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懂父亲——《背影》(朱自清)和《酒》(贾平凹)

作者:一一老师

歌曲《父亲》中唱到“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今天我们就走近两位父亲,去读一读父亲一言一行背后是怎样的情感。

【学习目标】

1.快速浏览文章,圈点勾画出描写父子故事的句子,并精读父亲为子买橘子的背影,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情。

2.跳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感受父子之间的情感。

3.通过读《酒》一文,分享最触动自己的句子,再次感受父子情。

【教学过程】

导入

1925年,朱自清收到父亲来信,父亲在信中写到“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它的真实与诚挚,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今天就让我来读一下朱自清的《背影》。(板书:1925)

读懂父亲——《背影》(朱自清)和《酒》(贾平凹)

任务一:忆父亲的故事

活动一:复述父子故事

快速浏览文章,圈点勾画出描写父子故事的句子,复述文章提到的关于父亲的几件事?

预设:失业奔丧 、车站送别 、执意买橘 、临终书信

师:这些和父亲的故事中,哪一件让作者最难忘?

活动二:读父亲背影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买橘子的这一段(第6自然段),说说哪里你觉得写得好。

去买橘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读懂父亲——《背影》(朱自清)和《酒》(贾平凹)

买回橘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读懂父亲——《背影》(朱自清)和《酒》(贾平凹)

预设:父亲的穿戴——黑、青

走路的姿势——蹒跚

爬月台的动作——探、攀、缩、倾(重点分析)

这句话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年老的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动作,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身体向上“攀”,“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手上,“倾”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吃力地攀爬的困难但却很努力的样子,这个背影流露出了强烈的爱子之心和巨大的父爱力量,催人泪下。

师:文章写了父亲一来一回买橘子的背影,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在父亲买橘子的全过程中,作为儿子的朱自清都在那里注视着父亲,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的的目光才会追随他。作者其实在不自知地在那一刻流露出深深的舐犊之情。

看到这样的背影,我们都为之感动,更何况是身为儿子的朱自清,“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被他的父亲感动了。(板书:感动)

师:你读完之后,你觉得这对父子间的感情怎么样?在文中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直是这样吗?我一直为父亲为我所做而感动吗?(从而聚焦课文第5自然段)

任务二:悟儿子情感变化

活动一:细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描写“我”对父亲态度的句子。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我心中的暗笑他的迂。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板书:暗笑)

预设:

在车站送别时,父亲也为“我”做了很多事:

他为我照看行李。

和脚夫讲价钱。

他给我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桌子。

他嘱托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并嘱托查房好好照应我。

“聪明”一词是反语,是作者对当时自己行为的一种自责和反讽,悔恨自己当时没有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

这种事后醒悟的话语,既突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爱。

师:那时候的作者是多少岁?(20岁)这是1917年时我和父亲发生的故事,那时候的我对于父亲更多的是暗笑。但1925年的时候,作者对于父亲又有了怎样的认识,让作者在8年之后,写下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板书:1917)

活动二: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的句子,再次感受“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只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其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补充材料:

父爱是一条细细的无声流淌着的河流。——朱自清

“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象猛然放射出光彩。“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了。” ——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

多年之后,以为人父的朱自清懂得了父亲,才写下这样的句子,写下了这样的文章。(板书:不懂——懂)

不懂与懂之间,是无情岁月被埋藏

不懂与懂之间,是爱的激流被深掩

任务三:丛书中的父亲

请同学们默读八上语文主题丛书4《人间有味》p18《酒》一文,分享触动你心的那件事、那个动作、那句话、那个词……

最触动我的是 段, 哪句话(哪个动作等),表现了(父亲/”我“)

的情感。

我们今天通过这两篇文章,认识两位父亲,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情。

任务四:写给父亲的信(课后作业)

我们刚才读的都是别人的父亲,你和你的父亲之间肯定也发生过很多故事。学习了今天的两篇文章,细心回想一下那些你和父亲间被你忽略的小事,给你的父亲写一封信。

结语:《变化的爸爸》

4岁:我爸爸无所不能。

5岁:我爸爸无所不知。

6岁:我爸爸比你爸聪明。

8岁:我爸爸并不是无所不知的。

10岁:我爸爸长大的那个时代跟我们长大的时代非常不一样。

12岁:哦,好吧!自然喽,爸对这件事毫无所知。他太老了,所以记不得他的童年。

14岁: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一个老古板。

20岁:他?我的天!他的陈腐实在是无药可救。

25岁:爸对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边这么久,他实在应该知道。

30岁:也许我该问问老爸是怎么想的?毕竟他经验丰富。

35岁:除非我和爸爸谈过,否则我不做任何事。

师:所谓变化的父亲,其实也是变化的儿子,每一个年龄阶段对于父亲的认识是不同的。我们有幸在14岁读到28岁的朱自清写的《背影》,给我们警示去细细读懂自己的父亲。

【板书设计】

读懂父亲——《背影》(朱自清)和《酒》(贾平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