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于中原標準時間晚上7點陸續揭曉結果。

主競賽單元,羅馬尼亞又黃又暴的《倒黴性愛,發狂黃片》奪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完全是2018年的翻版——那年羅馬尼亞的無尺度片《不要碰我》(Touch Me Not)同樣拿了金熊。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倒黴性愛,發狂黃片》電影海報

影片由一個引子、三個段落以及三個「結尾」組成,中間以粉紅色字幕卡(加上音樂)分隔。

引子是一段4分鐘的性愛錄像,确實是P站風格(細節我就不描述了),不禁為演員的敬業精神肅然起敬。

第一個段落是錄像流到網上,女主角陷入危機之後的一天的生活,在布加勒斯特的辦事和漫遊;

第二個段落是一個由75個詞組成的「魔鬼小詞典」,算是論文電影,第三個段落則是女主角到學校開老師-家長會,算是一個挺詭異的批判大會。

最後還給出了三個結尾,其中第三個号稱「真正的結尾」,女主角化身神奇女俠并用假陽具懲罰了那些批鬥她的家長們。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導演: 拉杜·裘德(羅馬尼亞)

影片雖然黃暴,但是文本結構非常複雜,甚至過載。

最吸引眼球的性愛錄像洩露以及圍繞它的有關私人-職業形象的辯論(感覺導演是不是參考了大表姐的那次豔照事件),甚至都不是影片真正的重點。

豔照隻是一個引發議論的事件,導演真正要讨論的則是如今羅馬尼亞的社會現實:

貧富分化加劇、戾氣橫行、疫情加劇社會危機、消費社會、反智、陰謀論、民族主義盛行、右翼勢力崛起,當然還有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網絡暴力和道德審判。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今年是柏林電影節首度線上舉辦,頒獎結束之後,在6月9日到20日的「夏季特别活動」,這批得獎影片将會在柏林電影院放映。

以下是得獎名單:

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得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

Competition

最佳影片金熊獎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倒黴性愛,發狂黃片

Bad Luck Banging or Loony Porn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偶然與想象

Wheel of Fortune and Fantasy

導演: 濱口龍介(日本)

評審團銀熊獎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

Mr. Bachmann and His Class

導演: 瑪利亞·施佩特(德國)

最佳導演銀熊獎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自然光線

Natural Light

導演: 迪奈施·納吉(匈牙利)

影片講述1943年配合德軍入侵蘇聯的匈牙利軍隊在蘇聯的故事,主角是一名士官,他們在寒冷和泥濘中跋涉,占領了一個村莊,開拔後遭遇了遊擊隊,長官陣亡,回到村裡審問村民後,士官被新到的長官派去巡邏,回來的時候發現關押村民的谷倉被點燃了,村民們也都被燒死在裡面。

他又被派往後方醫院運送傷病員,向上級彙報的時候,幾番猶豫,但最終也沒有講述虐殺行為。他獲得了兩周休假,乘火車回家。

最佳主角銀熊獎

瑪倫·艾格特

Maren Eggert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我是你的人類

I'm Your Man

導演: 瑪麗亞· 施拉德(德國)

一部基本上是陳詞濫調的人類與機器人伴侶的故事,影像風格也很電視劇。不過好在觀感和表演都不錯,不至于惹人讨厭。

最佳配角銀熊獎

Lilla Kizlinger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森林随處可見

Forest - I See You Everywhere

導演: 本尼德克·菲利格夫(匈牙利)

最佳編劇銀熊獎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引見

Introduction

導演: 洪常秀(南韓)

洪常秀下不下力氣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這部片子完全是個随手的作品,規模和方法上近似于《克萊爾的相機》和《草葉集》的混合物。三段式故事,分别在南韓(首爾?)、柏林和南韓某處海邊拍攝。金敏喜扮演了一個居住在柏林的藝術家。為數不多的戲份裡,母女兩人都在反複贊美她的美貌。

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一部警察電影

A Cop Movie

剪輯師:Yibrán Asuad(墨西哥)

奇遇單元

Encounters

最佳影片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我們

We

導演: 愛麗絲·迪歐普(法國)

導演愛麗絲·迪歐普(Alice Diop)是塞内加爾移民後代。影片在處理家族記憶(通過檔案家庭錄影)的同時,在空間上則聚焦巴黎郊區,并以RER B線作為空間連接配接線索。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這種自覺的資料庫處理貫徹得還是相當好的,看似松散且沒有關系的導演家族記憶(曾居住在鐵路邊,母親做清潔工時也坐這條線)、黑人修車工(馬裡移民)、黑人家庭醫生、Drancy集中營博物館,以及一些公園、社群,都被RER B線串了起來。火車經常在景深處,或者以聲音的形式出現。情感上也做得比較節制。

評審團特别獎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Taste

導演:黎寶(Lê Bảo,越南)

法國世界電影基金/柏林世界電影基金/都靈實驗室,加上Wildbunch發行,是以獲得了很多關注。不過片子比較令人讨厭。形态上是慢電影,主要内容是混在越南貧民窟的被足球隊解雇的奈及利亞黑人與四個越南中老年婦女的全裸混居play。

最佳導演

(并列)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女孩和蜘蛛

The Girl and the Spider

導演:雷蒙·齊歇爾(德國)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一個女孩從她跟另一個女孩合住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搬走的兩天一夜,涉及十幾個人物,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别的沖突或者劇情,人物來來回回,堪稱「輪舞」或者「蜘蛛網」的結構。隐含的則是圍繞友情/羁絆主題的親子關系、以及階級和移民的議題。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人際衛生

Social Hygiene

導演: 德尼·科泰(加拿大)

柏林「常客(Ding Zi Hu)」德尼·科泰(Denis Côté)新作。官方推薦稱這部電影證明了「疫情時代的限制可以成為電影的形式與叙事上的發明之母」,不過……完全無感。影片基本就是在露天環境中保持兩米間隔的演員們面對攝影機的話劇。

特别提及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岩底崛發

Rock Bottom Riser

導演:費爾·席爾瓦(美國)

費比西獎

FIPRESCI Prize

費比西影評人協會分别在主競賽、奇遇以及論壇單元的處女作、全景單元的世界首映影片中選擇一部發獎。

今年評委們的選擇分别是——

主競賽

當我們仰望天空時看見什麼?

What Do We See When We Look at the Sky?

導演:亞曆山大·科貝裡澤(格魯吉亞)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奇遇

全景

同桌的守護者

Deskmat

導演: Karahan Ferit(土耳其)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論壇

滑雪

Ski

導演: Manque La Banca(阿根廷)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柏林影展獎項揭曉,金熊又頒給了一部黃暴片

本文首發于奇遇電影:cinematik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幹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