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戴笠,這個人想必看過國産神劇的同學們都不陌生吧,而各位對他的印象我相信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的,對吧?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比如他殺人如麻,盡管在抗日戰争時期這個人做出過某些貢獻,但是他殺害的我黨人員,革命志士,愛國将領等更是數不勝數!而且這些事實連洗都沒得洗,闆上釘釘的。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吉鴻昌将軍就間接地死在戴笠手上,西安事變的主導者之一,著名愛國将領楊虎城将軍最後幾乎全家被殺害也和戴笠有直接關系!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還有《申報》的主導人之一,著名的教育家,愛國志士史量才因為在報紙上客觀地批判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無腦政策,而被戴笠殺害。

王亞樵,電影《功夫》斧頭幫幫主的反面原型,著名的革命義士,組建了“鐵血鋤奸團”吓得蔣介石睡不着覺的狠人,戴笠的結拜兄弟之一,也因為反對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而被戴笠偷襲殺害!

毛主席曾經也對王亞樵做出過評價,主席說王亞樵“殺敵無罪,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王亞樵

要知道這種江湖幫派性質的人物能夠得到毛主席如此之高的評價,是非常少見的。

諸如上述的惡劣事迹還有很多很多,戴笠之惡,可謂罄竹難書,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隻能寫上等等等等了。

而除了戴笠做的惡之外,我想大家最喜歡八卦的應該是戴笠的花邊新聞了吧!

比如他的另一個結拜兄弟胡宗南的妻子曾經跟戴笠是某某關系,比如戴笠和著名的電影明星胡蝶的關系,等等等等對吧!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如果說寫出“曾因醉酒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郁達夫是真正的生性豁達潇灑不羁的話,那麼戴笠其人就真正的是一個專業玩弄女性的下流坯子了。

不好意思,竟然拿革命烈士來和老流氓作比較,真是不應該。

隻是不管戴笠惡也好,壞也好,流氓也罷,這所有的名聲都随着1946年3月17日的一聲巨響,成為了戴笠的身後名!

1946年3月17日下午,連日奔波的戴笠先是從北平坐飛機到青島,到青島屁股還沒坐熱就又接着飛上海,結果飛機由于遇到雷暴天氣隻得轉道南京,途中在岱山(又名馬鞍山)由于不可知原因撞上了岱山爆炸,戴笠以及随行15名機組人員全部當場死亡。

由于當地暴雨,飛機失事三天後,軍統特務們才找到飛機失事的地方,此時臭名昭著的特務頭子戴笠已經在山溝的泥水裡面泡了三天,早已面目全非了,最後還是他的侍從通過戴笠的六顆金牙齒才辨認出來的。

蔣介石在确認戴笠的死訊後一度悲痛嗚咽,戴笠作為他的左膀右臂,跟随他已經14年有餘了,可以說對他蔣某人真的是忠心不二,十四年哪怕養條狗也會培養出感情的,何況是一個人呢?

而且老蔣作為一名玩陰謀詭計的絕頂高手,這麼多年來無數見不得人的髒活兒累活兒都是戴笠代勞的,用着這麼順手的一個人說沒了就沒了,自然是要悲痛一番的。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當天晚上,有着多年寫日記習慣的蔣介石這樣寫道:“戴笠不幸以氣候惡劣竟在南京附近遇險身亡,殊為悲痛,此生雖多缺點,但其忠誠與熱心實不愧革命信徒也。今焉則無矣。”

隻是,蔣委員長的深表痛心維持的時間太短了,參加完戴笠的追悼會和葬禮後,蔣介石命人整理戴笠的遺物,特務們除了過手截留下來的,彙報給蔣介石的關于戴笠的财務情況,讓之前還痛心的蔣委員長破口大罵,說戴笠陽奉陰違,貪贓枉法,狼心狗肺....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緻蔣介石對戴笠的前後态度産生了如此大的轉變呢?真的是A錢太多嗎?出身草莽的戴笠又是如何走入蔣介石的視野然後一步一步成為他的左膀右臂的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h1>

戴笠1897年5月出生于浙江江山縣,如果各位硬要算的話,那麼他和蔣介石算半個老鄉吧,因為就算在交通便利的現在,從老蔣故裡開車到江山縣也得4個小時,這個距離擱在清末民初得走多久?

