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清晨的陽光還未灑落,波蘭人的噩夢卻突然來臨了。一夜之間,德意志人派來了百萬軍隊。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數百輛坦克沖破防禦。短短3天,波蘭空軍全線潰敗,陸軍節節敗退。一個月後,德軍兵臨華沙城下。見此情形,英吉利、法蘭西兩位大哥再也坐不住了,德、英、法的歐洲混戰打響了。

在希特勒上台後,德意志民族情緒不斷高漲。經曆了一次世界經濟危機,德國人急迫地想要找到工業傾銷地。于是,“德國的劍終于又要拔出來了”。一年之前,在沒有捷克斯諾伐克代表出席的會議上,德、意、英、法通過了《慕尼黑會議》。歐洲強國一緻同意把捷克的蘇德台地區劃入德意志。可想而知,英法如此無恥,歐洲小國們的日子又難能好過?當二戰打響後,比利時、荷蘭直接投入德國懷抱,所謂的“英法聯軍”則兵敗如山倒。
在西班牙,希特勒扶持了強人弗朗哥上台。奇怪的是,同為歐洲強國,二戰之中,弗朗哥卻選擇中立。這其中有何原因?西班牙人又在忙什麼?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年輕的實權軍官</h1>
1892年,弗朗哥出生于西班牙科倫那省的軍人家庭。從祖父一代開始,弗朗哥家族便是海軍軍官。在家族影響下,他也有着軍人理想。19世紀末,美西戰争爆發。在海洋争霸中,西班牙處于不利地位。消息傳來,弗朗哥沮喪不已。從此,他不再渴望建功立業,而是立志成為一方領袖。
1907年,14歲的弗朗哥入讀托萊爾陸軍學校。在校期間,他勤奮苦練,成績優異。在其他人酣睡之時,他早早起床,又投入緊張訓練中。在平日裡,弗朗哥喜歡自封騎士。有着貴族思想,他渴望恢複大西班牙帝國的榮光,并持續為之拼搏。1913年,20歲的弗朗哥出任騎兵中尉。在當地最精銳的部隊裡,他得到了一流的鍛煉。
1914年,摩洛哥殖民戰争打響。弗朗哥奉命帶隊圍剿,激戰之中,他沖鋒在前,勇敢無懼。鎮壓匪軍後,他升任為最年輕的上尉,獲得統帥部的認可。生活中,弗朗哥謹慎而誠實,他保持自律,不出入風月場所,不參加任何娛樂活動。保持着貴族的氣質,捍衛着家族的榮耀,弗朗哥成為了最受認可的青年軍官。
1920年,弗朗哥被任命摩洛哥海外軍團副總指揮。在殖民地,他威風凜凜,德高望重。是以,大批年輕人願意追随。1924年,西班牙爆發了農民起義。戰鬥中,弗朗哥部強悍無比,他也得到了軍權。1926年,他升任準将,并去往法蘭西軍事學院深造。歸來之後,弗朗哥成為了軍隊的實權人物,他被各方勢力争相拉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弗朗哥政府的領袖</h1>
在此之前,弗朗哥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軍官。可亂世之中,以他的非凡才幹,那必定是要做出成績的。1934年,少将弗朗哥協助政府鎮壓勞工叛亂。彼時,一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來臨。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家依舊加緊剝削,農民、勞工紛紛失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嚴重的社會問題造成了時局動蕩,弗朗哥也看到了出頭的機會。
1935年5月,弗朗哥進入西班牙右翼政府。有着深厚的軍方背景,他立刻被委任為總參謀長。趁此時機,弗朗哥一方面培植心腹,一方面加緊控制軍隊。彼時,西班牙國家分裂為兩個派别,那就是右翼民族主義集團和左翼人民陣營。大選之中,左派獲勝,可他們沒有控制國家的軍事力量。于是,弗朗哥積極與之攀交,并陰謀奪取了革命成果。
弗朗哥不僅是一位進階軍官。在出任官職後,他敏銳注意到了黨派的作用。西班牙的古老政黨相當排外,弗朗哥不願屈居人下,他便控制了新黨“長槍黨”。長槍黨由年輕人組成,他們奉弗朗哥為領袖。這批人高居官位,又有着“貴族騎士”精神,可謂是頗有能力。這也成為了弗朗哥号召全國的意識形态。
在外交上,弗朗哥同希特勒相談甚歡。同為民族主義者,二人志向相投,一拍即合。1936年7月17日,弗朗哥在西班牙本土和摩洛哥同時發動政變。僅24小時,他便控制了所有軍隊,以武力驅逐了政府人員。1936年10月1日,弗朗哥被正式确立為國家元首。就這樣,一個“弗朗哥政府”出現在了全世界人的面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二戰中的牆頭草</h1>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英法聯軍同德意軍隊激戰之時,弗朗哥的态度卻出奇的平靜。身為希特勒的小弟,他為何置身事外?實際上,西班牙與英國沖突重重。在弗朗哥的構想中,他渴望奪回被侵占了200年的直布羅陀海峽。不過,這便是他的狡猾之處。
隻要自己不站隊,那麼西班牙便能遊走在兩大集團之中。當時,英國積極向之示好。為了拉攏弗朗哥,英國援助了大量的工業品、糧食。弗朗哥政府以此作為本錢,又向希特勒提出更多要求。時刻關注戰争态勢,弗朗哥随風搖擺,八面玲珑。可以說,這牆頭草的日子過得滋潤無比。
大戰初期,弗朗哥有意冷落軸心國。他有着自知之明,西班牙實力不強,國内又有着一批反對者。一旦卷入大戰,自己很可能後院起火。1940年,弗朗哥宣布西班牙中立。他遊走兩大集團之間,并不着急。當德、意催促他參與大戰後,弗朗哥直接回複:“如果德國能拿出一個德、意必勝的證據來,西班牙馬上加入德、意集團。”
1941年,德國出擊蘇聯,并取得巨大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弗朗哥也僅是派出一個團作戰,還穿着德軍服裝。1943年,佛朗哥眼看軸心國取勝渺茫,馬上又調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戰國”恢複中立。1945年5月,歐洲戰局确定,聯軍大獲全勝。于是,弗朗哥迅速倒入美國懷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結局</h1>
二戰後,憑借着西班牙的重要位置,弗朗哥堅定地實施反共政策,這赢得了西方國家的好感。随後,弗朗哥積極改善外交政策,他追随美國,成為了舉世公認的“反蘇鬥士”。就這樣,他換來了大批外援。
1974年,西班牙人均GDP達到歐洲發達國家的80%,人民幸福感大大提升,弗朗哥的執政形象也大為改觀。
1975年11月19日,佛朗哥逝世,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實行君主立憲制及展開民主改革,西班牙長達四十年的獨裁統治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