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作者:弧光未來影藝科技中心

《茲山魚譜》講述的是北韓王朝時期的生物學家丁若铨編寫記錄魚類的書籍《茲山魚譜》的過程。導演李濬益曾執導《王的男人》、《思悼》、《東柱》、《樸烈》等高分佳作,是以《茲山魚譜》從籌拍階段便頗具話題性。

此外,影片以全黑白色調呈現,盡顯水墨畫般的意境,增添了曆史厚重感,這也是李濬益繼影片《東柱》之後拍攝的第二部黑白影片。影帝級演員薛景求也是首次拍攝曆史題材影片,是以讓影迷更加期待。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據媒體報道,電影開拍之初導演李濬益宣布縮減制作費,兩位主演薛景求和卞約漢演員主動把片酬調整到制作費可以适應的水準。任何電影制作方都争搶合作的兩位演員,如此大膽舉動吸引了電影界的視線。

電影界一位相關人士表示:“抛開電影制作規模和片酬問題,想要一起合作的演員對制作方和導演的意願産生共鳴,這一點已經值得關注。”在演員片酬和參與分紅都居高不下的趨勢中,《茲山魚譜》從制作開始便已不同尋常。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1. 個人的誕生

李濬益導演的第十四部電影《茲山魚譜》講述了被流放到黑山島的丁若铨(薛景求飾)和黑山島的漁夫昌大(卞約漢飾)互相分享知識和心靈的故事。這部友情的叙事,融會了性理學,西學,實學的價值,增添了黑白電影的風韻。

電影以在茫茫大海中孤獨地坐在帆船上的丁若铨的形象開始,前往流配地黑山島的路。超越孤獨而不安的漂流的意象,丁若铨面臨的是新關系的開始。在那裡,他尋找新的道路,遇到新的人。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丁若铨在黑山島遇到的新人中有一個叫昌大的青年。出生于黑山島,對海洋生物無所不曉的漁夫昌大,比起魚實際上更關心讀書。在1814年黑山島寫的魚類學書《茲山魚譜》中多次提到了昌大這個名字。

序文是這麼寫的:“島中有張德順昌大者,杜門謝客,笃好古書,顧家貧少書,手不釋卷,而所見者不能博。然性恬靜精密,凡草木鳥魚接于耳目者,皆細察而沉思得其性理,故其言為可信。餘遂邀而館之,與之講究序次成編,名之曰《茲山魚譜》。”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在《茲山魚譜》的前言中登場的“昌大”這個名字,是電影《茲山魚譜》的開始。就像《燕山君日記》中簡短提及的藝人孔吉的故事誕生了電影《王的男人》一樣,李濬益導演這次也講述了雖然确實存在,但沒有留下詳細記錄的曆史中像影子一樣的存在的寶石般的故事。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李濬益導演黑白的時代劇《茲山魚譜》講述了丁若铨與昌大的相遇,執筆《茲山魚譜》的過程。

表面上是丁若铨和昌大超越身份和年齡和思想,分享友情的故事,但故事并沒有就此停止,繼續延伸到《牧民心書》之路和《茲山魚譜》之路,講述了近代思想的表現和實踐。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從小一起學習的兄弟丁若镛和丁若铨也一同被流放。受到正祖寵愛的兩兄弟因學習毫無阻礙,對西學(天主教學)也陷入了深深的沉迷之中,而這成為了禍端。在1801年“辛酉迫害”(正祖去世1年後發生的天主教迫害事件)時期,丁若镛被流放到康津,而丁若铨被流放到更遠的黑山島。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倆人在羅州栗亭店離别,這時的離别是兄弟最後一次見面。直到丁若铨去世,兩兄弟一直通過書信聯系。丁若镛給哥哥丁若铨留下了多首飽含思念和擔憂之情的詩和書信。

在流配地,丁若铨和丁若镛走的是不同的路。丁若镛在流放地康津撰寫了名著《牧民心書》和數百本書,對官吏的暴政進行了批判,記錄了首領應該遵守的方針。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相反,丁若铨留下了海洋生物學書籍《茲山魚譜》、批評國家錯誤的松樹管理政策的《松政私議》、記錄漁夫文順德的大海漂流記的《飄海始末》等,這些都是實用書或與群眾生活相關的書。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電影中也有成為該著述背景的插曲。同時,丁若镛也表達了決定走“《茲山魚譜》之路”的想法,“從現在開始,我決定把目光轉向自命不凡的學習。”

