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從一個潑皮無賴,小小的泗水亭長,終于擊敗了西楚霸王一代戰神項羽,開啟了大漢四百多年的江山。
說實話哈,取得如此輝煌的偉業,劉邦對自個兒還是有清醒認識的。俗話說的好,一個好漢三個幫,劉邦的優勢恰恰在于自個,猶如衆星捧月,人才濟濟,一起再加上識人善用,這才是他最終一統天下的根本原因。

不過還有一句話說的好,叫仗好打功難平。自從韓信不發兵,逼迫劉邦封他為假齊王,搞得劉邦差點跟他翻臉,後來經過謀士苦勸後才同意。劉邦這心裡頭就覺得不踏實,韓信、英布、彭越等人現在都成了諸侯王,跟他們一比,自個兒好像文的也不行,武的也不行,還好色,外加他們現在都以戰功自居,鬧得不可開交,搞得劉邦很頭疼,他覺得自個兒有點降不住這些人,外加劉邦曆史上就是有些疑神疑鬼。
<h1 class="pgc-h-center-line">劉邦的心病</h1>
是以在封地上接諸侯王做什麼小動作,劉邦一無所知,再加上中央還有個蕭何,也是劉邦的一塊心病。
當年在楚漢戰争期間,劉邦對他管理後勤就不是很放心了。為了證明忠心,蕭何曾經把自個的兒子送到前線作為人質,甚至主動幹壞事,讓自個兒有了污點,以求自保。
可見劉邦壓根兒就不是一個有安全感的人嘛。
他當上皇帝卧榻之上,天天失眠啊,終于有一天決定朕必須要出手了,一個個來解決這些威脅,首先他想到的最大的威脅便是韓信。劉邦登基之後,韓信從齊王被改封為楚王,此時那是志得意滿。
在巡視封地的時候,總是帶着一群全副武裝的士兵是招搖過市,好不威風啊。楚人對此頗有微詞,然後就有人對劉邦打小報告,說韓信那是個壞東西,竟然将通緝犯鐘離昧藏在自個府中,估計是要謀反哪啊。
劉邦是倒吸一口涼氣,真是擔心什麼來什麼。對,韓信占領的是以前楚霸王的地兒,地廣兵多,他要是反了,我大漢地動山搖。
于是乎他趕緊找陳平商量對策,陳平就說了,皇上戰場上咱們肯定不是韓信的對手,可是他是個政治白癡,咱們可以使用陰的将他拿下。
陳平建議劉邦巡遊雲夢澤雲夢澤,韓信這邊聽說劉邦來了,也确實聞到了一點兒意義,韓信為了自保,讓鐘離眛幹脆自殺。鐘離昧無奈,死前他說,你太不夠意思了,為了榮華富貴出賣朋友,我告訴你,你把我即使交出去,劉邦也不會放過你。
韓信不聽,提着鐘離眛的腦袋來到了雲夢澤,以示對漢朝中心,誰知他剛見到劉邦跪下萬歲,他稀裡糊塗的就被埋伏好的武士給逮住了,直接捆在車上押送到了未央宮。
直到這個時候,韓信終于清醒了,才意識到天下既定,我固當烹。可是這一次,韓信并沒有死,劉邦下令說,楚王你不能再當了,降為淮陰侯,從此是軟禁在都城。
後來根據史記的記載,韓信果然是不消停,竟然想跟一個叫作陳曦的人聯合謀反,韓信的計謀卻被一位家臣秘密報告給了劉邦的媳婦兒呂後。最終韓信被呂後和蕭何聯手,把韓信騙進宮中,被宮女們拿着削尖了的竹條,活活的看戳死了。那幫助劉邦掃平天下一統大漢的不二功臣,被蕭何贊為國事無雙,後人更是推崇備至,稱為兵仙神帥的難得人才。就這樣憋屈的死在了一個弱女子之手。
<h1 class="pgc-h-center-line">陳曦何許人也?</h1>
講到這兒,我們必須介紹一下陳曦,當時劉邦把兩個諸侯國的軍權統統交給了陳曦,而且兩國的這個位置正好是處于漢朝北部邊疆,與匈奴接壤。
可以說,劉邦把抵禦匈奴的事情也交給陳曦了。是以陳曦是劉邦非常信任的人,手握重兵,那當時都是大漢的精銳部隊。那麼他有着大好前程,也很受劉邦的信任,他怎麼會跟韓信搞到一起來謀反呢?
