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群落生态學的眼光欣賞 喜馬拉雅山 Natural World The Himalayas

用群落生态學的眼光欣賞 喜馬拉雅山 Natural World The Himalayas

喜馬拉雅山北面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它桓亘在中國與尼泊爾之間,位于中國的青藏高原南緣。喜馬拉雅山脈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全長 2400公裡。喜馬拉雅山脈之高、跨度之大、地形變化之多樣,造就了該群落生态的豐富多樣。根據海拔和雨量劃分,我們可以将喜馬拉雅山脈的植被大體分為4帶--熱帶、亞熱帶、溫帶及高山帶。但是地方地形和氣候以及光照和風吹的差别,也使得每一帶内植被構成有着相當大的差異。

從熱帶常綠雨林(僅局限于東喜馬拉雅山脈和中喜馬拉雅山脈潮濕的丘陵地帶)、常綠龍腦香科森林,再到覆寫了從阿魯納恰爾邦西向至尼泊爾中部的栎樹和栗林,這整個植被的變換讓我不禁驚歎自然的神奇力量。但在兩種植被變換的背後,往往意味着這裡存在着複雜的群落交錯區。在這裡,生态環境發生變化、種群進行激烈的競争——優勢種從一種過渡成另一種。在山脈的更高處,它們為山地森林所取代,而林中最典型的常綠樹是一種露兜樹(可以說是這個小群落的優勢種了)。無論是低緯度的山地還是高緯度的山地,無論是海洋氣候下的山地還是大陸性氣候下的山地,物種的多樣性總是毫無例外的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漸降低。

用群落生态學的眼光欣賞 喜馬拉雅山 Natural World The Himalayas

露兜樹

再随着海拔的上升,就到了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和荒漠地帶。由于青藏高原海拔有4500米,氣溫較低,降水少,且該地常年有凍土,不僅導緻高大的喬木根系無法生長,也不能滿足它們對溫度、水分、光照等的需求。是以在這幾乎不能發現這些植物的存在。也因為這種生存環境,該群落植物的垂直結構并不複雜,分層現象也不明顯。由此可見,這裡的植物群落不能通過分層現象來緩解植物間因為争奪陽光、空間、水分、礦質營養的沖突。是以在自然選擇、進化的作用下,在這岩石和冰雪腳下生存的優勢種是小蒿草、紫花針茅、固沙草、西藏蒿、墊狀駝絨藜等矮小的一年生耐寒的草本植物。這些草本植物抗寒且生長所需能量相對較少,加之根系也沒有穿過凍土的需求,促使它們能夠較好地适應這種較為艱苦的生存環境。其中,小蒿草的相對密度較大,出現頻率高,均勻度也較大,它們無疑屬于優勢種,對群落結構的形成有着明顯控制作用。

用群落生态學的眼光欣賞 喜馬拉雅山 Natural World The Himalayas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

除了植物,這群落也少不了有以植物為食的藏羚羊。藏羚羊大多群居生活在海拔為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通過種群内的互相協助來躲避一些天敵、提高存活率。但也免不了由繁殖因素引起的争奪雌藏羚羊的打鬥行為。在青藏高原群落中,棕熊和藏狐可謂是互相競争的關系了——它們大都捕食居住在洞穴裡、以韌草為食的鼠兔。狡猾的藏狐常常緊跟棕熊的腳步——隻有棕熊有力氣在青藏高原5月的凍土上挖開洞,出其不意地從洞的另一端抓起想要逃跑的鼠兔。捕食和被捕食在自然界中總是常見的,也正是由于棕熊和藏狐等捕食者的存在,青藏高原這一脆弱的生态環境才得以維持、群落多樣性才得以保持,否則生長速度緩慢的高原植物的數量會因為鼠兔的大量繁殖而迅速減少,進而對該地區的生态環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用群落生态學的眼光欣賞 喜馬拉雅山 Natural World The Himalayas

藏羚羊

除了以上的幾種動物,這裡生存着海拔最高的、會跳的蜘蛛,它們利用自己超乎尋常的彈跳力,進行捕食。毫無疑問,這個群落中當然也一定有它的食物——小型蒼蠅和跳蟲(原始昆蟲,以任何由風從低海拔帶上來的食物為食)。雪豹,青藏高原古老的居民,但由于栖息地的減少,雪豹的數量或者說種群密度都比較小。它們行蹤不定、捉摸不透。不可思議的是,在青藏高原這一極端的高度、稀薄的空氣等極端環境中,居然有蛇的存在。它們絕非有優良的抗寒能力,它們的存在更多展現的是該群落的空間異質性。生活在這裡的蛇是在溫泉中生活的溫泉蛇,不同于生活在青藏高原其他動物生活在低溫環境中,它們憑借地下火山的活動産生的熱量在這裡溫暖而安逸地生活。随着時間的推移,斑頭雁——飛的最高的鳥,也已經從喜馬拉雅的另一邊飛渡到青藏高原,它們往往在水邊築巢安家、養育雛鳥。看似自然的選址背後其實隐含的是自然法則——斑頭雁借相對有利的地形來有效躲避藏狼,這也大大增加了青藏高原的物種的豐度。

用群落生态學的眼光欣賞 喜馬拉雅山 Natural World The Himalayas

喜馬拉雅的雪豹

相比于植物群落的季節性變化,青藏高原群落中動物的變化會顯得更明顯。大多數典型的鳥類,在冬季到來之前又會克服重重障礙跨越喜馬拉雅山脈到達相對溫暖的另一側過冬。像藏羚羊、雪豹等這是也向雪被較少、食物相對充足的地區轉移。而鼠兔則在洞口附近積藏着成堆的幹草,棕熊也進入冬眠。所有這一切,都是青藏高原動物季節性活動的顯著特征,也是它們對環境的良好适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