 喜喪</h1>

晚上,照例會請人來“唱夜歌”。這是老輩一直傳下來的,用本地方言,把去世的人一生的點點滴滴作成唱詞,同某些戲裡的橋段間隔着唱。

停三晚,唱三晚。

通常,同村屋的人都會來聽。一來,是送别;二來為了更熱鬧。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更是喜歡來坐一坐,就像《喜喪》的片頭,那些去聽戲的老人。

或許,隻有他們的心裡面才會有感同身受。

若是留心去聽歌詞,會令人很悲傷,就如同她的一生在你眼前重新過一遍,看電影一般。

尤其是最後一天入棺前,當歌者細數亡人“從此告别我的xx”時,随着12點的鞭炮聲響起,會提醒你:就剩最後幾個小時了,從此陰陽相隔,永不相見。

那種無力的悲傷,會蔓延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即便是“喜喪”。

最寒冷的這一天,外婆終于走了。“喜喪”,究竟該喜,還是該悲?引子:曾經寫過兩篇關于外婆的文章,這将是最後一篇。因為從今以後,母親就再也沒有媽媽了。01 最後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喪結束語:前期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束語:</h1>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母親自責而又難過的說:“我可憐的老娘,還是沒有照顧好她,腰上都睡爛了幾個地方。她這一輩子也沒誰說她半個不字,為啥最後要磨她這麼久?”

我無語,不知該如何安慰她,說:“她什麼都不知道了,可能也感覺不到痛了。”

然後,又故作輕松的對她說:“媽,你放心,以後你要也啥都不知道了,我會好好照顧你的。”

時下有一句很流行的話:誰的晚年都是一場血雨腥風。讓人不敢去細想若幹年後的自己。

對于現在的我們,能做的惟有愛惜自己的身體,有空多鍛煉,賺更多的錢,讓自己的晚年過得更有把握一些。

還有,言傳身教,好好對待老人,好好教育子女,讓那一場風雨不至于來得太過猛烈。

你們說呢?

願這人世間沒有疾苦……

最寒冷的這一天,外婆終于走了。“喜喪”,究竟該喜,還是該悲?引子:曾經寫過兩篇關于外婆的文章,這将是最後一篇。因為從今以後,母親就再也沒有媽媽了。01 最後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喪結束語:前期内容: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和心情故事。我是丁小米,一個愛碼字的佛系“碼農”。這裡有情感故事、人生感悟、影評劇評、書評,還有不定期分享的創作心得。喜歡就關注我@丁小米Amy

<h1 class="pgc-h-arrow-right">前期内容:</h1>

95歲患有老年癡呆的外婆 | 長壽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離婚不掉價:人生價值不應囿于婚姻,婚姻之外,尚可獨自精彩

更多内容,請關注@丁小米Am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