是以,算個屁的老鄉啊。

戴笠出身地主家庭,原名戴春風(又說化名)父親當過巡警,母親是前清的落魄門第出身,是以家裡算得上頗有資産。

家庭條件這一點,戴笠倒是和蔣介石很相似,還有一點相似就是兩人都是幼年喪父,是以性子比較野。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由于戴笠在後來幹了特工這一行,他自己也怕暴露太多,是以他的個人資訊很多都隻有一個大概,哪怕沈醉的女兒寫的戴笠傳也是沈醉本人通過回憶編輯的,裡面有多少可信度,也有待商榷。

是以,我們也大概一下吧。

1915年與妻子毛秀叢結婚後,由于無心學業,為了謀一個出身,戴笠在浙江本地的軍閥幹過,而之是以18歲就結婚,并不是什麼媒妁之言啊之類的,而是戴笠把人家女孩子的肚子搞大了,并于當年生下長子戴藏宜。

在軍閥裡面混的不如意的戴笠輾轉于1922年來到上海,這一年,戴笠25歲,除了跟着他無怨無悔的糟糠之妻,他一事無成。

初到上海,十裡洋場的繁華一下子就讓戴笠迷上了,買辦和列強媾和而誕生的畸形舊上海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資本在這裡享受着它的饕餮盛宴,他們盡情地汲取着舊中國本就不怎麼旺盛的生命力,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狼行千裡吃肉,從小就野路子出身的戴笠覺得他應該吃肉,而不是像普通的勞苦大衆一樣為了一日三餐庸庸碌碌,匆匆忙忙。

有着極高分析能力的戴笠很快就找到了能夠吃肉的工作,他到一家證券交易所幹起了跑腿夥計,通俗點講的話,就相當于咱們今天證券交易所搞銷售的那波人。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由于八面玲珑,待人接物非常到位,客戶自然也拉得多,這讓戴笠在交易所很快就混出了名堂,交易所明面上的老闆戴季陶很快就注意到了這位“本家”小兄弟。

頭腦靈活,又會來事兒,關鍵是還很聽話,戴笠的表現讓戴季陶很滿意,随即戴笠就通過這位“本家”大哥認識了交易所背後的另外兩位老闆,蔣介石和張靜江。

這個時候的老蔣在上海灘可是浪得飛起的,交易所來錢快,是以他經常瓢(用同音字為了和諧)到失聯,與戴笠的聊天交往也無非是出自利益上的,這麼好的員工不用不白用嘛,對不對。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就這樣戴笠找到了大腿,在上海有了立足之地,時間兜兜轉轉來到了1925年,這年夏天的大上海電影院裡上映了一部名為《戰功》的愛情電影,盡管制造粗糙,但是它始一上映便轟動了全上海,善男信女們成群結隊的去觀看。

人和人的悲歡确實不同,1925年的中國,絕大部分國民都在生存線上下掙紮着,但總有一波人是不用為生存而煩惱的,甚至他們還可以找點樂子,比如泡酒吧、聽演唱會、喝下午茶、看電影等等。

比如戴笠,他這個時候就已經屬于這一波人了,而也是在這一年,他知道了電影裡那位美得不可方物的女演員,原來叫胡蝶。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從此,胡蝶這個名字便在戴笠的心底紮下了根。

因為之前順風順水的行情蔣介石一夥兒通過交易所賺了不少錢,是以這一次他們想玩把大的,于是一合計他們梭哈了所有資金,隻是在金融上都沒什麼天賦的蔣介石等人這一次成為了韭菜,他們開的交易所賠了個底兒掉。

公司破産了,王八蛋老闆戴季陶帶着小姨子跑了,特務頭子戴笠也失業了。

而此時蔣介石已經通過“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等手段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在國民黨内已經是軍政一把抓的領袖級人物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h1>

知道交易所幕後老闆是蔣介石的戴笠,在失業後很自然地選擇了報考黃埔軍校,在戴笠看來,僅僅隻是“老鄉”關系并不能讓老蔣重視自己,他必須為這個籌碼再加點料。

是以,本就讀過浙江第一師範,教育程度并不低的戴笠選擇了在而立之年再豪賭一把,那就是考黃埔軍校,目前老闆蔣介石的學生!

1926年,戴笠順利考入黃埔六期,成為了蔣介石真正名義上的學生。

為了積極地向蔣介石靠攏,戴笠通過蔣介石對黃埔的運作模式,開始有意識的精讀細讀曾國藩曾剃頭的著作,湘軍的那一套人身依附關系戴笠摸得門清,通過對比,戴笠發現他們的蔣校長對待黃埔軍校的态度和曾國藩對待湘軍幾乎是雷同的。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這個發現讓戴笠欣喜若狂,畢竟近水樓台先得月,他戴某人之前就是老蔣的員工,現在又是他的學生,而老蔣又在模仿曾剃頭的治軍方式,請問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驚喜的了嗎?

