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老廈門人都知道或聽說過“鹦哥樓”,它是民族路70号的一棟三層老洋樓,建于1937年,原主人是惠安籍閩商謝畫錦。鹦哥樓正名為“南熏樓”,但因為樓頂有一隻水泥雕塑鹦哥,故廈門人習慣稱之為“鹦哥樓”。幾年前我曾經專程去拍攝過這棟樓,可惜當時大門緊閉無法進入,隻能拍拍外觀而已。又過了幾年,聽說“鹦哥樓”已被改建成餐廳,于是我又專程去了一次,這次是借着用餐之名,堂而皇之地進去仔細參觀了一番。[呲牙]

下面是我2015年1月拍攝的“鹦哥樓”
整幢建築外觀呈不等邊三角型,長邊六間,短邊三間。
正面依稀可見“南熏樓”三個字,可惜樓頂的鹦哥早已不見蹤影。
這是靠民族路的長側面,樓下有不少店面。
正大門緊閉
我繞到側面拍攝,可惜側面被一排後來搭建的儲物間阻擋了,為了拍得清楚一點,我隻能偷偷爬到隔壁樓的二樓上去拍。[捂臉]
鹦哥樓主體建築為三層,但直角處卻是五層,結構相當奇特,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建築。
來個近景
美不美看細節,鹦哥樓的細節非常講究。
就連防盜鐵窗都很有藝術性
下面是改造後拍攝的鹦哥樓,從正面看樓頂的鹦哥已經複原了。
鹦哥展翅欲飛
進入餐廳,所幸原來的木大門還是完整保留着,從裡面看古色古香。大門後搖身一變成為收銀台。
一層大廳設有吧台
一層大廳的雅座
進入後院,水溝也變身為小水池,若是種點蓮再養幾隻小魚就更好了。
由于來得比較早,餐廳裡還沒有顧客,服務員蠻熱情地帶我上二樓和三樓參觀。
房間被改造成大小不同的包廂,看得出裡面的裝飾盡可能複古,但我個人覺得椅子與室内的風格還是不太協調,若更改一下效果會更好。
每一個房間的裝飾都略有不同
這是天井處的回廊
站在這裡可以一直看到樓下,有點意思,恐高的人就不要看了。[大笑]
走廊設定了茶座,估計也能在這裡吃飯或喝茶。
沿着這個樓梯可以上到屋頂陽台
這是三樓的一面老牆
屋頂陽台頗為寬廣,正面還有兩層建築,樓下現在是辦公室,樓上是觀景亭。
站在側面可以清楚見到鹦哥雕塑
這應該是原來的魚池或蓮池,以前廈門的老别墅通常會有類似這樣的池子。
假山之上還有另外一個小觀景亭
臨街的一側種滿了竹子,擋住了外面參差的樓房。
假山不對外開放,無法上到觀景亭。試想80多年前這一帶周邊都是矮小的建築,坐在這裡吹風看景是何等惬意的事!
仔細參觀了一圈,又看又拍的,完畢後終于有心情坐下來吃飯。朋友們已經點好了菜,我省心省事開吃就是。[捂臉]
她們在讨論飯菜做得口味如何,對我而言終于能有機會參觀這棟洋樓才是正事,好不好吃并不是那麼重要。[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