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作者:文彙網

最近,如果你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西館,你會發現全國最高的曆史文化藝術館的客廳是全新的。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以藝術和雕塑為媒介的國家博物館,通過30多件經典藝術和雕塑作品,展示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 抗美精神,反美援助北韓精神,特别行政區精神,抗洪精神,抗貧攻堅精神。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在西廳北側,從紅船精神開始,紅色背景牆兩旁排列着十多件反映民主革命紅色精神的經典藝術品。從展現井岡山精神的雕塑《揚帆紅船》,到反映大抗戰精神的油畫《新四軍北戰日本》等美術作品,生動地展現了革命先輩的藍縷,血淋淋的奮鬥,不屈不撓的革命曆程。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風帆紅船"楊奇瑞2017玻璃鋼70厘米×240厘米×70厘米

以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為創作背景,《揚帆紅船》展現了中國共産黨13名代表登上紅船的重要曆史形勢。毛澤東、董必武、陳譚秋、何樹恒等人近在咫尺,回首往事,充滿革命事業,中國未來堅定的理想信念。"紅船在劈劈,精神在聚集人。中國共産黨上司革命的船,形成了開拓精神,思想開放,敢于做第一人,堅定理想,不屈不撓的鬥争精神,以黨為公衆,忠誠于人民的奉獻精神為思想内涵的紅船精神,展現出跨越時空的永恒價值和強大生命力。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工農紅軍"劉開元 1956 玻璃鋼 235cm×140cm × 120cm

井岡山是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光榮起點。在這裡,黨上司的工農紅軍點燃了中國革命的火花,開辟了"圍城、武裝政權"的革命道路,回答了"為什麼中國的紅色政權可以存在",在武裝鬥争、土地革命、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實踐,也孕育了追求理想的堅定承諾, 實事求是,艱苦奮鬥,攻堅克難,依靠群衆赢得井岡山精神的内涵。劉開元的《勞工、農民和紅軍》用簡單易行的方法,營造出紅軍士兵的普通形象。他手裡拿着步槍,仰面戰鬥,拔掉荊棘,向前走去。他的堅定不移反映了他對革命理想和鬥争勝利的堅定信念。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長征上的宣傳者》 趙一雄 1959年 油畫 190cm×150cm

1936年10月,中國紅軍克服一切困難和犧牲,圓滿完成了震撼世界、創造曆史的長征,實作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中共和紅軍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是長征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精神财富,即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是革命的理想信念, 并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拯救國家,為了拯救人民,不怕任何困難和障礙,不惜一切代價付出犧牲的精神;就是要堅持獨立自主的精神,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要顧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這是緊緊依靠人民,與人民共處,苦難與共苦的精神。《長征路上的宣傳員》描繪了紅軍宣傳員在白雪皚皚的雪山中,高喊口号,唱革命歌曲,為行軍中的士兵加油打氣。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派遣新四軍北向抗日》餘劉吉軒 1951年 油畫 156cm×228cm

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的勝利是全國人民抗戰的偉大勝利,展現了所有中國孩子的興衰,皮夫對國情負責的熱愛,視死亡為生,甯願死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無所畏懼的強奸,血腥戰争結束的英雄主義理念, 毅力,執着的勝利信念,鑄就了偉大的反抗精神。在《把新四軍向北送去抗日戰争》中,新四軍的士兵勇往直前,向抗日戰場進軍。兩邊的隊伍都來送走父親和村民,或者送水送食物,或者揮手,或者吩咐下達訓示,現場極為溫暖。

新中國成立後,西廳南側的藝術作品主要展現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所鑄就的偉大時代精神,包括反映反美援朝偉大精神的國畫《鴨綠江》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光輝歲月",發揚特區精神的《開野牛》作品,弘揚扶貧精神的"果實"。這些作品描繪了新中國建設者的頑強拼搏,開拓進取、奉獻之路。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蔣昭和1950年中國畫 147cm × 125.5cm

江昭和的《鴨綠江》描繪了鴨綠江沿岸的一個農民家庭,當戰争燒到門口時,憤怒地拿起武器上戰場,保護國家的景象。在抗美抗擊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壯大戰争中,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把祖國的愛國精神和人民的利益發揚在一切之上,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英勇頑強,終生崇尚的革命英雄主義,無畏的艱辛, 始終保持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鬥志,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他們所有的革命忠誠,為人類的和平與正義事業,鍛造了反美援助北韓的偉大精神。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光輝歲月》羅根興 2009油畫 190cm×260cm

羅根興的油畫《光輝歲月》生動地描繪了"兩枚炸彈元勳"在飛彈發射場等待發射,意味着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是幾代科學家緻力于向國家報告跟進和繼續奮鬥的結果。"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新中國國防事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科技的進步,培養了一批吃苦耐勞、勇于創新的科技隊伍,增強了民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孕育并形成了"熱愛祖國"的動力, 無私奉獻、自力更生、吃苦耐勞、協調性強、勇于攀登"的"兩拍一星"精神。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打開野牛"潘何1983銅34cm×92cm×28cm

《打開野牛》是潘鶴為深圳經濟特區創作的主題。作者創造了一頭奶牛掙紮着向前移動,但努力拉扯它後面的老樹根的圖像,代表了落後的意識。40年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五大經濟特區相繼建立,廣大乾部群衆勇于開拓新時代時"先行牛",發揚勇于嘗試、敢于争先、艱苦奮鬥的精神,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們以"打破"精神,"創造"能量,"幹"作風,創造動人的"春奇故事",譜寫了一股勇潮,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水果》 王瑩瑩 2021 中國畫 240cm×200cm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把抗貧攻堅放在治國的突出位置,上司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大規模的脫貧攻堅戰,最終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形成了"上下同心同心、 艱苦奮鬥,精準務實,開拓創新,艱苦奮鬥,不擔當民"。王瑩瑩的《果子》以扶貧、鄉村振興為主題。作品選取精準扶貧倡議——18洞村猕猴桃産業項目為素材,運用"水迹溯源"水墨語言表達,展現苗族村民收獲猕猴桃時的喜悅。

展覽還設計了展現鋼鐵俠、雷鋒、賈玉路精神的英國模特人物,與版畫、中國畫、油畫和雕塑相結合,展現了以王金喜、雷鋒、賈玉璐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員的信念、奉獻精神、勇氣和進取精神。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演繹鋼鐵俠、雷鋒、賈玉路精神的作品組合

展覽的30多件藝術品和雕塑,既有來自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美術作品,也有著名藝術家的新作品,它們将帶觀衆跨越曆史的長河,回顧中國共産黨在上司人民100年奮鬥中的偉大成就, 感受到中共"為了犧牲許多野心,敢于為新的一天而教天"的無所畏懼。他們所表達的精神的力量來自于"堅持真理,堅持理想,實踐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奮鬥,忠誠黨,不承擔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凝聚了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偉大品格, 以及中國共産黨100年夢想的第一心使命。

紅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國家博物館回望光榮歲月

觀衆參觀現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