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作者:信陵小司徒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前言:</h1>

明金大淩河之戰,當張春并四萬大軍全軍覆沒以後,大淩河城内的祖大壽與何可綱也是陷入了絕境。

最終,祖大壽殺掉何可綱,投降了後金,但不久後,便再度傳回大明,這裡疑點重重,而在長山之戰中,後金軍真的是異常武勇嗎?

查閱史料,筆者發現,後金軍可以隐藏了他們的火炮部隊,而大淩河之戰大明最終戰敗,實際上,政治原因大于軍事原因。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下篇,将就上述問題,進行簡要概述,為您呈現一個真實的大淩河之戰,全文共計5000字,閱讀需要十分鐘,歡迎新老朋友點贊、關注、支援評論。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h1>

張春走了,援軍沒了,可祖大壽與何可綱,還在率部苦苦堅守着,到了十月,大淩河的糧食徹底吃沒了,醫藥等也是消耗殆盡。

傷兵得不到醫治,苦苦地呻吟着,隻得一點點的傷口潰爛、重傷不治而死,祖大壽、何可綱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了,士兵們饑餓的已經不成樣子,終于,他們把目光投向了馬匹與死屍。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當時的大淩河城中,有着三萬多百姓商客,加之一萬四千的班軍、四千人的祖大壽、何可綱所部。

雖然連續作戰,士兵傷亡慘重,可也還剩下數千人,這麼大的人口規模,戰馬和死屍,怎麼夠吃呢?

是以不久後,他們的目标,瞄向了傷兵,自己的戰友、自己的同袍,可是為了活命,人在那一刻放棄了所有的人性與尊嚴。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變得與野獸無二,他們隻為了果腹,然後活下去,祖大壽默許了這一切。

可是,那麼多的人,傷兵也是不夠吃的,是以,還活着的士兵,将目光,再次投降了百姓商客。

畢竟打仗需要士兵,就隻能先吃這些百姓了,那一刻的大淩河,已經成為了人間地獄,人吃人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或許那一刻,所有大淩河内的人,已經不能稱之為人了。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除了士兵吃掉百姓,老百姓之間也是如此去做,人的骨頭就拿來當柴燒,酆都的恐怖,似乎也不過如此,就這樣,大淩河内的人員數量,急速的銳減着。

而此時,深知祖大壽已經堅持不下去且突圍無望的他,又動了招降之心,向當年對趙率教一樣。

皇太極多次寫信招降祖大壽,并利用已經投降自己的遼軍舊将等人前往遊說祖大壽。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至此,祖大壽動心了,他沒有辦法不動心,因為原來那個擁衆接近五萬人的大淩河,此刻軍民算在一起,也就僅剩下萬餘人。

或戰死,或被自己人吃掉,這樣的慘劇,的确不能在上演了。

況且,現在剩餘的幾千士兵,根本毫無戰鬥力,想要脫身,自然也是毫無可能,這種情況下,想要活,就隻有一個辦法。

可是,面對祖大壽的想法,何可綱堅決不同意,事已至此,唯有一死,死又何懼!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當年袁崇煥之是以挑選了他與祖大壽、趙率教等人作為遼軍骨幹,不正是看中了他們這一點嗎?

現在袁崇煥、趙率教都已經不在了,遼軍的主幹就剩下他們二人,此刻,不就是他們二人殉國的大好時刻嗎?

看着這位與自己近十年的搭檔、好友,祖大壽陷入了沉思,他記得袁崇煥,記得趙率教,也明白自己一生為将的意義是什麼,追求在哪裡。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可是在他看來,自己在大淩河已經前後堅持了快四個月,援軍再無消息,任由他們自生自滅,他就算是死了,也隻是為國平添一條人命,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

他已經盡力了,是以,祖大壽想要投降,就此解脫。

可是,他的内心,又也許也是抱着一絲僥幸心理的,他懼怕投降後自己會背上罵名,會對不起孫承宗、袁崇煥的栽培。

也許他在想,自己可不可以詐降,然後找機會,回到大明,繼續與後金作戰,這樣一來,留着他的命,還能繼續報國。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但是,隻要他投降,不管是詐降還是真降,在世人的眼中,他祖大壽依然淪為了笑柄,是不忠的代言。

是以,當時的祖大壽,也許會有着這樣的糾結與考量。

最終,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十月二十七日,祖大壽當衆殺掉了何可綱,何可綱笑着看着祖大壽,一言不發。

而後,衆軍争相吃了何可綱之後,祖大壽率領祖大弼、張存仁、祖可法等三十七員副将并軍民萬餘人,投降了後金。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至此,遼軍又一位能人,何可綱,也就此離去了。對于祖大壽來說,曆來有人争論他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

因為他不久後又傳回了大明,繼續鎮守遼東,與後金作戰,但是,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選擇了投降的方式,就注定說不清道不明。

而這樣的人生選擇,在他的人生中,不止出現一次,這樣的争論評價,最終也被分門别類地闆上釘釘,算是有了一個曆史交代。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h1>