丁若铨在昌大的幫助下,從魚的生長到使用,用文字記錄自己親自觀察的情況。還給魚起正确的名字,起名意味着它具有固有的存在的意義。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丁若铨不僅經常叫事物的名字,還經常叫昌大的名字。遇到什麼事情就叫“昌大”,有疑問就叫“昌大”。

丁若铨在《茲山魚譜》中不是孔子曰孟子曰,而是以“據昌大”的名義,表明了他的存在。不是一個百姓,一個賤民,而是通過名字展現固有的個人,這就是個人的誕生,是近代的誕生。從中可以看出平等的實踐,消除身份的差異,強調個人的價值,這就是近代性。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在電影末尾的黑白畫面中出現的藍鳥鮮明地展現了《茲山魚譜》的路向何處,導演着色強調的藍鳥是對平等自由的世界的願望。

按丁若镛的記載,丁若铨入島後,“益縱飲,與魚蠻鳥夷為俦侶,不複以驕貴相加。島氓大悅,争相為主。”看起來丁若铨與當地人相處得較為愉快,當地人也樂意把他迎接到家中,以及島上居民非常珍惜丁若铨。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電影中的丁若铨夢想着一個沒有兩班和平民之分的世界,是以他成為了“比弟弟更危險的人物”。

電影展示了性理學之路和西學之路,《牧民心書》之路和《茲山魚譜》之路,但并沒有哪一條路是真正的答案。“茲山魚譜”之路和“牧民心書”之路,是互不相争的,就像丁若铨和丁若镛一直共享想法一樣。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丁若铨和昌大雖然各自走自己的路,但也互相擔心。後半段,情感火熱的哀切和《茲山魚譜》的執筆内容同時出現,是兩條道路連成一條的高潮。這讓我們意識到“越了解同行之人,我也會随之變得深刻”的古老格言。

2. 制作過程

以北韓時代為背景的黑白電影,再加上以在島上拍攝為主的《茲山魚譜》的制作過程,充滿了像電影一樣有趣的故事。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是如何制作《茲山魚譜》的,并了解了他們制作過程中的故事。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茲山魚譜》誕生之處。

被流放到黑山島的丁若铨睡覺、吃飯、寫作的空間的家居嬸的草房在影片中是重要的空間之一。制作組考慮到各種條件,沒有去黑山島而是去了附近的道草島蓋了房子。

這座房子是李濬益導演親自設計的,兩個房間隔着大廳地闆相對而望,中間豁然開闊,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海。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美術導演李宰成(音)說明道:“希望是能在山坡上看到大海的房子,找到這樣的立地後,為了享受韓屋的樂趣,開了窗戶蓋了房子。”

房屋的建造現場并不是一般的電影布景組,而是投入了專門建造韓屋的人員。攝制組在拍攝結束後并沒有拆除布景,而是原封不動地保留在了道草島。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金成哲制作人說:“全羅南道新安郡政府計劃将這裡活用為旅遊景點,是以從一開始就想最大限度地把房屋建得結實”。另一個原因是,雖然風景不錯,但由于房子位于過風口,為了防止房子被風吹走而采取了同樣的措施。

陰影和紋理的美妙。

家宅的内部雖然可以想象到并不富裕的生活,但卻給人潔淨的印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糊過多次的窗戶紙和凹凸不平的牆壁的質感。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美術導演李宰成說:“《茲山魚譜》沒有光滑的部分,我們會故意在上面再塗上一層韓紙,做成了像很久以前的草屋一樣的紋理制作。因為《茲山魚譜》是黑白電影,是以有很多部分不是用顔色,而是用陰影和質感來産生視覺效果。”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在影片中,黑山島漁民們的衣服和人物的服裝過于陳舊和粗糙,這也是意圖所在。在黑白電影中,随着服裝的色彩和質感,人物會更鮮活。畫面并沒有單調,而是有意在服裝和美術上增加了質感,人物的皺紋也大幅增加。

