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作者:刘白惜

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大陆虽然也有“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但实际上大部分军力主要部署在北方,一部分用来打朝鲜战争,还有一部分去对付更加可怕的北极熊,而真正叫喊着要渡海进攻,并且还积极付诸实施的,却是困守于台湾岛上的蒋介石。

以台湾弹丸之地为基础,要达成“反攻大陆”,就如同格鲁吉亚要吞下俄罗斯一样,怎么看也非常渺茫的一件事,但蒋介石的下半生又一直在为之奋斗,这是因为什么呢?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h1>

蒋介石退败台湾后,一直特别关注大陆的政治、经济发展,大陆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的迹象,台湾就掀起了一波反攻大陆的浪潮。

20世纪60年代初,大陆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苏联“老大哥”的奸诈和中印边境冲突,这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使国民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这方面,蒋介石似乎看到了“解放大陆”的星星之火,又一次萌发了他马上就要熄灭的梦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老天在帮我啊,光复大陆的时机到了!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因此,蒋介石亲自召开了几次高层军事会议,动员了有能力的将军们,安排制定了一个庞大而周密的“旭光作战计划”。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台湾当局购买了大量的新武器。

与此同时,蒋介石急于对美国发动舆论攻势,希望得到美国的回应和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美国政府没有明确的表态回复,这使蒋介石心中非常不快。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肯尼迪总统被暗杀后,约翰逊开始执政,蒋介石准备再次行动。

此时,美国正在对越南发动战争,蒋介石想利用这场战争把美国拖入两岸冲突。所以,台湾一直向美国施加压力,强烈要求新政府对他们“中华民国的未来”表示支持。

美国当然对蒋介石的如意算盘了如指掌,对台湾反攻大陆的军事能力也有清醒地评估。然而,腊斯克委婉地挡回了蒋介石这一“创造性”的提议。

他认为:没有其他国家的支持,特别是美国的全力支持,台湾永远不可能在大陆获得军事的立足点。但是一旦美国介入,就没有办法不动用军队,甚至可能会动用核武器,赫鲁晓夫不会袖手旁观。这样,整个北半球将难免再次陷入战争之中。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卡伯特随即表示:“在目前情况下,美国永远不会支持蒋介石进攻中国大陆,如果蒋介石坚持要采取行动,我们两家就会联合起来阻止他。”

后来,肯尼迪也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声明:“国民党军如果对大陆采取军事行动,那等于自杀。”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h1>

1950年7月31日,蒋介石接到兰钦不客气地指出要取消征兵的信时,非常生气。

他在办公室里大声抱怨,“混蛋,这些美国人都是混蛋,我们又没有在你们的美国领土上招募新兵,为何要如此干涉?”

8月2日,蒋介石召见亲信、“行政院政务委员”兼秘书长黄少谷时,为此事又发了一顿牢骚,说美国在台湾建立一支“成功的军队”做的十分过分,是对国民党内政的绝对干涉。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黄少谷向蒋介石建议,虽然美国的做法是不恰当的,但台湾目前承受不起离开美国的帮助,也不能得罪美国。为了处理这件事,可以找相关的人来开个会议讨论一下应对方法。

蒋介石仔细思考,当时台湾处境不利,如果得罪了美国人,谁来保护“中华民国”?然后立刻就通知陈诚、周至柔、严家淦、叶公超、张群等要人到“总统府”开会。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蒋介石在会议上读了一遍兰钦给他的信,并征求大家的意见。

张群说,有美国人在这里,未来肯定会有更多麻烦。关于征兵建立“成功军队”的问题,最好是可以委婉地向美国说明台湾的立场。

陈诚在讲话中建议,可以减少征召人数,并放弃“成功的军队”的名称,以平息美国的不满。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散会后,蒋介石在征兵政策上作了一些调整,减少了3000名新兵,并裁减了陆军总部训练团和训练团的台湾军官约5000名,形成了一支“成功的军队”,老部队适当缩编,“成功军”的问题在美方面前尽量不提。

虽然台湾做出了大让步,但美国“大使馆”和美方的顾问团还是仍然坚持,他觉得蒋介石做出的改变还不够,要求台湾当局停止征兵,并进一步减少征兵人数。

在美方的一再干预下,蒋介石再一次决定裁减一部分部队兵力,台湾新兵又裁减1500人。

新兵没有被征召组成自己的军队,而是被分配到旧军队。最后组建“成功军”的计划终于泡汤。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h1>

艾森豪威尔派杜勒斯于1954年12月与蒋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一方面,要在军事上保卫台湾,另一方面,要阻止蒋介石进攻大陆。