大淩河之戰,從崇祯四年七月祖大壽率軍進駐開始,到十月二十七日祖大壽開城投降,曆時近四個月。

明軍排程不利、前後失據,更有吳襄、宋偉之徒貪生怕死,緻使張春、何可綱等人最終殒命,将士平民共計死傷據保守估計四萬餘人。

其中有戰損,更有被自己人吃掉在内,而除此之外,張存仁、祖可法等人在投降後金後,“積極表現”。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為後金在遼東乃至全國的作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恐怕也是大淩河、長山之戰的一大影響吧。

而在這之後不久,祖大壽與皇太極谏言,說自己可以傳回錦州,哪裡都是自己的部下,然後祖大壽号召舊部。

與皇太極裡應外合拿下錦州,并且行動以炮聲為号,皇太極信以為然,而後便派遣祖大壽潛回錦州。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至此,祖大壽從後金脫困,傳回錦州城内,再也沒有出來。與之一起或先後傳回的人少之又少,包括其養子祖可法、副将張存仁等數千部衆等都是留在了後金。

而在這之後,邱禾嘉查出了祖大壽曾經投降,便是上報朝廷,而祖大壽也為自己辯駁,崇祯對此,雖然心裡有數。

但是為了籠絡遼軍,并沒有責罰祖大壽,反而是繼續指令他鎮守錦州前線,至此,祖大壽一次投降之事,不管真假,也算畫上了一個暫時完美的句号。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h1>

長山、大淩河之戰,似乎總是被人忽略,可是,其對明清之間戰略态勢的影響,某種程度來說,不亞于薩爾浒之戰。

往往後世的學者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後金皇太極面對着明軍的火器優勢,一直沒有克制辦法。

而後金軍隻能以弓箭、盾車來抵抗明軍的火炮,突顯了後金軍的英勇,可是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七月二十七日至十月二十七日的長山、大淩河之戰,實際上,就是後金第一次大規模應用火器對陣大明的一次典型戰力。

當後金軍圍攻大淩河以及長山阻援的時候,後金便是已經拿出了自己所部威力絲毫不弱于大明的重器,各類型火炮。

其中包括八門最新型紅夷大炮,八十門大将軍炮,八十門小将軍炮,由漢人總兵佟養性統一調配指揮。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這樣的火炮配備,是一個什麼标準呢?長山之戰結束後,後金軍繳獲明軍的火器裝備數量很多。

具體為三門紅夷大炮,七門大将軍炮,三等将軍炮六百位,無名火器一萬位。

其中的三等将軍炮、無名火器,雖然火力較強,可是無法用于攻城,裝填較慢,真正起到戰場決定作用的,是紅夷大炮與大将軍炮。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雖然有戰争損毀,可是不難發現,後金軍此次攜帶的重型火炮,已經足夠和大明援軍相媲美,而且威力、性能,相當不錯。

後金軍的紅夷大炮,在一千八百斤到三千斤之間,炮彈重八到十六斤,而大将軍炮,則是重達千斤的滑膛炮,炮彈在六斤左右。

這樣的鑄造水準,已經與大明相仿,全部達到了當時世界的一流水準。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同時期歐洲的炮兵火炮數量、炮彈大小,也僅僅是這個水準,甚至說名動西方的古斯塔夫二世,在華倫斯坦戰役中,也僅僅動用了二十六門紅夷大炮。

其炮彈重量也僅僅在八斤左右,是以說,一些所謂的學者,大肆鼓吹後金軍騎射能力的時候,其實往往或刻意掩蓋、或不加考證後金軍的真實火力配備,一言以論之,難免過于有失偏頗。

那麼,後金軍的火炮,從哪來的呢?火藥從哪裡出現的呢?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原因很簡單,一年前的大明京畿自駕遊,皇太極着重擄掠了大量的火器局工匠,收攏了很多火炮、火器建造設計圖紙。

并且,在進攻北韓的時候,後金也着重去搜集一切有關于火器方面的存在,加之此前與大明戰鬥的繳獲。

至崇祯四年的長山、大淩河之戰的時候,後金軍雖說火器數量總體較少,但是,在局部戰争中,已經可以做到與大明,平分秋色了。

加之長山之戰的戰利火器,此後,後金軍的火器實力,成倍地增加,這是大明一方,始料未及的,因為他們賴以存在的軍事優勢,正在逐漸的被追趕上。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h1>

長山、大淩河之戰,除了标志着後金火器部隊的實力、大明的火器優勢逐漸消失的同時,還有着更為深刻的影響。

一個,就是遼東軍政人員任命的再次改變,其實,早在大淩河開戰之前,在孫承宗的建議下,朝廷便已經派遣孫谷來接替邱禾嘉擔任甯遠巡撫。

可是孫谷還沒有到任,大淩河之戰開啟,邱禾嘉運作前線,不能輕易撤掉,孫谷的任命,也就就此作罷。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等到大淩河、長山之戰基本結束後,朝廷輿論再次指向邱禾嘉,是以,改派謝琏前來擔任巡撫。