這還是跟劉邦的疑神疑鬼的性格有關系。話說,陳曦曾經休假回鄉路過,當時被分封的趙國,趙國的相國周昌看到陳曦的随行賓客竟然有一千多輛車,浩浩蕩蕩比皇帝的還多,陳曦對待賓客,用的是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禮節,而且總是謙卑恭敬屈己待人。等到陳曦走了,周昌趕緊跑到長安朝見劉邦。見到劉邦之後,說陳曦賓客衆多,有自個兒的小山頭兒了,對待他人很謙卑,估計是要給自個攢人脈,外加他在外獨掌兵權好幾年恐怕會有變故。
劉邦聽到大駭,一聲令下查,看看這些賓客到底有沒有違法亂紀的事兒。一查結果還真有不少,甚至牽連到陳曦,這讓陳曦非常害怕。碰巧這時候正好碰到韓信,被奪了楚王的名頭,這讓韓信情可以堪,他覺得簡直比當年胯下之辱還羞辱人,韓信于是是越想越氣,幹脆私底下他找到陳曦,欲圖謀大業。他對陳曦說,老弟呀,你擁有漢朝的精銳部隊,又是皇上的大紅人。不過劉邦多疑,隻要有小人搖唇鼓舌,你就很危險。你看我就是很好的例子,趁着現在情況還不太糟,你趕緊起兵謀反,我可以協助你。最後,等劉邦前腿剛走,韓信就覺得時機已到,于是召集自個兒的家臣打算突襲劉邦的老巢。韓信先是僞造了一份诏書,将所有的官家、奴隸、監獄裡的囚犯全部放出吧,讓這些亡命之徒跟自己逼宮,殺掉呂雉和太子,占領未央宮。
<h1 class="pgc-h-center-line">韓信有能力謀反嗎?</h1>
隻可惜被呂後提前獲知了韓信的計劃,讓蕭何将其騙進未央宮,将其誅殺。
講到這兒,我看到很多曆史朋友就非常質疑史料上說的這一段,說韓信一代名将指揮千軍萬馬,他竟然利用家臣和囚徒造反。他能赢嗎?他的目标可是攻擊皇宮,抓捕呂後和太子劉瑩,這個說法明顯它沒有可行性,其實怎麼說呢?
當年陳曦已經造反了,劉邦已經把大漢朝的精兵強将都帶到前線,留守京城的人應該不太多。如果韓信真的能夠組織起家臣和囚徒,還是有勝算的。
你别看一幫子囚徒家臣,當年章邯不是也是帶領着囚徒所謂的烏合之衆,一舉擊敗了陳勝吳廣,成為秦末名将的,更何況韓信的是誰?
