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正興德員工離店辦成興茶莊,請徐世昌題寫牌匾,生意超越老店

當年正興德員工離店辦成興茶莊,請徐世昌題寫牌匾,生意超越老店

成興茶莊牌匾

現在天津人喝茶,一般都買正興德的茶葉。正興德創辦于清乾隆三年(1738),是津門茶行的代表,如今也幾乎是天津唯一的茶莊老字号。其實天津還有很多老字号茶莊,比如成興、泉祥鴻、通元義、源豐和、裕升、天成厚、啟元、東發、大隆、華茂、萬興恒,都曾馳譽三北,可以看出茶葉一直是大市場。今天咱們專門來說說成興茶莊。

時光倒流到1936年,幾個正興德老店的員工離店,湊了三萬多銀元資本,自己做茶葉生意的,在光明客棧租了一間小屋,開了家“茶葉内局”,經營茶葉批發業務。幹了一年多,生意發展起來,在北大關竹竿巷開了個一間門臉的門市部,起名為“成興茶莊”,意思是“成大事業唯信用,興立基礎在精神”。

當年正興德員工離店辦成興茶莊,請徐世昌題寫牌匾,生意超越老店

國民飯店後面的成興茶莊

那時候大部份北方人習慣喝花茶,喜歡那股子茉莉花或玉蘭花的香味兒,對于雲南普洱、杭州龍井、福建鐵觀音不大感興趣,覺得素茶既沒有香味兒,色也不濃,沒嘛喝頭兒。一般地說,京津兩地銷售茉莉熏的花茶“小葉”最多,山東一帶就銷“大方”或“素大葉”,東北和西北都喜歡紅茶。内行稱茶葉末兒為“三角”,顧客稱為“高末兒”,就是熏“大方”“小葉”時剩下來的碎茶葉,價格便宜,頗受老百姓歡迎。

成興茶莊的外櫃采購,親遊各大名山,直接由福州、徽州、杭州等地采制香窨,運回天津,生意越做越大。他們請前任大總統徐世昌題寫牌匾,設計了“星光照耀萬裡長城”的圖案商标,意為“成興”,業務做到戲園、茶園、雜貨店、浴池、旅社,也在電台、月份牌、電影院、火車站、商業繁華區大做廣告。

當年正興德員工離店辦成興茶莊,請徐世昌題寫牌匾,生意超越老店

包裝紙

從前的茶葉店,賣茶葉用小紙包,您買一兩茶葉,店夥計可以給您分成十個小包。成興茶莊推出了小包裝袋裝茶,每袋标有價格、重量,茶葉的商标按不同價格和檔次,分别為“成”字牌、“長城”牌、“明星”牌、“城星”牌等,有兩層包裝紙,不散味兒,便于儲存,攜帶也友善,因而銷路大開。

袋裝茶這種方式影響到其他茶葉鋪,也都紛紛跟風,小紙包茶葉逐漸淘汰。譚富英、張君秋、馬連良等名角到天津演出賣票,成興茶莊與戲園子合作,随票附贈袋裝茶一小包。

後來,成興茶莊在天津法租界天增裡(今渤海大樓以北)租得門市部,開了支号。到40年代末,這家茶莊的銷貨量從年銷百來擔發展到四五千多擔,壟斷了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省的某些産茶區,控制了河北、山東、陝西、甘肅、新疆、内蒙、東北等地的許多銷售市場。茶莊人員增加到一百多人,利潤比原資本增加幾十倍,成為全國最大的茶商之一。茶莊老闆又抽出一部分利潤,投資到銀号、化學廠、木廠、米面莊、麻袋鋪、雜貨莊等幾家商店去入股。

當年正興德員工離店辦成興茶莊,請徐世昌題寫牌匾,生意超越老店

成興茶莊

50年代公私合營後,成立了天津市茶業公司,自采各省紅茶、綠茶、花茶、緊壓茶、烏龍茶及名特品種。成興、正興德等大老闆不樂意合營,暗中反抗,但也無法阻擋時代洪流。

那時天津市茶業公司合營、改組了多家茶葉店,比如:濱江道廣裕茶莊,和平路正興德茶莊、永春茶莊、成興茶莊,西安道長青茶莊,小白樓新華茶莊,貴陽路向前茶莊,榮吉街碧春茶莊,永安街上的榮業街茶店,華安街永安茶莊等。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上世紀末。成興茶莊一直坐落在和平路上,經營得一直很好,根據市場需要銷售各檔次龍井、碧螺春、狗牯腦、毛峰等名特茶上百種。(文:何玉新)

當年正興德員工離店辦成興茶莊,請徐世昌題寫牌匾,生意超越老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