可是謝琏與當年的張鳳翼相同,害怕不敢前往,就隻能留邱禾嘉繼續留在前線,處理相關事宜。

而等到祖大壽投降之後,言官再次彈劾邱禾嘉,崇祯認為,邱禾嘉安撫松山、杏山,是有功勞的。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因為十月二十七日祖大壽投降後,皇太極就于十一月六日,再次派兵進攻松山、杏山,是邱禾嘉親自督軍,以火炮擊退後金,并且圖謀再舉,這一點,崇祯心裡很清楚,故而并沒有責備邱禾嘉。

可是此時,新任巡撫謝琏已經來到,邱禾嘉卻還在錦州留守善後,是以,看到邱禾嘉如此表現加之謝琏的膽小怕事,廷議再次改變巡撫人選。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以方一藻巡撫甯遠,調邱禾嘉到山海關、永平一帶繼續以右佥都禦史擔任巡撫一職,實際上,邱禾嘉已經被調回了内地。

在此期間,邱禾嘉繼續遭到彈劾,加之他每每與孫承宗意見相左,孫承宗也是不喜邱禾嘉,雖說崇祯沒有過分責備邱禾嘉,但是廷論的主調基本都是在彈劾、诋毀邱禾嘉。

無奈之下,已然積勞成疾、憂憤難當的邱禾嘉隻得因病請辭,最終,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四月,病逝于北京。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而相比邱禾嘉,此次在關外表現也是差強人意的孫承宗,自然也是是以次大敗而受到彈劾。

無奈之下,孫承宗接連上書請辭,最終崇祯準許,孫承宗回到老家高陽。

此後幾年間,雖然朝廷内外多次想要啟用孫承宗,但都沒有具體成型,直到七年後的那一戰,孫承宗也是為大明,奉獻了最後一滴熱血。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看上去,此次無非是因為黨争等原因,導緻了孫承宗、邱禾嘉等人被迫退場而已,實則不然。

可以說,從大淩河、長山之戰後,明廷幾乎再也沒人主張收複遼東,對于遼東的防務,已然逐漸的安于現狀,再也沒有了追求戰略主動權的論調與可能。

這對于明與後金(清)在遼東戰場的交戰,是一個很明顯的信号,或轉折,将國家大事時刻與黨政相挂鈎。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作為打壓排擠甚至是陷害政治對手的理由與罪名,在此刻更加的突顯于大明的朝堂。

此次長山、大淩河之敗,雖然吳襄、宋偉率部逃跑,表現得相當差勁,可是大明之敗,絕不單純的是敗在軍事上。

無論是張春,還是祖大壽何可綱,此戰打得都比較精彩、比較盡心盡力,給予了後金很大的殺傷。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可最終迎來慘敗,非兵不利、戰不善,實在是此次,大明從上到下,指揮排程的失當,構陷排擠所緻。

于崇祯來說,負有相當的責任,他聽從梁廷棟、孫承宗、邱禾嘉的建議,一時興起,收複遼東,恢複大淩河。

可是,當梁廷棟被罷免,黨争再起,言論直指大淩河的時候,崇祯再度動搖,同意了調令大淩河一萬駐軍後撤,改變了全力支援大淩河的主意。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而後長山、大淩河開戰時期,崇祯又壓下了朝中的不利言論,轉而支援孫承宗、邱禾嘉,等到大淩河戰敗之後。

崇祯再一次向放棄大淩河的輿論妥協,身為帝國的掌控者,前後四五個月,幾乎可以說是朝令夕改,立場不堅,大明怎能不敗?

于孫承宗來說,此人四朝元老,于遼東文武之中,聲望非凡,且在遼東多年,政策多有常效,也深為皇太極忌憚。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可是此次出關,不管是遼東人事安排,還是軍事排程,都沒有了第一次獨專關外時的魄力,與邱禾嘉、祖大壽之間,調停不當的同時,又陷入了與邱禾嘉的攻讦之中。

固然邱禾嘉專橫,可孫承宗的處置方法,也的确不當,是以,此次大淩河慘敗,身為督師,孫承宗,确實負有失職之責。

于邱禾嘉來說,此人盡心國事,忠于職守,勇敢擔當,不避生死,并最終積勞成疾,溘然長逝,可謂是一個好官,是一個于國擔當的能臣。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但其雖然長于文政,安撫難民,對軍事有獨到見解,但是用人不淑,過于專橫,長山、大淩河之敗。

孫承宗雖然有罪,可邱禾嘉的罪責,隻能更大,當其得梁廷棟為靠山,一意孤行,屢改軍令,梁廷棟倒台之後,為了自保,又舍祖大壽于不顧,自然加速了長山、大淩河之敗的到來。

外敵未至而内亂先起,外敵已至而内亂猶在,大明,安能不敗?是以,長山、大淩河之戰,于大明來說,的确一敗銳氣盡喪,攻守之勢至此徹底異形,再無進取的可能。

風雲遼東:祖大壽是否投降,掩蓋的火炮部隊,詳解明金大淩河之戰前言:(一)陷入 絕境的大淩河(二)祖大壽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蓋的後金火炮部隊(四)偃旗息鼓 遼事再無進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