很快,戴笠的機會就來了。

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搜捕殺害我黨人員,并且于當年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的國民政府分庭抗禮。

為了讓自己的反動統治得以維持下去,蔣介石采用血腥手段鎮壓一切反對聲音,而清理黃埔軍校這種私人禁地自然成為了重中之重。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黨同伐異需要一定的情報支援才能夠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國民黨的情報組織雛形便應運而生了。胡靖安,黃埔二期畢業,出生于1903年,1927年的時候他已經是蔣介石最重視的狗腿子之一了,是以情報工作自然落到了他頭上。

善于鑽營的戴笠一下子就抓住了這一點,盡管胡靖安比戴笠還小了6歲,但是并不妨礙戴笠對其鞍前馬後啊!

都是人精,這事兒辦起來自然就漂亮了,胡靖安把戴笠這個蔣校長的“老鄉”給安排進了自己的情報組織,不過隻給了個編外人員名額,既不給經費,也不給任務,随戴笠自由發揮。

記憶力極好,并且平時和同學關系處得不錯的戴笠很快就從“熟人”那裡買來了好幾手情報,胡靖安憑借這些情報找到了好幾名我黨人員,戴笠靠着這些烈士的鮮血成功的得到了學長胡靖安的重視,随即戴笠從編外人員變成了正式人員,幹起了情報工作。

随後兩年,戴笠開始在情報工作上嶄露頭角,有好幾次重要情報來源都得到了蔣介石的肯定和誇獎,這位費盡心機的“老鄉”兼學生終于在蔣介石心中挂上了号。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1930年,國民黨的第一個特務組織成立了,在這個叫調查通訊小組的特務組織裡,戴笠上司的十人團由于見不得人的勾當幹得最出色,髒活累活幹得最好進而得到了蔣介石的贊賞和重用。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國内的愛國志士們力主抗日,這與蔣介石的無腦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是相悖的,是以蔣某人第一時間選擇的就是,血腥鎮壓這些愛國人士。

全國各地都有愛國志士出來提倡抗日,鎮壓不過來的蔣介石随即大肆擴張了他的特務系統,除了CC系中央情報處之外,1932年3月14日,戴笠在蔣介石的吩咐下成立了另一個特務組織複興社,戴笠任處長,領中校軍銜。

自此,大特務頭子戴笠開始登上民國的大舞台,走入民國群衆的視野,不同的是,他給那個時代的人們帶去的形象是負面的,因為他戴某人确實沒幹過幾件人事兒。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1">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h1>

俗話說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

同理,缺德事兒幹多了的戴笠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維邏輯,他往往不以為恥,還反以為榮。

忠于蔣介石個人,忠于黨國這句口号戴笠每次教育訓練都會一遍又一遍的灌輸給特務們,至于他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便不得而知了。

不過有一件事的發生,讓蔣介石徹底地接納了戴笠,那便是著名的“雙十二事變”了。

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将軍和花花公子張學良扣押了蔣介石,逼他抗日!

這種以武将帶頭發起的“兵谏”一時間震驚了整個民國,本就一盤散沙的國民政府瞬間誕生了各種奇葩事情。

除了和蔣介石有着人身依附關系的黃埔系想要營救蔣介石之外,更多的派系選擇的是作壁上觀和推波助瀾。

比如何應欽主張直接派大部隊進攻西安,至于蔣介石的安危什麼的就沒有提,畢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嘛,對不對?

紛紛攘攘,好不熱鬧。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何應欽

而戴笠選擇的就是以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并且他親自以身犯險去了西安促成談判。

戴笠一到西安就被扣押起來了,下達扣押指令的是張學良,之是以選擇關押戴笠,并不是張學良有多麼果斷,而是他的部下們絕大部分都想弄死戴笠,為了保住戴笠的命,張學良這才下令關押的。

事實證明大特務戴笠也是人,他幹了那麼多壞事,殺害了那麼多共産黨人和革命志士,本應該早有覺悟不得善終的。

但是事情真到他頭上了,他竟然害怕了,在被關押的二十多個小時裡,戴笠的表現并不怎麼好,除了寫了份遺書看得還像那麼回事兒。

寫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了間接被戴笠殺害的抗日名将吉鴻昌将軍,他面對死亡的時候不但選擇站着赴死,還寫了一首慷慨激昂的就義詩: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最後我想說哪怕我黨最小的黨員,年僅十四歲的劉胡蘭同志,在被白狗殺害的時候都沒有眨過一下眼,他戴笠,也不過爾爾。

國民黨能夠拿得出手的人物,真的是太少了!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啊!

