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服役41年的“五一号”蒸汽機車 見證三線建設光榮歲月|紅色文物講述百年黨史⑱

作者:封面新聞

視訊加載中...

封面新聞記者 徐湘東 肖洋 席秦嶺

上世紀70年代,全國三線建設正如火如荼。1970年7月,作為三線建設重中之重的攀枝花,迎來了成昆鐵路通車、攀鋼出産第一爐鐵水等重大事件。

當時,攀枝花出鐵任務重,急需運輸用的火車頭。1971年,一輛由唐山機車車輛工廠生産的上遊型320号蒸汽機車,在開行20多天後抵達攀枝花,投入到攀鋼的生産建設中,一直服役了41年。期間,還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号”稱号。

2012年,這台見證了三線建設光榮歲月的機車正式“退休”,後被存放至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2020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服役41年的“五一号”蒸汽機車 見證三線建設光榮歲月|紅色文物講述百年黨史⑱

生産急需 輾轉20多天抵達攀枝花

走進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廣場右側,一輛黑色外觀的蒸汽機車頭停靠在一段鐵軌上,十分醒目。

這是一輛交通部唐山機車制造廠制造的上遊型蒸汽機車,編号為SY0320,1971年2月出廠,退役前的使用機關是攀鋼運輸部。

上遊型蒸汽機車,寓意“力争上遊”,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生産,是專門用于工礦企業以及調車、小運轉作業所設計的機車型号,是我國工礦用蒸汽機車中數量最多、生産時間最長的一種蒸汽機車。

服役41年的“五一号”蒸汽機車 見證三線建設光榮歲月|紅色文物講述百年黨史⑱

今年76歲的薛啟奎,是原攀鋼運輸部主任。當年,這輛蒸汽機車,就是由他負責,從唐山運輸回攀枝花的。

薛啟奎回憶說,當時,攀鋼第一爐鐵水出爐,大家都歡欣鼓舞,期盼着能更快地搞好生産,是以,對運輸用機車的期盼非常迫切。他們從唐山啟程,将這輛車押運回攀枝花。那時鐵路速度還很慢,從唐山到攀枝花,沿路走走停停,同時,也要邊開邊檢查,看軸是不是發熱,零部件是不是正常。最終,前後花了20多天,機車安全抵達攀枝花。

服役41年的“五一号”蒸汽機車 見證三線建設光榮歲月|紅色文物講述百年黨史⑱

蒸汽機車抵達後,攀鋼視若珍寶,挑選了廠裡最優秀的乘務員組成了青年包車組,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生産運輸任務。如今,在這輛車上,還能清晰地看到“320青年包車組”兩行大字。

服役41年的“五一号”蒸汽機車 見證三線建設光榮歲月|紅色文物講述百年黨史⑱

服役41年 見證三線建設曆史

1976年,這輛蒸汽機車的320青年包車組作為安全先進代表,參加了全國安全工作會議。1995年,這輛車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五一号”蒸汽機車,成為冶金運輸戰線上的一面鮮豔旗幟。

服役41年的“五一号”蒸汽機車 見證三線建設光榮歲月|紅色文物講述百年黨史⑱

時光荏苒。在攀鋼服役了41年後,這輛蒸汽機車到了退役的年齡,2012年6月26日,機車停止使用并封存。2015年3月,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開館,機車被存放至博物館儲存,為前來參觀的遊客,講述那段激情燃燒的三線建設曆史。

服役41年的“五一号”蒸汽機車 見證三線建設光榮歲月|紅色文物講述百年黨史⑱

2020年9月,經國家文物出境鑒定四川站專家評估定級,認定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4件館藏藏品為國家一級文物,其中,就包括這輛“1971年交通部唐山機車車輛工廠320蒸汽機車”。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