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兴茶庄牌匾
现在天津人喝茶,一般都买正兴德的茶叶。正兴德创办于清乾隆三年(1738),是津门茶行的代表,如今也几乎是天津唯一的茶庄老字号。其实天津还有很多老字号茶庄,比如成兴、泉祥鸿、通元义、源丰和、裕升、天成厚、启元、东发、大隆、华茂、万兴恒,都曾驰誉三北,可以看出茶叶一直是大市场。今天咱们专门来说说成兴茶庄。
时光倒流到1936年,几个正兴德老店的员工离店,凑了三万多银元资本,自己做茶叶生意的,在光明客栈租了一间小屋,开了家“茶叶内局”,经营茶叶批发业务。干了一年多,生意发展起来,在北大关竹竿巷开了个一间门脸的门市部,起名为“成兴茶庄”,意思是“成大事业唯信用,兴立基础在精神”。
国民饭店后面的成兴茶庄
那时候大部份北方人习惯喝花茶,喜欢那股子茉莉花或玉兰花的香味儿,对于云南普洱、杭州龙井、福建铁观音不大感兴趣,觉得素茶既没有香味儿,色也不浓,没嘛喝头儿。一般地说,京津两地销售茉莉熏的花茶“小叶”最多,山东一带就销“大方”或“素大叶”,东北和西北都喜欢红茶。内行称茶叶末儿为“三角”,顾客称为“高末儿”,就是熏“大方”“小叶”时剩下来的碎茶叶,价格便宜,颇受老百姓欢迎。
成兴茶庄的外柜采购,亲游各大名山,直接由福州、徽州、杭州等地采制香窨,运回天津,生意越做越大。他们请前任大总统徐世昌题写牌匾,设计了“星光照耀万里长城”的图案商标,意为“成兴”,业务做到戏园、茶园、杂货店、浴池、旅社,也在电台、月份牌、电影院、火车站、商业繁华区大做广告。
包装纸
从前的茶叶店,卖茶叶用小纸包,您买一两茶叶,店伙计可以给您分成十个小包。成兴茶庄推出了小包装袋装茶,每袋标有价格、重量,茶叶的商标按不同价格和档次,分别为“成”字牌、“长城”牌、“明星”牌、“城星”牌等,有两层包装纸,不散味儿,便于保存,携带也方便,因而销路大开。
袋装茶这种方式影响到其他茶叶铺,也都纷纷跟风,小纸包茶叶逐渐淘汰。谭富英、张君秋、马连良等名角到天津演出卖票,成兴茶庄与戏园子合作,随票附赠袋装茶一小包。
后来,成兴茶庄在天津法租界天增里(今渤海大楼以北)租得门市部,开了支号。到40年代末,这家茶庄的销货量从年销百来担发展到四五千多担,垄断了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省的某些产茶区,控制了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内蒙、东北等地的许多销售市场。茶庄人员增加到一百多人,利润比原资本增加几十倍,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商之一。茶庄老板又抽出一部分利润,投资到银号、化学厂、木厂、米面庄、麻袋铺、杂货庄等几家商店去入股。
成兴茶庄
50年代公私合营后,成立了天津市茶业公司,自采各省红茶、绿茶、花茶、紧压茶、乌龙茶及名特品种。成兴、正兴德等大老板不乐意合营,暗中反抗,但也无法阻挡时代洪流。
那时天津市茶业公司合营、改组了多家茶叶店,比如:滨江道广裕茶庄,和平路正兴德茶庄、永春茶庄、成兴茶庄,西安道长青茶庄,小白楼新华茶庄,贵阳路向前茶庄,荣吉街碧春茶庄,永安街上的荣业街茶店,华安街永安茶庄等。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成兴茶庄一直坐落在和平路上,经营得一直很好,根据市场需要销售各档次龙井、碧螺春、狗牯脑、毛峰等名特茶上百种。(文:何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