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2021年7月在福州舉行,福建新聞廣播福建之聲推出百集系列報道《棟棟娜娜說文物》。綿延千年的曆史傳承,燦若星辰的文化瑰寶,英傑輩出的八閩名人。讓世界了解福建,讓福建走向世界!閩韻國潮,一起傾聽!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1999年9月,福建省博物院、三明市文管辦和三明市博物館聯合組成發掘隊,對三明萬壽岩靈峰洞和船帆洞進行考古挖掘。這一挖,挖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成果,讓所有人欣喜若狂,發現了哺乳動物化石、石制品和石鋪地面等重要史前遺存,把古人類在福建生活的曆史提前到18.5萬年前!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

絕無僅有的石器遺址

靈峰洞屬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船帆洞屬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在時間上跨越了舊石器時代早晚末三個階段,多個不同時期的洞穴類型遺址集中在同一座山上,這是福建乃至整個東南沿海地區絕無僅有的。這種空間上的集中,時間上的延續,表明當年三明一帶氣候溫暖,有豐富的生活資源,非常适合古人類長期生存和繁衍。

萬壽岩考古工作首先在靈峰洞展開,靈峰洞位于萬壽岩西南坡,年代為距今18.5萬年。洞内堆積分4層,第3層為堅硬的淺黃色沙質粘土層,清理出石制品99件,包括石核、石片,石錘、刮削器、砍砸器,甚至還有一件雕刻器,原料主要是石英砂岩,工藝上有一定的原始性,打制得沒有那麼精細,不仔細看,可能還看不出這是工具。

船帆洞中收獲頗豐

船帆洞寬30米,高15米,進深50米,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共出土石制工具400多件,類型會更豐富一點,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和手鎬。還有很多哺乳動物化石,蝙蝠、竹鼠、猕猴、棕熊、狼、虎、中國犀、鹿、牛,以及魚類、龜鼈類和鳥類等。3萬年前,祖先們的食譜還挺豐富的啊,《報菜名》裡的好多菜,什麼蒸熊掌、蒸鹿尾兒、罐兒野雞、軟炸飛禽,龍虎雞蛋,猩唇,駝峰……我們現在吃不到的很多東西,我們的祖先當年都是有過口福的。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船帆洞遺址内景

船帆洞最讓人震驚的發現,是靠近洞口處約120平方米的人工石鋪地面。當時人們為了防止地面潮濕,從河灘上撿來礫石,從洞外搬來石灰岩碎塊,鋪在洞内,礫石之間充填着粗砂,上面還墊着幹草。

船帆洞内還發現了排水溝槽和踩踏面,溝槽長約8米,将水引入一處漏水洞中,踩踏面應該是古人類經常活動的場所,這些四萬年前極具創意的裝修工程,表明當時我們的祖先已經有了改造自身生活環境的意識,并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居住地充滿溫馨、濃郁的生活氣息。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萬壽岩古人類石鋪地面

國際上曾發現過幾處舊石器時代的簡易居住場所和用動物骨骼壘成的臨時營地,卻從來沒有發現過石鋪地面。是以,船帆洞石鋪地面是舊石器時代人類改造居住條件前所未有的創舉。

2006年11月,萬壽岩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探尋一下十幾萬年前我們祖先是如何生活的。

監制:趙林、阮怡

編輯:孫世慶

播音:棟檸

微信制作:胡玥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這裡是福建的“周口店”——三明萬壽岩石器|棟棟娜娜說文物(8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