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作者:劉白惜

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大陸雖然也有“一定要解放台灣”的口号,但實際上大部分軍力主要部署在北方,一部分用來打北韓戰争,還有一部分去對付更加可怕的北極熊,而真正叫喊着要渡海進攻,并且還積極付諸實施的,卻是困守于台灣島上的蔣介石。

以台灣彈丸之地為基礎,要達成“反攻大陸”,就如同格魯吉亞要吞下俄羅斯一樣,怎麼看也非常渺茫的一件事,但蔣介石的下半生又一直在為之奮鬥,這是因為什麼呢?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h1>

蔣介石退敗台灣後,一直特别關注大陸的政治、經濟發展,大陸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的迹象,台灣就掀起了一波反攻大陸的浪潮。

20世紀60年代初,大陸連續三年遭受自然災害,蘇聯“老大哥”的奸詐和中印邊境沖突,這一系列的内憂外患、天災人禍,使國民經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在這方面,蔣介石似乎看到了“解放大陸”的星星之火,又一次萌發了他馬上就要熄滅的夢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是老天在幫我啊,光複大陸的時機到了!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是以,蔣介石親自召開了幾次高層軍事會議,動員了有能力的将軍們,安排制定了一個龐大而周密的“旭光作戰計劃”。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台灣當局購買了大量的新武器。

與此同時,蔣介石急于對美國發動輿論攻勢,希望得到美國的回應和支援,但由于種種原因,美國政府沒有明确的表态回複,這使蔣介石心中非常不快。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肯尼迪總統被暗殺後,約翰遜開始執政,蔣介石準備再次行動。

此時,美國正在對越南發動戰争,蔣介石想利用這場戰争把美國拖入兩岸沖突。是以,台灣一直向美國施加壓力,強烈要求新政府對他們“中華民國的未來”表示支援。

美國當然對蔣介石的如意算盤了如指掌,對台灣反攻大陸的軍事能力也有清醒地評估。然而,臘斯克委婉地擋回了蔣介石這一“創造性”的提議。

他認為:沒有其他國家的支援,特别是美國的全力支援,台灣永遠不可能在大陸獲得軍事的立足點。但是一旦美國介入,就沒有辦法不動用軍隊,甚至可能會動用核武器,赫魯曉夫不會袖手旁觀。這樣,整個北半球将難免再次陷入戰争之中。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卡伯特随即表示:“在目前情況下,美國永遠不會支援蔣介石進攻中國大陸,如果蔣介石堅持要采取行動,我們兩家就會聯合起來阻止他。”

後來,肯尼迪也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聲明:“國民黨軍如果對大陸采取軍事行動,那等于自殺。”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h1>

1950年7月31日,蔣介石接到蘭欽不客氣地指出要取消征兵的信時,非常生氣。

他在辦公室裡大聲抱怨,“混蛋,這些美國人都是混蛋,我們又沒有在你們的美國領土上招募新兵,為何要如此幹涉?”

8月2日,蔣介石召見親信、“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秘書長黃少谷時,為此事又發了一頓牢騷,說美國在台灣建立一支“成功的軍隊”做的十分過分,是對國民黨内政的絕對幹涉。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黃少谷向蔣介石建議,雖然美國的做法是不恰當的,但台灣目前承受不起離開美國的幫助,也不能得罪美國。為了處理這件事,可以找相關的人來開個會議讨論一下應對方法。

蔣介石仔細思考,當時台灣處境不利,如果得罪了美國人,誰來保護“中華民國”?然後立刻就通知陳誠、周至柔、嚴家淦、葉公超、張群等要人到“總統府”開會。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蔣介石在會議上讀了一遍蘭欽給他的信,并征求大家的意見。

張群說,有美國人在這裡,未來肯定會有更多麻煩。關于征兵建立“成功軍隊”的問題,最好是可以委婉地向美國說明台灣的立場。

陳誠在講話中建議,可以減少征召人數,并放棄“成功的軍隊”的名稱,以平息美國的不滿。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散會後,蔣介石在征兵政策上作了一些調整,減少了3000名新兵,并裁減了陸軍總部訓練團和訓練團的台灣軍官約5000名,形成了一支“成功的軍隊”,老部隊适當縮編,“成功軍”的問題在美方面前盡量不提。

雖然台灣做出了大讓步,但美國“大使館”和美方的顧問團還是仍然堅持,他覺得蔣介石做出的改變還不夠,要求台灣當局停止征兵,并進一步減少征兵人數。

在美方的一再幹預下,蔣介石再一次決定裁減一部分部隊兵力,台灣新兵又裁減1500人。

新兵沒有被征召組成自己的軍隊,而是被配置設定到舊軍隊。最後組建“成功軍”的計劃終于泡湯。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h1>

艾森豪威爾派杜勒斯于1954年12月與蔣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一方面,要在軍事上保衛台灣,另一方面,要阻止蔣介石進攻大陸。

