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廷锴為胡文虎做廣告

作者:星星飛翔

◎閻澤川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妄圖占領上海并以之為基地進一步侵略中國。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海軍陸戰隊悍然出兵,向閘北一帶發動猛攻,鎮守于京滬鐵路以北至吳淞寶山一線的十九路軍第七十八師翁照垣旅首先同日軍接火,“一二八”淞滬抗戰遂告爆發。在全國抗日怒潮的推動下,這場局部抗戰得到了上海人民的踴躍支援,蔡廷锴指揮十九路軍浴血奮戰,堅守防線34天,使日軍死傷萬餘人,四度撤換司令官。

就在十九路軍與上海人民同仇敵忾保家衛國的時候,就在蔡軍長殚精竭慮組織部隊作戰的時候,卻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人,利用群眾對抗日将領的愛戴之情,盜用蔡廷锴的威名大做廣告。有家食品公司竟擅自将蔡廷锴在别處的簽名印作一種所謂健胃茶的廣告,曰:“群眾的前衛——蔡廷锴,群眾的福星——麥蒂茶。”當然,此等奸商的狡猾之舉,隻會招來公衆的唾棄。當時軍務繁忙的蔡将軍根本無暇計較。不過,就在這一時期,蔡廷锴倒主動為一位商人做了一則廣告,此人就是緬甸華僑胡文虎。

胡文虎早年随父僑居緬甸,在仰光創辦了專營藥品的仰光永安堂。他的産業雖然在海外,心中卻無時無刻不牽挂着祖國。“九一八”事變後,胡文虎率先于仰光華商界組織發起了抗日救國活動,向東北抗日義勇軍捐款捐物。“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時,胡文虎正在上海,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兇殘和十九路軍的英勇反擊,被十九路軍官兵的抗日愛國精神深深感動。他利用自己在上海醫藥界的聲望和關系,多方奔走,四處募集作戰急需的藥品,在抗戰的一個多月裡,先後給十九路軍前線運送了四批,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永安堂生産的“虎标”牌藥品。民族抗戰的大業,使胡文虎結識了蔡廷锴,他們之間的友誼也随着抗日的炮火而愈發深厚。

1932年2月底,淞滬抗戰進入了最緊張的階段。攻占上海的日軍又得到增援,總兵力達9萬餘人、軍艦80艘、飛機300架,并改由前陸軍大臣白川義則大将指揮,而國民黨南京政府卻不予支援,使蔡廷锴的十九路軍處境更加艱難。與此同時,胡文虎的藥品生意也面臨着沉重的債務壓力,盡管如此,他還是千方百計募集了一大批藥品送往前線。

利用短暫的戰鬥間隙,胡文虎在十九路軍的司令部見到了蔡廷锴,兩位好友面對日寇的猖狂氣焰和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态度,感慨萬千,心情異常沉重。蔡廷锴表明了誓死抗戰的決心。他說:“我十九路軍駐在上海,當有守土之責,于吳淞抗戰一月,我軍從上到下的态度是一緻的——一、但祈戰死,不求生還!二、見一敵人,殺一敵人!三、必死一個敵人而後自己死!身為中國軍人,别的都不如人家,隻有為祖國去光榮地死去的機會比别人多。不平等的國際地位要求我們去死,不自由的民族命運也要求我們去死,我們隻有用死去争取自由和平等。這是我們的光榮,是我們的追求!”蔡将軍的一席話,使胡文虎倍加欽佩。

在臨别之際,蔡廷锴再三感謝胡文虎的慷慨支援,覺得應該贈送一點什麼東西,但是環顧四周,除了牆上的地圖和桌上的電話以外,别無他物。于是,他拿起毛筆,沉思片刻,奮筆疾書,寫下了如下一段話:

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熱心救國、仁術濟人,其所制‘虎标’萬金油、八卦丹、頭痛粉、清快水諸藥品,治病靈驗,早已風行海内,衆口同稱。此次本軍在滬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難同仇,令人感奮。書此以留紀念。

蔡廷锴

寫完後,蔡廷锴工工正正地蓋上了自己的朱紅印章,然後恭手遞給胡文虎,以表謝忱。

1932年3月3日,十九路軍抗戰終因南京政府賣國求榮被迫撤出上海。5月5日,南京政府與日本侵略者簽訂了屈辱的《淞滬協定》。為了表示對蔡廷锴和十九路軍将士的敬仰,胡文虎将蔡廷锴手書的這段話,連同自己經營藥品的商标一起,作為廣告刊登在1932年的《申報雜志》上,并特意寫明:“良藥信譽,得英雄一言而益彰。”這既是廣告,又是抗日宣傳品,足見胡文虎為支援抗戰的良苦用心。這則廣告,凝結着蔡廷锴與胡文虎兩位愛國志士的一段袍澤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