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報童近衛軍”成員看海派木偶劇,共憶那段光榮歲月

作者:文彙網
“報童近衛軍”成員看海派木偶劇,共憶那段光榮歲月

"它不見了!"就是這樣!我是一個賣報紙的小小诙,不等天去報社,一邊去,一邊叫,今天新聞真好,七銅闆買兩份報紙。7月15日上午,仙女木偶劇院上海木偶劇院的舞台再次響起了清脆的"賣歌"。在原版木偶劇《報童之聲》首演之際,上海木偶劇團全體成員和《報童之聲》創作團隊跟随當年的"小報童",重溫并分享了那段诟诟而激情的歲月。

"報童之聲"文藝晚會班邀請了"小報童"劉慧珍、何翠寶、"非職工報童"張大紅三位特邀嘉賓。劉慧珍和何翠寶是報童學校黨的秘密外圍組織"報童近衛"的成員,張大紅是進步報《新少年》義務的小出版人,也是地下少先隊員,或稱"報童之歌——上海報童校師生回憶集"客座編輯。雖然他們年紀大了,但當他們談論自己青少年時期的經曆時,他們仍然昂首挺胸。

“報童近衛軍”成員看海派木偶劇,共憶那段光榮歲月

此外,劇團的表演者還首次在影院展示了《報童之聲》的精彩片段,雖然隻有幾分鐘,但優美的旋律、活潑的兒童舞蹈場景和可愛卻充滿年齡的木偶報紙形象,讓小觀衆體會到這部木偶劇的藝術魅力。在分享會上,劉慧珍和何翠寶回憶起舊時代的痛苦生活和加入報童學校後日益增長的感受,特别是1949年上海即将解放的時候,他們如何以"報童衛隊"成員的身份秘密散發革命傳單,系上紅花、紅五角星迎接上海解放的經曆。張大紅與報童學校分享了他的"報童情結",講述了報童學校的地下黨員和老師們如何無所畏懼、艱辛,通過春日徒步、唱進步歌曲、講革命故事等方式,團結和教育小報, 紀律嚴明,講團結,互相尊重,互相愛護,開展革命思想啟蒙教育。

“報童近衛軍”成員看海派木偶劇,共憶那段光榮歲月

據上海木偶劇團團長何偉瓊介紹,《報童之聲》講述了地下黨員不顧自身安危,帶領報童組成黨的秘密外圍組織報童衛隊的故事,為上海解放做出了許多貢獻。與傳統的木偶劇不同,《報童之聲》采用當下兒童最喜愛的方式演繹時代故事,打破木偶戲表演的前沿,結合音樂劇的風格,發揮出海派木偶藝術的樂趣和相容性,展現了海派木偶在藝術發展過程中的不斷創新和突破。

原版海派木偶劇《報童之聲》将于7月下旬進行首輪彩排,并計劃在9月開展"學年第一課"紅色藝術教育系列活動,在文藝宣傳教育中發揮良好作用,弘揚紅色文化, 傳遞紅色基因,為提升上海文化軟實力,厚種城市精神品格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王玉麗

照片提供:上海木偶劇團

編輯:徐玉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