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茲山魚譜~

作者:傾曼倪
茲山魚譜~

簡介:純祖一年,丁若铨(薛景求飾)因受辛酉迫害事件影響被發配到遙遠的黑山島。來到島上後,丁若铨對這裡的海洋生物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決定寫一本關于海洋生物的書籍。他向在這裡土生土長、熟識各種海洋生物的青年漁夫昌大(卞耀漢飾)尋求幫助,但最初昌大因丁若铨是戴罪之身而拒絕。後丁若铨了解到昌大在自學識字的過程中常遇到困難,于是提議将各自擅長的知識教授對方,昌大最終同意,兩人也在互相碰撞中成為了彼此的良師益友。然而,丁若铨在得知昌大學習的目的是為仕途後大失所望,昌大也明白兩人各有志向,亦師亦友的二人決定分道揚镳,最後昌大不能忍受官場蔑視衆生、欺壓貧苦百姓的作風險将父親的同僚殺害而入獄。被釋放後還是選擇了回到黑山島,遂将黑山島改名為慈山

雖然這部電影為2021新作,我也是經一位朋友推薦才知道這部電影,整部電影采用黑白色調,更加符合當時的社會風貌,也也賦予了黑山島這個地方神奇的色彩。

初到黑山島,本以為會像古裝電視慣用的場景,文人志士被貶,受盡當地人的歧視與欺壓,最後無處謀生投河自盡啥的。當地人除了保長(純屬自取)之外,大家都很和藹友善。特别是可居嫂,對這位傳說犯了邪惡之罪的文人照顧的無微不至。擅長捕魚的昌大雖然表面傲嬌,可也算熱心善良,經常送海鮮到可居嫂家。這哪是流放啊,這分明是到了一個小島上開啟了休假模式。

茲山魚譜~

先生(被貶的丁若铨)因為對黑山島的魚類非常感興趣,于是想與擅長捕魚且對各類魚種都非常了解的昌大請教,且以傳授昌大學問為交換。可是終究還是不能沖破觀念的束縛,昌大以先生抛棄信奉400年之久的朱子學而信奉羅馬教皇為由拒絕與其交流(昌大最後也答應了這筆交易)。先生極為苦悶。可居嫂,這個我心中的靈魂人物,總是在醜惡的人性選擇面前站在真理的最前端,以一個鄉村少婦的形象包容這世間所有,她沒有因先生的身份而産生絲毫芥蒂,螢幕前的我看到此景感動良久。也正是昌大的一番話,有了後來的諸多看點,先生醉酒墜河,被昌大救起昏迷不醒,可居嫂多日照顧,昌大因心中有愧,每日送新鮮海鮮前來探望先生。可居嫂也不負我所望,與先生日久生情。

可居嫂不但為人和藹體貼,言論也絲毫不遜文人志士,他對先生和昌大說,“玉米長得好是因為她常給土施肥,而大家都是想着好種子才重要,不去想地好才重要;就像播種的父親才重要,辛苦懷胎的母親不重要。如果地不好,種子就不能發芽,種子不能發芽,就長不出果實。”先生聽後稱贊可居嫂堪比許蘭雪軒,可居嫂打趣的問雪軒可是藝妓?改天一定要和先生喝一杯。(直接把我笑出螢幕外哈哈哈哈哈哈)于是就有了下面這樣美滿的畫面。

茲山魚譜~

昌大一生追求仕途,因拗不過現實而傳回黑山,在其與先生的幾番對話中,先生對昌大的教誨使我頗有感觸。現将其中一部分分享在此,我在此就不發表拙見了,推薦大家空閑時間看一看這部電影。

魟魚要走的路隻有魟魚知道,鳐魚要走的路隻有鳐魚知道

那些西洋人明知道世界是圓的,依然信奉天主教,是以我也運用聖禮學,接納了西洋的幾何學和修理學,你越了解摯友,自身也會更有城府。無論是西洋學還是聖禮學,隻要是美好的就都可以用,我運用聖禮學接納了天主學,但這個國家,卻連一個渺小的我也容不下,這個國家的聖禮學究竟是學了誰,這個國家主人是聖禮學還是百姓。

活成不斷向上飛的鶴雖也不算壞事,但是即便是身上沾滿污水泥漿,也選擇活的像慈山一樣,雖然外表看着黑暗卻生機勃勃自由自在,也未曾不是沒有意義的事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