兵仙把囚徒訓練成虎狼之師,他完全有這個能力。那好了,由此還衍生出的一個假設,如果說韓信想利用家臣和囚徒造反,那因為消息走漏了,是以被殺了。
那有沒有這種可能?如果當時消息沒有走漏,韓信如果成功的攻下了皇宮,順利的抓到了呂後和劉瑩,那劉邦還有可能把江山搶回來了。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了,我的答案是未必。劉邦在曆史上那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如果他真的那一刻願意顧及老婆孩子的死活,不顧前方戰事吃緊,是率兵回撤,那他統兵打仗遠遠就不是韓信的對手。
外加陳曦和韓信兩面夾擊,那劉邦百分百隻有挨打的份兒,那劉邦能不能找到其他幫手呢?恐怕找不到當初幫助劉邦打天下的彭越、英布等人,若是韓信率先挑起謀反,那這些人一定是跟着湊熱鬧,不會給劉邦賣命的。
樊哙、周勃等人是堅定的挺劉派,但他們也未必打得過韓信。說有一天韓信來到樊哙家裡串門,當時韓信已經被困在京城了,隻是一個無權無勢的淮陰侯,可是樊哙竟然采用跪拜的禮節來迎接和恭送韓信,并對韓信說,大王肯光臨寒舍,真是臣下的榮幸。
<h1 class="pgc-h-center-line">兵仙韓信的真實實力</h1>
要知道,樊哙不僅是劉邦一衆的将領,他還是呂雉的妹夫這樣一個重量級人物。面對韓信,都要自發地屈膝下跪高呼大王,那其他人見到韓信,還不得佩服着無理投地啊。在這樣的情況下,試想哪個将領敢面對韓信的軍隊呢?
是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隻要韓信當時拿下皇宮,接着占領京城,振臂一呼,必定是從者雲集。劉邦微矣,隻是韓信的計劃還沒實施就破産了。因為有人告密,更因為韓信對蕭何的信任,直接導緻韓信鳥盡良弓,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想當年,兵仙韓信對項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時,何等的威風,誰想到不到兩年就落得了這樣的下場,是以蕭何也算得上是韓信的恩人,也算得上是把他送上斷頭台的人。那對于蕭何後世給予的評價大多都是肯定的。但是蕭何的日子哼可能遠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風光。
其實,被剝奪兵權、軟禁的韓信已經沒有了反抗之力。想當年,兵先韓信對項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時,何等的威風,誰想到不到兩年就落得了這樣的下場,是以蕭何也算得上是韓信的恩人,也算得上是把他送上斷頭台的人。那對于蕭何後世給予的評價大多都是肯定的。
但是蕭何的日子可能遠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風光。
那話說劉邦聽到蕭何設計把韓信給宰了的消息之後,直接分封重賞了蕭何,蕭何可謂一時風光無限,可是當時有一個名叫趙平的人,卻看出了其中的危機。他當時對蕭何說,如今皇上在外面打仗,風餐露宿,丞相留守京城,皇上心中恐怕不平。另外皇上賜給您的衛隊,恐怕也不是保護您,而是開始懷疑您了。
蕭何,那也是聰明人。聽完趙平的話醍醐灌頂,他馬上謝絕全部賞賜,并且拿出全部的家财,這才暫時打消了劉邦的疑心。可是好景不長,當年秋天英布謀反,劉邦率軍親征的時候,又開始不放心在京中的蕭何,蕭何不得辦法呀?為了讓劉邦安心,他竟然主動向自己身上潑髒水,甚至做出了霸占老百姓田地的這種事情。最終蕭何名聲也臭了,劉邦賺足了便宜,才徹底饒過了蕭何。
但是到了王莽篡權的時候,再也找不到蕭何有關的蕭氏族人,從這個角度看,蕭何的下場也沒有比韓信好多少。其實韓信被殺之前,當年封的諸侯王已經謀反了,韓信被殺之後,後來的那些王們也開始謀反了,這些當年跟着劉邦打天下的兄弟,不是被劉邦殺掉,就是逃到匈奴,總之是不足為慮了。
但是這個時候劉邦他也老了,劉邦打赢并殲滅了英布的戰争,但是他在戰争中再次受傷,大概是感到命不久矣。他想臨死前回到老家去看一看。回憶過往,他想起了自己在酩酊大醉時劍斬白蛇,摸着石頭過河,打進關中,想起了鴻門宴上的卑躬屈膝,想起老爹被項羽按在兩軍陣前,自己還笑嘻嘻的要一碗肉湯喝,一幕幕往事在眼前閃過。可是那些人呢?他們已經不在了。無論劉邦承不承認,說屬于他的時代已經落幕。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終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