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是如何一步步給國家帶來滅頂之災的?

作者:九九同心學林路

公元前781年,一代雄主周宣王逝世。這位創造了“宣王中興”盛世明君,卻在晚年大興兵禍、專橫霸道,使得西周社會沖突尖銳,周幽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位成王。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是如何一步步給國家帶來滅頂之災的?

周幽王

面對社會動蕩,朝局不穩,國力日漸衰竭的嚴峻局勢,周幽王非但不奮發圖強,挽救周朝,局勢,反而重用隻會阿谀奉承、貪财好利的奸臣虢石父,推行“專利”,變本加厲的剝削百姓,進而激化階級沖突,引起國人憤慨。除此之外,周幽王尤好美色,派人在全國搜羅美女供其享用,更是惹得民怨載道。

大臣褒饷見此情景,力薦幽王要以國事為重,不想周幽王惱羞成怒,下令将他囚禁起來,這一關就是三年。在被關押期間,褒國族人想盡辦法要把他救出來,他的兒子聽聞幽王好色,就廣征美女,希冀借上貢美女意圖換得父親脫離牢獄之苦。後來果真還讓他找到一個貌若天仙的女子。這女子本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長大。褒饷的兒子命人将她打扮一番,并讓她姓褒,起名褒姒,然後獻給了周幽王。就這樣,曆史上又一個“紅顔禍水”閃亮登場,彼時的二人也沒想到他們的名字會被刻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一直被後人用作警示之用。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是如何一步步給國家帶來滅頂之災的?

褒姒(電視劇扮演人物)

周幽王見到褒姒立刻驚為天人,當即便立為妃子,因獻妃有功,便将褒饷釋放了。褒姒進入周王後宮,便獨得寵愛,而周幽王整日沉溺與褒姒的嬉戲之中,就更加不理朝政了。但是,褒姒雖然生得美若天仙,但卻不愛笑。即使面對王宮裡的玉宇瓊樓、錦衣玉食也不曾展顔一笑,幽王為此大生郁悶。為了博得褒姒一笑,一心讨好幽王的大臣也是絞盡腦汁,但終究無法讓美人一笑。幽王見此,竟賞金千兩,以求得讓美人一笑的辦法。

有一天,幽王出遊來到鎬京附近的骊山,骊山一帶每隔幾裡就建有一座烽火台,一共修築了20多座。西周時期,為了防止犬戎的侵犯,從國都都邊鎮要塞,沿途都設立了烽火台。一旦犬戎進犯,哨兵立刻就會點燃烽火,向諸侯發出信号。臨近的烽火台看到烽火也會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傳遞警報。這樣各地的諸侯就會知道京城天子有難,必須得起兵勤王救駕。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是如何一步步給國家帶來滅頂之災的?

烽火戲諸侯

虢石父看到這些烽火台,就想了主意讨好周幽王。他跟幽王說,不妨點燃烽火台,讓各諸侯白跑一趟,引褒姒發笑。而昏庸的周幽王竟真的同意了這個荒唐的想法,在毫無戰事的情況下,讓哨兵點燃了烽火。各地諸侯看見烽火報警,以為京城天子有難,便迅速帶領本部兵馬趕來京城救駕,沒曾想等他們趕到時,根本沒有發現敵人,在看到在高台上哈哈大笑的周幽王。褒姒見到千軍萬馬忙來忙去,覺得十分好玩,忍不住開懷大笑。《史記》中對這一段就曾記載道:“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周幽王見褒姒終于開口笑了,高興不已,立刻賞虢石父千金。而急忙趕過來的諸侯們看到此種情形,才發現所謂的烽火報警,不過是大王為了博妃子一笑,自覺上當,各諸侯心中惱怒,便各自帶着兵馬回去了。

如果僅僅隻是如此,周幽王或許還不會落得國破身死的下場。但是無道的周幽王竟在此後,為了讓褒姒發笑,竟多次在無戰事的情況下點燃烽火,讓諸侯們每次都白跑一趟。而幽王更是為了彰顯對褒姒的寵愛,在褒姒生下兒子後,不顧祖宗禮法,無故廢去王後申氏和申氏的兒子宜臼的太子之位,立褒姒為後,冊封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是如何一步步給國家帶來滅頂之災的?

鎬京被攻陷

被廢的申王後帶着廢太子宜臼回到了娘家申國,将幽王的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申候。申侯聽說此事本就十分憤慨,又聽說幽王還要廢去自己的爵位,便決定先發制人。公元前772年,申候聯合曾國和西夷犬戎舉兵進攻周朝,一直攻到周朝都城鎬京。驚慌失措的周幽王再命人點燃烽火時,愕然發現,直到鎬京被攻破的那一刻,也沒見到一個諸侯過來救駕。

就這樣,統治了華夏大地約250年的西周王朝淹沒在曆史的洪流中,曆史的車輪緩緩駛入了波瀾壯闊的春秋戰國争霸時期。為了銘記這段曆史,後人曾有詩雲:為博紅顔展顔笑,烽火狼煙戲諸侯。身死國破無人問,春秋戰國争霸時。

每天一個曆史小故事,歡迎點贊評論。曆史上還有哪些“紅顔禍水”的事件,歡迎評論區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