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看滬劇《陳毅在上海》

作者:新民晚報

《陳毅在上海》自8月23日在上海大劇院公演以來,受到了意料之中的熱烈歡迎。一場演出,觀衆的掌聲和喝彩聲多達70餘次,這也是人民對上海老市長的緻敬。

上海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看滬劇《陳毅在上海》

(王凱 攝)

有人會問:陳毅市長在上海當首任市長隻有兩年時間,他逝世也已有43年,但是,為什麼如今一提起陳毅市長的名字,上海人民對他還是如此眷念?

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帶領解放軍解放了上海,把第一縷曙光送到上海;因為他團結了勞工階級、工商界和知識界等各界人士共度難關,打赢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的金融經濟戰争,迅速恢複生産;因為他和百姓一起同甘共苦,迅速醫治了“二六轟炸”造成的巨大災難,告别了昨天的傷和痛;因為他建立了上海第一幢勞工新村,勞工弟兄住進了新房。

由汪天雲、蔣東敏編劇、胡雪桦導演的這部滬劇力作,以前所未有的 “大場面”,采撷曆史驚濤駭浪中的浪花朵朵,重述上海這座英雄之城的紅色傳奇,用具有上海味道的曲韻,讓堅毅風趣、智勇兼備的儒将“陳毅市長”形象,在滬劇舞台上熠熠生輝。在排演前,曾有人擔心陳毅說上海話,是否會讓觀衆接受,現在從5場演出的劇場效果來看,這種擔心已是多餘的了。

《陳毅在上海》在寫了解放軍睡馬路之後,接着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聲。陳毅司令員感慨地說:“新生的嬰兒一聲啼,把沉睡的上海來喚醒。黑夜過去天破曉,這新的生命啊寄予着無限的美景!”陳毅夫人張茜說:“這個孩子是我們上海解放的新生兒!”這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細節,也是含義很深的一個細節。新生嬰兒的啼哭聲,象征着新上海的誕生,同時也象征着上海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陳毅在上海》由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孫徐春主演。孫徐春闊别滬劇舞台多年,這次重回舞台上飾演陳毅市長,不負衆望,形神兼備,唱做俱佳,身入、心入、情入。滬語的演唱并未減損陳毅市長革命家的豪邁之氣,偶爾蹦出的幾句四川話,更有畫龍點睛之妙。

在開場時,陳毅市長站在吉普車上有一段唱:“百萬雄師過大江,雄赳赳,氣昂昂,鬥志昂揚,軍号嘹亮,華東戰場紅旗揚。”先聲奪人,大氣磅礴,顯示出陳毅市長有充分信心把一個“黑染缸”,改造成一個紅彤彤的新上海,改造成一個世界聞名的東方明珠。這幾句唱韻味濃重,也亮出了孫徐春的藝術功底。

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這回甘當綠葉,飾演陳毅夫人張茜。戲中最感人的一場戲是陳毅夫妻對唱。那時,上海百廢待興,陳毅一天隻能睡兩小時覺,發着高燒,又收到了特務送來的恐吓子彈。張茜要求陳毅增加警衛,但陳毅卻把警衛從16個減到12個,12個再減到6個!他安慰妻子說,基層有忠實的幹部群衆保衛我。張茜唱道:“你是敵人的眼中釘,他們招招狠毒要你命;你是市長你是人民的主心骨,不容有失半毫分,你更是我張茜心愛的人,你可知,這看不見的刀光劍影時時刻刻揪我心!”

作曲和唱腔設計功不可沒。茅善玉雖是“綠葉”,但這幾段唱,也讓熱愛她的觀衆過了一把戲瘾。在唱腔上,茅善玉兼收并蓄了筱愛琴的清麗、丁是娥的細膩,并化入了越劇、評彈、錫劇等江南劇種的曲調,還将現代流行歌曲的氣聲、中國民族唱法的抒情和技巧,融彙于滬劇的聲腔之中,旋律豐富而婉轉跌宕。

值得一提的是,《陳毅在上海》集中了六代滬劇老中青的精英。戲中配角多,配角都有名。徐伯濤、王珊妹、王明達、王明道,久别重逢,寶刀不老;朱儉演開明資本家,吉燕萍則演特務黑牡丹;還有錢思劍和程臻、洪立勇,那麼多名家、一級演員,衆星烘月,滿台生輝;加上黃豆豆編排的精彩的群舞場面,大氣的舞美燈光視訊,都使得孫徐春主演的陳毅市長更有分量。

《陳毅在上海》這部戲開局大捷,如能精細打磨加工,一定能成為滬劇現代戲的一部力作。(戴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