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已經絕迹的古代虐食:焖鼈、燙驢、猴腦、燒鵝掌,吃起來膽戰心驚

作者:大魚之星

發達的現代社會,食物的的豐富性、多樣性、營養性越來越科技化。但是許多人回味的依然是那些童年的味道、媽媽的味道,雖然可能食材并不珍貴,烹饪方法并不精通,但是那些充滿着親情與愛的香氣總能溫暖我們的内心。随着時代的發展,一些古法美食因為食材的絕迹或是技藝的失傳而消失,這倒可以了解。對于食材來講,咱們普通人講究一個新鮮,比如現殺的活魚、剛下的雞蛋等等。古人對于食材的新鮮要求竟然達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甚至堪稱虐食,近乎殘忍,是以有一些講究新鮮的菜品被禁止食用了,本文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幾道菜,大家品評這個新鮮度如何?

已經絕迹的古代虐食:焖鼈、燙驢、猴腦、燒鵝掌,吃起來膽戰心驚

焖鼈。制鼈的烹饪方法多種多樣,這道焖鼈可謂步驟繁瑣,即使在古代的大富之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道菜。因為食材的選取十分難得,需要取成年50歲以上的野生老鼈,這一點就不好辦。老鼈要放在流動的山泉水中,養到半月以上的時間,讓其吐出腹内污穢之物,然後用一種獨特的中草藥配方清洗幹淨。

用一平底砂鍋,将鼈置入。加入冷水,蓋上特殊的鍋蓋。鍋蓋密閉,隻留可以伸出鼈頭的一個小孔。此時,小火烤制砂鍋。随着水的緩慢升溫,老鼈必然忍耐不住鍋内溫度,會在小孔中伸出鼈頭透氣,此時,廚師用小嘴的調料壺對準換氣的老鼈口,灌入調料汁。如此反複數次,老鼈飲入的調料汁在體内消化循環,幾個時辰之後,鮮美的鼈肉和鼈湯就好了。這道菜的精髓在于,老鼈肉的味道均勻,肉質細膩鮮美。據說有延年益壽之功效,也不知真假。

已經絕迹的古代虐食:焖鼈、燙驢、猴腦、燒鵝掌,吃起來膽戰心驚

燙驢。在很多古代文獻當中,記載也有稱之為湯驢的,有野史筆記記載始于明代。描述的場景很有代入感。在鄉野的村路旁,熱鬧往來,商旅聚集,有一家驢肉店。一匹活驢被垂直固定在木闆之上,食客可以指定吃驢身上的某個部位。比如要吃驢耳朵,廚師就直接給你割下驢耳朵。廚師會活生生把食客指定部位的驢皮剝開,将燒好的滾沸的湯汁不斷的澆到驢肉上,直至燙熟,此時,用利刃在活驢身上割下盛入盤中,即可食用。活驢疼痛的嘶鳴哀嚎,而那些圍觀者看着驢的面目猙獰的表情,居然引以為樂。有的驢會賣上幾天才能最終死去。

已經絕迹的古代虐食:焖鼈、燙驢、猴腦、燒鵝掌,吃起來膽戰心驚

猴腦。食材的準備頗為繁複,“且須于數月前,購集材料,選派勞工,統計所需非數百金不能餐來其一箸”。将活猴放入特制的桌子中間,桌面分為兩半,中間有圓孔,剛好露出猴頭。食客坐定之後,主人命廚師開始炮制。隻見廚師拿出剃刀,先把猴頭的猴毛清理幹淨,再用鐵錘敲擊鐵鑿,直接把猴子的天靈蓋掀開,此刻猴子尚未死去,自然哀嚎聲不斷,令人心驚。廚師用熱油傾倒,将猴腦燙熟。古籍記載“猴不勝痛楚,叫号聲極哀。然後以沸湯灌其項,用鐵椎擊破顱骨,諸客各以銀勺入猴首中,探其腦吸之,每客所吸,不過二三勺而已”。據說,猴腦細膩非常,就和豆腐腦的感覺差不多。個人感覺,現在重慶的火鍋中,那個豬腦花的感覺應該類似。不過這個猴腦的做法太過殘忍,早已成為禁菜。

已經絕迹的古代虐食:焖鼈、燙驢、猴腦、燒鵝掌,吃起來膽戰心驚

燒鵝掌。這道燒鵝掌可絕非現在鹵味店中的。是把大鵝的腳掌事先刮洗幹淨。然後将大鵝放入特制的平闆鍋上,上面扣上鐵籠子。廚師在鐵鍋下燒火,鍋中放油,各種什麼蔥姜蒜之類,活鵝不斷的在熱鍋上走動,不勝掌痛,不時需飲用醬汁自救。直到鵝掌燒熟之後,廚師從籠子中取出尚未死去的大鵝,直接剁下鵝掌,端給食客享用。此時“則全身脂膏,萃于兩掌,厚可數寸,而餘肉悉不甚食矣”。

在野史中曾經記載,明代萬曆皇帝奢吃燒鵝掌,是以每日大内的禦廚都要做。即食鵝掌,鵝身被丢棄,據說禦廚後牆的之外,鵝身堆積如山,冬季還好,夏季難免散發惡臭,這一點似乎有些誇張。

除了以上幾種虐食之外,還有炭烤乳羊,就是把尚在哺乳的小羊羔給烤了,類似的烤乳豬。脆鵝腸,用小刀在活鵝肛門處開口,直接取出鵝腸進行烹饪。醉蝦,把活蝦直接用酒給腌了食用。凡此種種。燙駝峰,與燙驢類似。總而言之,就是活取食材,讀起來都令人膽戰心驚,也納悶了,那些敢吃的人究竟有多大的膽量和殘忍的心态呢?

在現在,這些殘忍的所謂美食已經成為禁忌。不過例如廣西玉林的狗肉節依然還在舉辦,那些琳琅滿目的白條狗挂滿街面。對于人類來講,文明可能是對強者而言的,弱肉強食颠撲不破麼?這也許就是食物鍊的生存法則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