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懂父親——《背影》(朱自清)和《酒》(賈平凹)

作者:一一老師

歌曲《父親》中唱到“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今天我們就走近兩位父親,去讀一讀父親一言一行背後是怎樣的情感。

【學習目标】

1.快速浏覽文章,圈點勾畫出描寫父子故事的句子,并精讀父親為子買橘子的背影,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情。

2.跳讀課文,找出“我”對父親的情感變化,感受父子之間的情感。

3.通過讀《酒》一文,分享最觸動自己的句子,再次感受父子情。

【教學過程】

導入

1925年,朱自清收到父親來信,父親在信中寫到“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朱自清在淚水中完成了《背影》。這篇回憶性散文以它的真實與誠摯,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今天就讓我來讀一下朱自清的《背影》。(闆書:1925)

讀懂父親——《背影》(朱自清)和《酒》(賈平凹)

任務一:憶父親的故事

活動一:複述父子故事

快速浏覽文章,圈點勾畫出描寫父子故事的句子,複述文章提到的關于父親的幾件事?

預設:失業奔喪 、車站送别 、執意買橘 、臨終書信

師:這些和父親的故事中,哪一件讓作者最難忘?

活動二:讀父親背影

請同學們一起朗讀買橘子的這一段(第6自然段),說說哪裡你覺得寫得好。

去買橘子: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讀懂父親——《背影》(朱自清)和《酒》(賈平凹)

買回橘子:過鐵道時,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讀懂父親——《背影》(朱自清)和《酒》(賈平凹)

預設:父親的穿戴——黑、青

走路的姿勢——蹒跚

爬月台的動作——探、攀、縮、傾(重點分析)

這句話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年老的父親過鐵道、爬月台的動作,因為無物可抓,隻能用手按住,然後用力支撐身體向上“攀”,“縮”字說明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手上,“傾”形象地寫出了父親吃力地攀爬的困難但卻很努力的樣子,這個背影流露出了強烈的愛子之心和巨大的父愛力量,催人淚下。

師:文章寫了父親一來一回買橘子的背影,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出在父親買橘子的全過程中,作為兒子的朱自清都在那裡注視着父親,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的的目光才會追随他。作者其實在不自知地在那一刻流露出深深的舐犢之情。

看到這樣的背影,我們都為之感動,更何況是身為兒子的朱自清,“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朱自清被他的父親感動了。(闆書:感動)

師:你讀完之後,你覺得這對父子間的感情怎麼樣?在文中他們之間的感情一直是這樣嗎?我一直為父親為我所做而感動嗎?(進而聚焦課文第5自然段)

任務二:悟兒子情感變化

活動一:細讀課文第5自然段,找出描寫“我”對父親态度的句子。

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我心中的暗笑他的迂。

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闆書:暗笑)

預設:

在車站送别時,父親也為“我”做了很多事:

他為我照看行李。

和腳夫講價錢。

他給我揀定靠車門的一張桌子。

他囑托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并囑托查房好好照應我。

“聰明”一詞是反語,是作者對當時自己行為的一種自責和反諷,悔恨自己當時沒有了解父親的一片苦心。

這種事後醒悟的話語,既突出了父親對自己的關心,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愛。

師:那時候的作者是多少歲?(20歲)這是1917年時我和父親發生的故事,那時候的我對于父親更多的是暗笑。但1925年的時候,作者對于父親又有了怎樣的認識,讓作者在8年之後,寫下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闆書:1917)

活動二:齊讀課文第7自然段的句子,再次感受“我”對父親的情感變化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援,做了許多大事。哪隻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其中,自然要發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隻是惦記着我,惦記着我的兒子。

補充材料:

父愛是一條細細的無聲流淌着的河流。——朱自清

“父親已行動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誦讀着兒子的文章《背影》,隻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象猛然放射出光彩。“父親在看到《背影》的幾年後,便帶着滿足的微笑去世了。” ——朱國華《朱自清與<背影>》

多年之後,以為人父的朱自清懂得了父親,才寫下這樣的句子,寫下了這樣的文章。(闆書:不懂——懂)

不懂與懂之間,是無情歲月被埋藏

不懂與懂之間,是愛的激流被深掩

任務三:叢書中的父親

請同學們默讀八上國文主題叢書4《人間有味》p18《酒》一文,分享觸動你心的那件事、那個動作、那句話、那個詞……

最觸動我的是 段, 哪句話(哪個動作等),表現了(父親/”我“)

的情感。

我們今天通過這兩篇文章,認識兩位父親,他們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達着自己的感情。

任務四:寫給父親的信(課後作業)

我們剛才讀的都是别人的父親,你和你的父親之間肯定也發生過很多故事。學習了今天的兩篇文章,細心回想一下那些你和父親間被你忽略的小事,給你的父親寫一封信。

結語:《變化的爸爸》

4歲:我爸爸無所不能。

5歲:我爸爸無所不知。

6歲:我爸爸比你爸聰明。

8歲:我爸爸并不是無所不知的。

10歲:我爸爸長大的那個時代跟我們長大的時代非常不一樣。

12歲:哦,好吧!自然喽,爸對這件事毫無所知。他太老了,是以記不得他的童年。

14歲: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一個老古闆。

20歲:他?我的天!他的陳腐實在是無藥可救。

25歲:爸對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邊這麼久,他實在應該知道。

30歲:也許我該問問老爸是怎麼想的?畢竟他經驗豐富。

35歲:除非我和爸爸談過,否則我不做任何事。

師:所謂變化的父親,其實也是變化的兒子,每一個年齡階段對于父親的認識是不同的。我們有幸在14歲讀到28歲的朱自清寫的《背影》,給我們警示去細細讀懂自己的父親。

【闆書設計】

讀懂父親——《背影》(朱自清)和《酒》(賈平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