不過好在西安事變最後在我黨的積極斡旋下得到了圓滿解決,而戴笠也因禍得福一下子走進了蔣介石的心裡,成為了蔣介石最信任的那一部分人。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放權戴笠,戴笠憑借蔣介石的支援迅速擴張,一度把特務的人員擴充到了近18萬人的規模。可以說整個民國,戴笠惹不起的人一隻手數的過來了,說他權傾朝野也毫不為過。

18萬人的特務隊伍,這可不是開玩笑,他蔣介石就算再相信戴笠,心裡也會起疙瘩的,更何況戴笠也并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哦,這裡有個傳聞不得不提,為什麼說是傳聞呢,因為真實情況不得而知。

那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戴笠的特務組織先拿到的情報,告訴美國人,但美國人不信。

并且傳聞這件事使得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戴笠非常好奇,後來羅斯福在和蔣介石一起開會的時候曾經提過想見見戴笠。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7">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h1>

接着我們來簡短地聊一聊戴笠的绯聞吧。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到兩個比較有名而且可考的女性了,他們分别是葉霞翟和胡蝶。

這兩位都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去世的,很多事情能夠查得到。

首先是葉霞翟,葉女士,他是戴笠手下的特工,傳聞也是戴笠的情婦。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葉霞翟和胡宗南

戴笠有兩個結拜兄弟,一個叫王亞樵,一個叫胡宗南。

王亞樵上文提到過,被戴笠暗殺了。

而胡宗南,是一位軍事素養比較高的國民黨将領了,他曾經立志要娶一個像宋美齡那樣的女性為妻子,戴笠于是就把他的屬下葉霞翟派出去留學了,并且1947年把她嫁給了胡宗南。這中間有多少狗血的事情大家自行腦補。

第二位,胡蝶女士,戴笠在上海灘厮混的時候就已經是胡蝶的擁趸了,隻不過那個時候無權無勢,而卻還沒有胡蝶有錢,是以有念頭卻啥也幹不了。

1946年,戴笠死訊傳來,蔣介石為何先是痛哭,後來又對其破口大罵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投奔蔣介石,開始發迹西安事變“救駕”有功,戴笠權傾朝野渣男戴笠,強搶民女不過是基本操作特務頭子之死

1942年,胡蝶和丈夫潘有聲攜帶所有家當從香港回内地,中途在上海被盜走了30箱珠寶首飾,為了找到這些東西他們兩口子托關系最後找到了戴笠,此時的戴笠有權有勢,剛好女神又自動找上門,結果可想而知。

戴笠強硬地支走了胡蝶的丈夫,然後同胡蝶同居了三年。

順帶提一句,戴笠的原配妻子毛秀叢,就是因為戴笠在上海鬼混,而和他分居的,那已經是1930年左右的事情了。

啊呸!人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0">特務頭子之死</h1>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C47型222号專機一頭撞在了岱山,戴笠也帶着他的所有好的壞的名聲一起被埋進了地下。

戴笠死後,蔣介石很傷心,不但追授了他中獎軍銜,還親自參加了戴笠的追悼會,為戴笠選擇了墓地等等。

不過在特務們清查戴笠的遺物并交給蔣介石後,蔣介石一改死者為大的理念,對已經死了的戴笠破口大罵!

因為,一直在蔣介石面前都是艱苦樸素,軍人形象代表的戴笠,穿幫了。

經查,戴笠在全國的主要城市全部都有最少一套别墅式的公館,在上海為了哄胡蝶更是特意修建了好幾處,在重慶也專門為胡蝶修建了公館。

這還隻是固定資産,特務們搜集到的戴笠藏在各處的财務,僅黃金就有600多公斤,美元什麼的不算!

蔣介石感覺自己被戴笠欺騙了十幾年,于是拿到資料後,對戴笠破口大罵,就差刨墳鞭屍了。

解放後,戴笠的大兒子在1951年被我人民政府依法槍斃了,他的後人有兩個孫子在1954年随同家人經香港去了台灣省。

不過,蔣介石沒有波及戴笠的家人,給戴笠後人的生活費和補助一直到蔣介石死,都沒有少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