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寒冷的这一天,外婆终于走了。“喜丧”,究竟该喜,还是该悲?引子: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外婆的文章,这将是最后一篇。因为从今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妈妈了。01 最后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丧结束语:前期内容:

作者:丁小米Amy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文| 丁小米

图| 网络 侵删

声明:所有作品均为@丁小米Amy 原创,拒绝抄袭和洗稿,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h1 class="pgc-h-arrow-right">引子: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外婆的文章,这将是最后一篇。因为从今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妈妈了。</h1>

最寒冷的这一天,外婆终于走了。“喜丧”,究竟该喜,还是该悲?引子: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外婆的文章,这将是最后一篇。因为从今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妈妈了。01 最后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丧结束语:前期内容:

前一天还出着太阳,突然就降温了。天空中零星飘着细碎的雪花,这是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

傍晚,家族群里传来急促的消息声,我已经许久不看朋友圈了。老公说:“表弟妹说外婆不行了。”

当下一惊,打开手机,果然连着几条语音:“姑妈们快来呀,细嗲(奶奶)要死了,一个电话都打不通。”

我回了一句:“现在怎么样了?”

“已经走了。”

赶紧打电话通知母亲,母亲说:“我中午还去给她换了尿布,喂了麦片,人还好好的。”

96岁的外婆老年痴呆,已经卧床有两年,什么人都不认识,也什么事都不清楚了。她的离去,对于她自己和业已年迈的子女们来说,都是一种解脱吧!

最寒冷的这一天,外婆终于走了。“喜丧”,究竟该喜,还是该悲?引子: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外婆的文章,这将是最后一篇。因为从今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妈妈了。01 最后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丧结束语:前期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 最后的送别</h1>

临时搭起的灵堂里,外婆静静地躺在那,已经完全瘦脱了形,熬到了油尽灯枯。

孝子贤孙们披麻戴孝,对于已经五世同堂的高寿老人的过世,是“喜丧”,鲜少有人悲伤。只是母亲提到自己老母亲最后这段受折磨的日子,依然忍不住抹眼泪。而小舅则对母亲说:“是不是晚上不给她吃那一碗饭就不会死?”

因为,这里有个说法:如果老人熬到这样还不走,是因为带来的禄还没吃完。

走到外婆曾经住过的房间,里面做过一些清理,东西都打包堆在地上,更显悲凉。

想起她清醒的时候,每次我们来,她都会很高兴的搬出一堆吃的,然后笑眯眯的看着我们。临走,总要留我们吃饭,母亲会跟她开玩笑:“在你这吃饭,还要我自己做,懒得吃。”

外婆就说:“我做给你吃撒!”

也想起早几年,每次从广东回来,她就会拎着饼干和咬不动的蚕豆走二里地来看我。即使后来腿脚不好,也会来。

我问母亲:“外婆为啥每次都买这么硬邦邦的蚕豆?”

“还不是有一次我跟她说你喜欢吃蚕豆,她就记住了,以为是这种炒豆子。”

可是,到后来,她却不记得我了。

我是她记忆中倒数第二批被忘却的人。

最寒冷的这一天,外婆终于走了。“喜丧”,究竟该喜,还是该悲?引子: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外婆的文章,这将是最后一篇。因为从今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妈妈了。01 最后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丧结束语:前期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 前世今生</h1>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百年孤独》

听着哀乐,看着女儿,突然觉得心里堵得慌。我是挡在女儿面前的帘子,而母亲则是我的帘子。现在,母亲面前的那块帘子已经没有了。

若干年后,我们也都将离场。

一代又一代,就此轮回,就此谢幕。

人到中年以后,逐渐面对生命中的一次次送别,那永无再见之日的送别,即使感伤也无可奈何。

曾经看过美国心理学家魏斯的一本真实的案例记录:《前世今生》。里面记录了魏斯在给病人做心理治疗时,通过催眠,无意中接触到病人关于前世的记忆。

根据他这些病人在催眠状态下的描述,人是有前世的。所有的灵魂在生命的尽头,都会回到某个空间,如果在这一世有未完成的心愿,或者解不开的心结,就会进入到下一世,和这一世纠缠的人继续纠缠,直到自己解开心结,再无遗憾。

不知道外婆这样将儿女亲人们一个个忘却,最后抹掉这一世所有的记忆,会不会就是了无遗憾了。

那么,如果有来生,我们还会再相见吗?

最寒冷的这一天,外婆终于走了。“喜丧”,究竟该喜,还是该悲?引子: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外婆的文章,这将是最后一篇。因为从今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妈妈了。01 最后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丧结束语:前期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 喜丧</h1>

晚上,照例会请人来“唱夜歌”。这是老辈一直传下来的,用本地方言,把去世的人一生的点点滴滴作成唱词,同某些戏里的桥段间隔着唱。

停三晚,唱三晚。

通常,同村屋的人都会来听。一来,是送别;二来为了更热闹。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喜欢来坐一坐,就像《喜丧》的片头,那些去听戏的老人。

或许,只有他们的心里面才会有感同身受。

若是留心去听歌词,会令人很悲伤,就如同她的一生在你眼前重新过一遍,看电影一般。

尤其是最后一天入棺前,当歌者细数亡人“从此告别我的xx”时,随着12点的鞭炮声响起,会提醒你:就剩最后几个小时了,从此阴阳相隔,永不相见。

那种无力的悲伤,会蔓延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即便是“喜丧”。

最寒冷的这一天,外婆终于走了。“喜丧”,究竟该喜,还是该悲?引子: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外婆的文章,这将是最后一篇。因为从今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妈妈了。01 最后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丧结束语:前期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结束语:</h1>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母亲自责而又难过的说:“我可怜的老娘,还是没有照顾好她,腰上都睡烂了几个地方。她这一辈子也没谁说她半个不字,为啥最后要磨她这么久?”

我无语,不知该如何安慰她,说:“她什么都不知道了,可能也感觉不到痛了。”

然后,又故作轻松的对她说:“妈,你放心,以后你要也啥都不知道了,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时下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谁的晚年都是一场血雨腥风。让人不敢去细想若干年后的自己。

对于现在的我们,能做的惟有爱惜自己的身体,有空多锻炼,赚更多的钱,让自己的晚年过得更有把握一些。

还有,言传身教,好好对待老人,好好教育子女,让那一场风雨不至于来得太过猛烈。

你们说呢?

愿这人世间没有疾苦……

最寒冷的这一天,外婆终于走了。“喜丧”,究竟该喜,还是该悲?引子: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外婆的文章,这将是最后一篇。因为从今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妈妈了。01 最后的送别02 前世今生03 喜丧结束语:前期内容: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心情故事。我是丁小米,一个爱码字的佛系“码农”。这里有情感故事、人生感悟、影评剧评、书评,还有不定期分享的创作心得。喜欢就关注我@丁小米Amy

<h1 class="pgc-h-arrow-right">前期内容:</h1>

95岁患有老年痴呆的外婆 | 长寿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离婚不掉价:人生价值不应囿于婚姻,婚姻之外,尚可独自精彩

更多内容,请关注@丁小米Amy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