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作者:信陵小司徒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前言:</h1>

明金大凌河之战,当张春并四万大军全军覆没以后,大凌河城内的祖大寿与何可纲也是陷入了绝境。

最终,祖大寿杀掉何可纲,投降了后金,但不久后,便再度返回大明,这里疑点重重,而在长山之战中,后金军真的是异常武勇吗?

查阅史料,笔者发现,后金军可以隐藏了他们的火炮部队,而大凌河之战大明最终战败,实际上,政治原因大于军事原因。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下篇,将就上述问题,进行简要概述,为您呈现一个真实的大凌河之战,全文共计5000字,阅读需要十分钟,欢迎新老朋友点赞、关注、支持评论。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h1>

张春走了,援军没了,可祖大寿与何可纲,还在率部苦苦坚守着,到了十月,大凌河的粮食彻底吃没了,医药等也是消耗殆尽。

伤兵得不到医治,苦苦地呻吟着,只得一点点的伤口溃烂、重伤不治而死,祖大寿、何可纲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士兵们饥饿的已经不成样子,终于,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马匹与死尸。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当时的大凌河城中,有着三万多百姓商客,加之一万四千的班军、四千人的祖大寿、何可纲所部。

虽然连续作战,士兵伤亡惨重,可也还剩下数千人,这么大的人口规模,战马和死尸,怎么够吃呢?

因此不久后,他们的目标,瞄向了伤兵,自己的战友、自己的同袍,可是为了活命,人在那一刻放弃了所有的人性与尊严。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变得与野兽无二,他们只为了果腹,然后活下去,祖大寿默许了这一切。

可是,那么多的人,伤兵也是不够吃的,所以,还活着的士兵,将目光,再次投降了百姓商客。

毕竟打仗需要士兵,就只能先吃这些百姓了,那一刻的大凌河,已经成为了人间地狱,人吃人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或许那一刻,所有大凌河内的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除了士兵吃掉百姓,老百姓之间也是如此去做,人的骨头就拿来当柴烧,酆都的恐怖,似乎也不过如此,就这样,大凌河内的人员数量,急速的锐减着。

而此时,深知祖大寿已经坚持不下去且突围无望的他,又动了招降之心,向当年对赵率教一样。

皇太极多次写信招降祖大寿,并利用已经投降自己的辽军旧将等人前往游说祖大寿。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至此,祖大寿动心了,他没有办法不动心,因为原来那个拥众接近五万人的大凌河,此刻军民算在一起,也就仅剩下万余人。

或战死,或被自己人吃掉,这样的惨剧,的确不能在上演了。

况且,现在剩余的几千士兵,根本毫无战斗力,想要脱身,自然也是毫无可能,这种情况下,想要活,就只有一个办法。

可是,面对祖大寿的想法,何可纲坚决不同意,事已至此,唯有一死,死又何惧!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当年袁崇焕之所以挑选了他与祖大寿、赵率教等人作为辽军骨干,不正是看中了他们这一点吗?

现在袁崇焕、赵率教都已经不在了,辽军的主干就剩下他们二人,此刻,不就是他们二人殉国的大好时刻吗?

看着这位与自己近十年的搭档、好友,祖大寿陷入了沉思,他记得袁崇焕,记得赵率教,也明白自己一生为将的意义是什么,追求在哪里。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可是在他看来,自己在大凌河已经前后坚持了快四个月,援军再无消息,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他就算是死了,也只是为国平添一条人命,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他已经尽力了,所以,祖大寿想要投降,就此解脱。

可是,他的内心,又也许也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的,他惧怕投降后自己会背上骂名,会对不起孙承宗、袁崇焕的栽培。

也许他在想,自己可不可以诈降,然后找机会,回到大明,继续与后金作战,这样一来,留着他的命,还能继续报国。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但是,只要他投降,不管是诈降还是真降,在世人的眼中,他祖大寿依然沦为了笑柄,是不忠的代言。

所以,当时的祖大寿,也许会有着这样的纠结与考量。

最终,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十月二十七日,祖大寿当众杀掉了何可纲,何可纲笑着看着祖大寿,一言不发。

而后,众军争相吃了何可纲之后,祖大寿率领祖大弼、张存仁、祖可法等三十七员副将并军民万余人,投降了后金。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至此,辽军又一位能人,何可纲,也就此离去了。对于祖大寿来说,历来有人争论他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因为他不久后又返回了大明,继续镇守辽东,与后金作战,但是,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选择了投降的方式,就注定说不清道不明。

而这样的人生选择,在他的人生中,不止出现一次,这样的争论评价,最终也被分门别类地板上钉钉,算是有了一个历史交代。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h1>

