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

作者 | 樊登讀書 · 羊駝

主播 | 樊登讀書 · 賞新晴

《菜根譚》有言:“人品做到極緻,隻是恰好。”

生活中,不乏有這類人:

習慣性遷就,沒換來真心,反倒委屈了自己;

總想着謙讓,沒換來尊重,反倒自己受了傷;

什麼忙都答應,沒換來感恩,反倒被嫌棄做得不夠好。

處處替人着想,不一定能換來别人的在意;事事為人考慮,也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真心。

是以,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

學會有所保留,才能把握轉身的主動權。

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

聽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有一天,我從熱情變冷漠,從不計回報變得斤斤計較。

請不要說我變了,我隻是學會保護自己了。”

這世上,最涼薄的是人心,最經不起考驗的也是人心。

很多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習慣了擁有,便覺得理應如此。

有位網友@好運來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曆。

他有一個交往了20多年的好友。

一次,好友找到他,說想創業,但資金周轉不過來,想跟他借點錢。

他二話不說,借了好友十幾萬,并且幫助他承包一個小工廠。

因為當時沒有物資和技術,于是他又四處奔走,為好友提供物資、技術,甚至連客戶關系也幫忙打理。

在他的幫助下,好友的公司實作了十個月盈利四十多萬。

然而,好友不僅不感激,還每天想着他是否另有所圖,并到每個客戶那兒調查他是否有提成。

到供貨緊張時,還不止一次偷偷搶他的客戶、貨源。

最後,他知道了傷心至極,發誓與好友斷絕往來、不再聯系。

這讓我想到了前段時間熱播劇《人世間》裡的一幕。

主人公周秉昆搬到了新買的房子裡。

知道朋友肖國慶一家三口沒房子住,于是将父親蓋的房子免費借給了他們,并且還幫吳倩找了工作。

但後來因為買房被騙,周秉昆隻能帶着全家老小搬回老房子。

他覺得不好意思,為了跟肖國慶兩口子說這件事,還專門提了禮物,可是剛開口,吳倩就炸了。

她認為周秉昆是在攆他們走,不僅不感恩,還責怪周秉昆不替他們家着想,家裡隻有她一個人掙錢,剛夠糊口。

不僅如此,還趁機要求周秉昆給肖國慶找個工作,不然他們沒地方搬,也沒錢租房子。

最後鬧得雙方沖突重重,關系緊張。

但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求回報地對一個人好,他就會把你的好當作理所應當。

而你的善意成了軟弱,你的大度也成了無能。

有人說:

“欲望就像一顆種子,不斷地滿足,隻會讓它生長得更加迅速。”

對一個人太好,反而容易給彼此徒增煩惱。

恰到好處的善良,才是對一段關系最好的滋養。

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

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感恩的邊際效應”。

即人們在第一次受到恩惠時,通常會感激涕零;但随着次數的增多,便逐漸變得理所當然。

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帶着善意,也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感恩。

奧利弗·庫克是英國著名的慈善家。

她從16歲開始,一直到去世,70幾年中,一直在竭盡所能做善事。

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賣塑膠花,不僅為皇家榮民協會籌款,還捐助了二十幾個慈善機構,将自己的全部終身俸投入其中。

這樣一個心懷大愛的老人,原本應該幸福安康地過完一生,卻沒想到會以這樣決絕的方式離開人世。

每個月,奧利弗·庫克都會收到超過200封的郵件和無數電話,卻不是感謝,而是要求她捐款。

那些人将她所有積蓄全部掏空,還責怪她給得太少。

她曾說:“我已經付出太多了,再也拿不出更多了。”

可外界并不放過她,她的捐贈對那些人來說,不是善舉,而是成了必須履行的義務。

那些信件和電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而當她寄給兒子的250英鎊離奇失蹤後,她終于無法再相信任何人。

老人徹底絕望了,她從橋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為你雪裡送炭,你願我家散人亡。

将奧利弗·庫克老人逼死的,不是别人,正是她幫助過的那些窮苦又無助的人。

“掏心掏肺對一個人,要麼得到一生知己,要麼換來一生教訓。”

你敢毫無底線地一退再退,他就敢明目張膽地得寸進尺;

你敢無節制地掏心掏肺,他就敢無休止地變本加厲。

東野奎吾在《白夜行》中寫道: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我們都知道,一物可以換一物,但有時候,人心卻不能換來人心。

凡事有度,付出太多,難免會受傷。

守住自己的底線,我們才能進退自如,不受傷害。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寫到: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

西漢諸侯王韓信年輕時,家裡貧窮吃不起飯。

當地亭長善良,便經常叫他去家裡吃飯。

時間一久,亭長的妻子不樂意了。

某天,她故意讓家人提前吃飯,不給韓信留一點糧食。

韓信來時,等待他的隻有一張空空如也的飯桌,他一怒之下轉頭離開,從此再也沒去過亭長家。

韓信沒飯吃,一位老婆婆同情他,便舍給他一碗飯。

後來韓信發達了,想起老婆婆的一飯之恩,回報她千兩黃金,而長時間幫助他的亭長,卻隻落得個“小人”的評價。

話說喝酒六分醉,吃飯七分飽,對一個人的好,也要适可而止。

南宋時期有個員外,家裡很富裕,他為人和善且懂分寸,對自家的每個租戶都很好。

有一天,員外一位相交多年的好友來訪,說家裡突遭變故,請求員外收留他。

員外立即為他安排了住所,并給朋友一些土地用于耕種,但是要收取和租戶一樣的租金。

旁人得知後,指責員外太吝啬了,既然關系這麼好,又何必分得如此清楚。

員外解釋道:

“如若我讓他一直住在家裡,好吃好喝招待他,長久下去,他不僅會失去謀生的能力,還會覺得我對他的幫助是理所應當。

古人說:升米養恩,鬥米養仇。我這不僅是害了他,更是害了我自己。

再者,我自己負擔也很重,不能供養閑人,給他幾分田地,讓他自己勞作,我們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呢?”

果然,幾年之後,員外的朋友靠自己努力,攢下了一些積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兩人之間的關系,也比之前更近了。

無止境的付出,也許會換來别人的挑剔、責怪,适當的給予,才能獲得别人的尊重、感恩。

很喜歡杜甫的一句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生機。

俗話說:“幫困不幫懶,救急不救窮。”

幫困救急,别人才會感念你的好;幫懶救窮,别人隻會欲壑難填。

要知道,你的付出,并非一無所值,你的好,也不是誰都值得擁有。

誠心幫助别人,别人回以真心,才能長久;危難時施以援手,别人懂得感恩,才不會被辜負。

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

心理學家霍曼斯曾經提出:人與人的交往,本質是一種等價交換。

無論是哪一方,隻要給予和索取的過度,都會導緻關系的天平失衡。

是以,設定自己的界限感,努力營造收支對等,看似冷漠,實則是長久經營之道。

《認知突圍》中寫到:

“一個沒有界限感的好人,往往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最後浪費了自己的注意力,還很容易惹人反感。”

在一段關系中,若隻有一方的付出,往往費力而不長久。

與人相處最舒服的狀态,從來都不是讨好和強求,而是濃淡相宜、恰到好處。

點個「在看」,往後餘生,願你待人七分好足矣,剩下三分愛自己。

作者 | 羊駝,一個希望用文字溫暖世界的普通人。

主編 | 阿醫

排版 | 鄭向北

音樂 | 《夏日微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