而“拴住蒋”,意思是不要被蒋介石拖下水。

蒋介石接受了美国的保护,只能不情愿地承认没有反攻的希望。蒋虽然嘴巴上仍说,“大陆是中华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没有美国人来帮忙,他连边都摸不着。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蒋介石当然不会就这样放弃,美国的反共热情仍然高涨,冷战愈演愈烈。如果世界发生了变化,他仍然有希望反击大陆,尤其是在美国军队大多处于交战状态的时候。

一旦打成了一场大战,赢得大陆的反攻,即使老美要逃跑,也会身不由己。艾森豪威尔当然看到这一招,要蒋减少金马的军队,蒋拒绝考虑。

但是老美毕竟不是傻瓜,舆论出现不同的批评意见,希望金门休战复员。蒋介石断然拒绝裁减他在外岛的兵力,以示他的不满。

他最不高兴的是,套牢老美以便“反攻大陆”的希望又将落空。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更明言不会支持或容忍蒋进攻中国大陆。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h1>

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想法是在广东沿海大举登陆,切断大陆和越共之间的主要联系,并占领广东,以分担美国在越南作战的负担。

克莱恩在后来的报告中回顾说,蒋介石早在1963年就有过一个类似的计划,但这个计划要雄心勃勃得多。

这是为了部署整个陆海空三军的精英,一共53.8万人在广东沿海大规模登陆。这个计划是十分铤而走险的,所以双方的高级官员之前都仔细考虑过了。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得出的结论就是,该计划在若干关键领域存在严重不足。

例如,国民党的两栖作战运输工具不足,缺乏训练有素的登陆舰人员,当然,所有这些都必须由美国提供。

另外,国民党用来提供空中保护的飞机也不够,就算是美方提供了军事装备,国民党这边也是没有相应的专业飞行人员。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即便是这些欠缺都能得到弥补,美国的高层官员还认为,虽然国民党军队可以在广东沿海进行登陆并控制汕头,但如果没有美国军队的参与,国民党军队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此外,一旦国民党军遭遇抵抗,国民党军的士气能维持多久也是个问题。在前线的士兵中,约有85%出生在台湾,他们对“反攻”没有多少热情,可能很快就会丧失战斗意志。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解放军训练有素且富有信仰。因此,当1965年蒋介石再次提到旧事的时侯,克莱恩的判断还是,假如没有美国的物质支持和军事介入,仅凭着蒋介石自己单干,成功的机会是非常小的。

国民党空军只能为登陆广东东海岸的部队提供最低程度的空中保护,在汕头的南部,空军也只能是提供断断续续的支援。

有情报显示,共产党早就已经在这个地区部署了重兵,如果国民党硬要登陆,一定会遭到重创。

但是与国民党相比,解放军拥有更紧密的军事基地、更多的空中支援和更多的物资支持。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h1>

此后蒋介石再也没有机会在外岛制造事端,潜入美军,帮他反击大陆。

中国共产党在1964年成功发射了原子弹,这使得美国干预的可能性更小,甚至核威胁也无法再出口。没有美国的支持,反攻是不可能的,没有美国的允许,反攻更是不可能的。

此时,美国在越南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他们不想在台湾海峡制造麻烦。当然,蒋介石也想参与越南战争。

他命令当时的“国防部长”蒋经国在他访问美国的时候去问他。他知道美国不能接受这种“善意”,但他还是想问,这表明他想参与国际反共战争非常迫切。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他最终被共和党反共领袖理查德·尼克松“背叛”。尼克松虽然是反共主义者,但也是一位现实主义的政治家。

在中苏关系恶化、越南战争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战略家亨利·基辛格来到了北京,美国总统遂于1972年在人民大会堂与周恩来杯酒交欢,在中南海与毛泽东书房密谈,斯人独憔悴的是在台湾的蒋介石。

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碎,临终前不断念叨: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一、跃跃欲试,蒋介石向美不断施压,对其发出试探二、野心勃勃,却被美逼迫放弃军援,向当前局势低头三、自讨苦吃,蒋令外岛增兵,引美国付之一叹四、孤注一掷,蒋介石自认完美计划,被美否定五、万念俱灰,尼克松使蒋彻底绝望结语:

于此大势已去之际,蒋介石已是垂暮之年。

蒋父子旁边的副官翁元口述,蒋在昏迷不醒的时侯,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反攻大陆’……“解救我的同胞们”……“反攻大陆”……”,甚至在他去世的时候,他还在绝望地哀悼。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结语:</h1>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依然基于从现实出发的利益算计。

美国能提供给台湾的最好的就是一种“不确定的友谊”。只要中国立场坚定,台湾独立是没有希望的。

美国有人认为,如果现在中美发生军事冲突,中美关系将倒退30年,也就是再次回到尼克松时代。在那个时候,是尼克松和基辛格来中国访问,是美国人自己纠正长期对中国实行的不现实的政策,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