大凌河之战,从崇祯四年七月祖大寿率军进驻开始,到十月二十七日祖大寿开城投降,历时近四个月。

明军调度不利、前后失据,更有吴襄、宋伟之徒贪生怕死,致使张春、何可纲等人最终殒命,将士平民共计死伤据保守估计四万余人。

其中有战损,更有被自己人吃掉在内,而除此之外,张存仁、祖可法等人在投降后金后,“积极表现”。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为后金在辽东乃至全国的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恐怕也是大凌河、长山之战的一大影响吧。

而在这之后不久,祖大寿与皇太极谏言,说自己可以返回锦州,哪里都是自己的部下,然后祖大寿号召旧部。

与皇太极里应外合拿下锦州,并且行动以炮声为号,皇太极信以为然,而后便派遣祖大寿潜回锦州。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至此,祖大寿从后金脱困,返回锦州城内,再也没有出来。与之一起或先后返回的人少之又少,包括其养子祖可法、副将张存仁等数千部众等都是留在了后金。

而在这之后,邱禾嘉查出了祖大寿曾经投降,便是上报朝廷,而祖大寿也为自己辩驳,崇祯对此,虽然心里有数。

但是为了笼络辽军,并没有责罚祖大寿,反而是继续命令他镇守锦州前线,至此,祖大寿一次投降之事,不管真假,也算画上了一个暂时完美的句号。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h1>

长山、大凌河之战,似乎总是被人忽略,可是,其对明清之间战略态势的影响,某种程度来说,不亚于萨尔浒之战。

往往后世的学者们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后金皇太极面对着明军的火器优势,一直没有克制办法。

而后金军只能以弓箭、盾车来抵抗明军的火炮,突显了后金军的英勇,可是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七月二十七日至十月二十七日的长山、大凌河之战,实际上,就是后金第一次大规模应用火器对阵大明的一次典型战力。

当后金军围攻大凌河以及长山阻援的时候,后金便是已经拿出了自己所部威力丝毫不弱于大明的重器,各类型火炮。

其中包括八门最新型红夷大炮,八十门大将军炮,八十门小将军炮,由汉人总兵佟养性统一调配指挥。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这样的火炮配备,是一个什么标准呢?长山之战结束后,后金军缴获明军的火器装备数量很多。

具体为三门红夷大炮,七门大将军炮,三等将军炮六百位,无名火器一万位。

其中的三等将军炮、无名火器,虽然火力较强,可是无法用于攻城,装填较慢,真正起到战场决定作用的,是红夷大炮与大将军炮。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虽然有战争损毁,可是不难发现,后金军此次携带的重型火炮,已经足够和大明援军相媲美,而且威力、性能,相当不错。

后金军的红夷大炮,在一千八百斤到三千斤之间,炮弹重八到十六斤,而大将军炮,则是重达千斤的滑膛炮,炮弹在六斤左右。

这样的铸造水准,已经与大明相仿,全部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一流水准。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同时期欧洲的炮兵火炮数量、炮弹大小,也仅仅是这个水平,甚至说名动西方的古斯塔夫二世,在华伦斯坦战役中,也仅仅动用了二十六门红夷大炮。

其炮弹重量也仅仅在八斤左右,所以说,一些所谓的学者,大肆鼓吹后金军骑射能力的时候,其实往往或刻意掩盖、或不加考证后金军的真实火力配备,一言以论之,难免过于有失偏颇。

那么,后金军的火炮,从哪来的呢?火药从哪里出现的呢?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原因很简单,一年前的大明京畿自驾游,皇太极着重掳掠了大量的火器局工匠,收拢了很多火炮、火器建造设计图纸。

并且,在进攻朝鲜的时候,后金也着重去搜集一切有关于火器方面的存在,加之此前与大明战斗的缴获。

至崇祯四年的长山、大凌河之战的时候,后金军虽说火器数量总体较少,但是,在局部战争中,已经可以做到与大明,平分秋色了。

加之长山之战的战利火器,此后,后金军的火器实力,成倍地增加,这是大明一方,始料未及的,因为他们赖以存在的军事优势,正在逐渐的被追赶上。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h1>

长山、大凌河之战,除了标志着后金火器部队的实力、大明的火器优势逐渐消失的同时,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一个,就是辽东军政人员任命的再次改变,其实,早在大凌河开战之前,在孙承宗的建议下,朝廷便已经派遣孙谷来接替邱禾嘉担任宁远巡抚。

可是孙谷还没有到任,大凌河之战开启,邱禾嘉运作前线,不能轻易撤掉,孙谷的任命,也就就此作罢。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等到大凌河、长山之战基本结束后,朝廷舆论再次指向邱禾嘉,因此,改派谢琏前来担任巡抚。