時時刻刻變化着的大海。

影片中出現無數大海的表情。有憤怒的大海,有日落時的大海,有白晝明亮的海,有月光照耀的海。攝影師李義泰在拍攝現場,總會随身攜帶一個小錄影機。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哪裡會遇到特别的瞬間。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電影中的大海場面也是在午餐時間拍攝的。“那天也下着雨,中午天稍微亮了一下,看到了陽光普照大海的美麗風景,在攝影棚坐着的時候幸運地拍到了。”

在影片前半部,有一個想念弟弟的丁若铨掉進大海的場面。這個場面也隐藏着一個秘密。黑山島的夜晚的海沒有合适的光源。周圍隻有月光的空間。在海邊岩石上設定照明燈,從現實上看也很難進行拍攝。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苦思冥想後,李義泰決定在白天拍攝該場面。“一般來說彩色電影的‘白天的夜晚’是利用藍色的力量來制作夜景的,黑白電影的情況如何表現是很難預料的。是以即使月亮的顔色不能很好地表現黑暗,但是想着如果月亮升起的話也會像夜晚一樣,是以在後期工作中用CG制作了月亮。”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黑白電影的多彩臉龐。

《茲山魚譜》雖然是黑白電影,但給人一種明亮、溫暖、生動的感覺。那是因為電影的主要故事發生在黑山島,而黑山島的場面也被拍得非常清晰。

《茲山魚譜》的空間大緻分為四個地方。丁若铨的漢陽,丁若铨與昌大的黑山島,丁若铨的牛耳島,昌大的羅州。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攝影師李義泰對不同的空間采用不同的反差來調節氣氛。“丁若铨被流放前的前半部強烈地反差,在黑山島拍攝時給人以明亮、溫暖和有情感的感覺,丁若铨的牛耳島拍攝時給人一種比它稍暗的感覺。

昌大的羅州為了強調白晝發生的不合理而拍攝得很明亮。雖然他的臉是黑的,但他的衣服是白的,是以人物的對比度也會變強。”《茲山魚譜》是一部展現黑白如何散發出多彩光芒的電影。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神奇瞬間。

“大部分的從業人員和演員們都在島上繼續拍攝。導演是最固定的,第二個是卞約漢演員。”(金成哲制作人)拍攝中,有其他日程的李姃垠演員往返于島嶼和陸地,每當進入島上的時候,買來很多吃的東西給人們煮拉面和醒酒湯等,展現了自己的料理手藝。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金成哲制作人說《茲山魚譜》的現場是“喜悅和激烈感混雜的現場”,特别是“最後拍攝那天幾乎所有的從業人員都流淚的無法忘記的”。

“那眼淚證明了在拍攝現場的所有人都沉浸在丁若铨和昌大的關系中。攝影師也咬緊牙關拍攝,李濬益導演也哭了。沒有拍攝的薛景求前輩擔心影響卞約漢的感情,戴着帽子在後面。《茲山魚譜》這個場景充滿了神奇的瞬間。”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3. 人類的本質在于選擇和行動

在黑白膠卷上用光線刻印出的曆史一頁。曆史的忠實再現,這是李濬益導演的優點。電影以丁若铨和丁若镛踏上流放之路開始。在流放地黑山島,丁若铨遇見了漁夫青年昌大。

在互相交流知識的過程中,丁若铨編寫了《茲山魚譜》。在此過程中兩人的化學反應讓劇情變得有趣。但是,他們因看待世界的觀點不同而産生了分歧。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夢想出人頭地的昌大想走丁若镛的《牧民心書》之路。丁若铨對此表示不滿,他希望昌大能以不同的視角看待世界,但是昌大的視野被限制在島裡。

電影裡共引入3次彩色場面,都是被丁若镛思想所感化的形象。令人驚訝的彩色場面裝飾了電影的最後一幕。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昌大親眼目睹了《牧民心書》中所看到的官吏的暴政,并試圖按照書中的方針執行,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在《茲山魚譜》雖然通過所謂曆史的棱鏡和黑白膠片來進行劇情,但是有一種柔和的《邊山》版本的感覺。李濬益最近拍攝的影片中的年輕人是因堅持自己的信念而被世道挫折的人。

《茲山魚譜》| 不愛官爵愛魚類的另類文人

對于這些人的苦惱,用電影的方式解決就是死亡,出獄,傳回家鄉,《茲山魚譜》也是這樣。影片給人帶來的瑣碎的樂趣和溫暖确實很有魅力。但是看着這部電影,隻感到非常惋惜。

繼續閱讀