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三院士,九子皆精英。這是對梁啟超的九個子女的高度評價,梁門個個都是人傑,那梁啟超的子女到底有多牛呢?我們往下看。

梁啟超及子女
第一次聽說梁啟超是因為戊戌變法,但是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和他的老師康有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康有為逃到日本後生活奢靡,妻妾成群,成了堅定的保皇黨,而梁啟超卻選擇了做學問,進而成了一代文學大師,他的一篇《少年中國說》喚醒了無數中國人的雄心壯志。而他培養的後代個個也都成為了不同領域的精英。
長子梁思成(1901-1972),
梁思成
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徽圖案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設計者之一,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等多個頭銜,更為人們所熟知的是他與著名才女林徽因的愛情故事。
次子梁思永(1904-1954),
梁思永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近考古學和考古學教育開山人,近代田野考古學的創始者,第一屆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科院考古研究院副院長,代表作有《梁思永考古論文集》。
三子梁思忠(1907-1932),
梁思忠
職業軍人,畢業于清華大學,留學于美國西點軍校、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回國後加入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24歲任上校團長,1932年對日作戰中感染腹膜炎,英年早逝,終年25歲。
四子梁思達(1912-2001),
梁思達與夫妻
建國初期著名的經濟學家,南開大學經濟系碩士研究所學生畢業,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抗戰時期任職于重慶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個中國銀行長沙支行。建國後任調研處統計科科長,于1965年主編了《舊中國機制面粉工業統計資料》。
五子梁思禮(1924-2016),
梁思禮
著名飛彈控制專家,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中國飛彈控制系統研制創始人之一,中科院院士。為新中國的飛彈事業和火箭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長女梁思順(1893-1966),
梁思順
詩詞研究專家,才女。丈夫是外交官周希哲,畢業于日本女子師範學校,編有《藝蘅館詞選》,熱衷于社會公益事業,曾任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
次女梁思莊(1908-1986),
梁思莊
著名圖書館學家,精通多國語言,曾就讀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國後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1980年,當選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
三女梁思懿(1914-1988),
梁思懿
著名社會活動家,曾就讀于燕京大學,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國際聯絡部副部長、顧問,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紅十字會議。
四女梁思甯(1916-2006),
梁思甯
就讀于南開大學,1940年加入新四軍從事宣傳工作,1948年受“左派”思潮影響被開除黨籍,蒙怨35載,1983年恢複黨籍。
梁啟超的教育風格值得當下的所有家長學習,雖然不知道他具體是怎麼教育子女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兩點:
1.尊重子女的選擇,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發現自己的事業,不然他的子女不會在不同的領域成就一番事業。
2.開闊眼界,基本上梁啟超所有的子女都留過學,開闊眼界,培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