而“拴住蔣”,意思是不要被蔣介石拖下水。

蔣介石接受了美國的保護,隻能不情願地承認沒有反攻的希望。蔣雖然嘴巴上仍說,“大陸是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沒有美國人來幫忙,他連邊都摸不着。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蔣介石當然不會就這樣放棄,美國的反共熱情仍然高漲,冷戰愈演愈烈。如果世界發生了變化,他仍然有希望反擊大陸,尤其是在美國軍隊大多處于交戰狀态的時候。

一旦打成了一場大戰,赢得大陸的反攻,即使老美要逃跑,也會身不由己。艾森豪威爾當然看到這一招,要蔣減少金馬的軍隊,蔣拒絕考慮。

但是老美畢竟不是傻瓜,輿論出現不同的批評意見,希望金門休戰複員。蔣介石斷然拒絕裁減他在外島的兵力,以示他的不滿。

他最不高興的是,套牢老美以便“反攻大陸”的希望又将落空。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更明言不會支援或容忍蔣進攻中國大陸。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h1>

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想法是在廣東沿海大舉登陸,切斷大陸和越共之間的主要聯系,并占領廣東,以分擔美國在越南作戰的負擔。

克萊恩在後來的報告中回顧說,蔣介石早在1963年就有過一個類似的計劃,但這個計劃要雄心勃勃得多。

這是為了部署整個陸海空三軍的精英,一共53.8萬人在廣東沿海大規模登陸。這個計劃是十分铤而走險的,是以雙方的進階官員之前都仔細考慮過了。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得出的結論就是,該計劃在若幹關鍵領域存在嚴重不足。

例如,國民黨的兩栖作戰運輸工具不足,缺乏訓練有素的登陸艦人員,當然,所有這些都必須由美國提供。

另外,國民黨用來提供空中保護的飛機也不夠,就算是美方提供了軍事裝備,國民黨這邊也是沒有相應的專業飛行人員。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即便是這些欠缺都能得到彌補,美國的高層官員還認為,雖然國民黨軍隊可以在廣東沿海進行登陸并控制汕頭,但如果沒有美國軍隊的參與,國民黨軍隊将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标。

此外,一旦國民黨軍遭遇抵抗,國民黨軍的士氣能維持多久也是個問題。在前線的士兵中,約有85%出生在台灣,他們對“反攻”沒有多少熱情,可能很快就會喪失戰鬥意志。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解放軍訓練有素且富有信仰。是以,當1965年蔣介石再次提到舊事的時侯,克萊恩的判斷還是,假如沒有美國的物質支援和軍事介入,僅憑着蔣介石自己單幹,成功的機會是非常小的。

國民黨空軍隻能為登陸廣東東海岸的部隊提供最低程度的空中保護,在汕頭的南部,空軍也隻能是提供斷斷續續的支援。

有情報顯示,共産黨早就已經在這個地區部署了重兵,如果國民黨硬要登陸,一定會遭到重創。

但是與國民黨相比,解放軍擁有更緊密的軍事基地、更多的空中支援和更多的物資支援。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h1>

此後蔣介石再也沒有機會在外島制造事端,潛入美軍,幫他反擊大陸。

中國共産黨在1964年成功發射了原子彈,這使得美國幹預的可能性更小,甚至核威脅也無法再出口。沒有美國的支援,反攻是不可能的,沒有美國的允許,反攻更是不可能的。

此時,美國在越南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他們不想在台灣海峽制造麻煩。當然,蔣介石也想參與越南戰争。

他指令當時的“國防部長”蔣經國在他通路美國的時候去問他。他知道美國不能接受這種“善意”,但他還是想問,這表明他想參與國際反共戰争非常迫切。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蔣介石沒有想到的是,他最終被共和黨反共領袖理查德·尼克松“背叛”。尼克松雖然是反共主義者,但也是一位現實主義的政治家。

在中蘇關系惡化、越南戰争陷入僵局的情況下,戰略家亨利·基辛格來到了北京,美國總統遂于1972年在人民大會堂與周恩來杯酒交歡,在中南海與毛澤東書房密談,斯人獨憔悴的是在台灣的蔣介石。

蔣介石反攻大陸夢碎,臨終前不斷念叨: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一、躍躍欲試,蔣介石向美不斷施壓,對其發出試探二、野心勃勃,卻被美逼迫放棄軍援,向目前局勢低頭三、自讨苦吃,蔣令外島增兵,引美國付之一歎四、孤注一擲,蔣介石自認完美計劃,被美否定五、萬念俱灰,尼克松使蔣徹底絕望結語:

于此大勢已去之際,蔣介石已是垂暮之年。

蔣父子旁邊的副官翁元口述,蔣在昏迷不醒的時侯,嘴裡還在不停地念叨着:“‘反攻大陸’……“解救我的同胞們”……“反攻大陸”……”,甚至在他去世的時候,他還在絕望地哀悼。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結語:</h1>

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政策,依然基于從現實出發的利益算計。

美國能提供給台灣的最好的就是一種“不确定的友誼”。隻要中國立場堅定,台灣獨立是沒有希望的。

美國有人認為,如果現在中美發生軍事沖突,中美關系将倒退30年,也就是再次回到尼克松時代。在那個時候,是尼克松和基辛格來中國通路,是美國人自己糾正長期對中國實行的不現實的政策,曆史是最好的老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