可是谢琏与当年的张凤翼相同,害怕不敢前往,就只能留邱禾嘉继续留在前线,处理相关事宜。

而等到祖大寿投降之后,言官再次弹劾邱禾嘉,崇祯认为,邱禾嘉安抚松山、杏山,是有功劳的。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因为十月二十七日祖大寿投降后,皇太极就于十一月六日,再次派兵进攻松山、杏山,是邱禾嘉亲自督军,以火炮击退后金,并且图谋再举,这一点,崇祯心里很清楚,故而并没有责备邱禾嘉。

可是此时,新任巡抚谢琏已经来到,邱禾嘉却还在锦州留守善后,因此,看到邱禾嘉如此表现加之谢琏的胆小怕事,廷议再次改变巡抚人选。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以方一藻巡抚宁远,调邱禾嘉到山海关、永平一带继续以右佥都御史担任巡抚一职,实际上,邱禾嘉已经被调回了内地。

在此期间,邱禾嘉继续遭到弹劾,加之他每每与孙承宗意见相左,孙承宗也是不喜邱禾嘉,虽说崇祯没有过分责备邱禾嘉,但是廷论的主调基本都是在弹劾、诋毁邱禾嘉。

无奈之下,已然积劳成疾、忧愤难当的邱禾嘉只得因病请辞,最终,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四月,病逝于北京。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而相比邱禾嘉,此次在关外表现也是差强人意的孙承宗,自然也是因此次大败而受到弹劾。

无奈之下,孙承宗接连上书请辞,最终崇祯批准,孙承宗回到老家高阳。

此后几年间,虽然朝廷内外多次想要启用孙承宗,但都没有具体成型,直到七年后的那一战,孙承宗也是为大明,奉献了最后一滴热血。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看上去,此次无非是因为党争等原因,导致了孙承宗、邱禾嘉等人被迫退场而已,实则不然。

可以说,从大凌河、长山之战后,明廷几乎再也没人主张收复辽东,对于辽东的防务,已然逐渐的安于现状,再也没有了追求战略主动权的论调与可能。

这对于明与后金(清)在辽东战场的交战,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或转折,将国家大事时刻与党政相挂钩。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作为打压排挤甚至是陷害政治对手的理由与罪名,在此刻更加的突显于大明的朝堂。

此次长山、大凌河之败,虽然吴襄、宋伟率部逃跑,表现得相当差劲,可是大明之败,绝不单纯的是败在军事上。

无论是张春,还是祖大寿何可纲,此战打得都比较精彩、比较尽心尽力,给予了后金很大的杀伤。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可最终迎来惨败,非兵不利、战不善,实在是此次,大明从上到下,指挥调度的失当,构陷排挤所致。

于崇祯来说,负有相当的责任,他听从梁廷栋、孙承宗、邱禾嘉的建议,一时兴起,收复辽东,恢复大凌河。

可是,当梁廷栋被罢免,党争再起,言论直指大凌河的时候,崇祯再度动摇,同意了调令大凌河一万驻军后撤,改变了全力支持大凌河的主意。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而后长山、大凌河开战时期,崇祯又压下了朝中的不利言论,转而支持孙承宗、邱禾嘉,等到大凌河战败之后。

崇祯再一次向放弃大凌河的舆论妥协,身为帝国的掌控者,前后四五个月,几乎可以说是朝令夕改,立场不坚,大明怎能不败?

于孙承宗来说,此人四朝元老,于辽东文武之中,声望非凡,且在辽东多年,政策多有常效,也深为皇太极忌惮。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可是此次出关,不管是辽东人事安排,还是军事调度,都没有了第一次独专关外时的魄力,与邱禾嘉、祖大寿之间,调停不当的同时,又陷入了与邱禾嘉的攻讦之中。

固然邱禾嘉专横,可孙承宗的处置方法,也的确不当,所以,此次大凌河惨败,身为督师,孙承宗,确实负有失职之责。

于邱禾嘉来说,此人尽心国事,忠于职守,勇敢担当,不避生死,并最终积劳成疾,溘然长逝,可谓是一个好官,是一个于国担当的能臣。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但其虽然长于文政,安抚难民,对军事有独到见解,但是用人不淑,过于专横,长山、大凌河之败。

孙承宗虽然有罪,可邱禾嘉的罪责,只能更大,当其得梁廷栋为靠山,一意孤行,屡改军令,梁廷栋倒台之后,为了自保,又舍祖大寿于不顾,自然加速了长山、大凌河之败的到来。

外敌未至而内乱先起,外敌已至而内乱犹在,大明,安能不败?所以,长山、大凌河之战,于大明来说,的确一败锐气尽丧,攻守之势至此彻底异形,再无进取的可能。

风云辽东:祖大寿是否投降,掩盖的火炮部队,详解明金大凌河之战前言:(一)陷入 绝境的大凌河(二)祖大寿到底是否降金?(三)被掩盖的后金火炮部队(四)偃旗息鼓 辽事再无进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